美术史与建筑史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81161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史与建筑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史与建筑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史与建筑史(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史与建筑史作者:陈平来源:读书2010年第03期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八日申报上发了这样一条消息,题为中研院评议会选举结果院 士八十一人当选,其中,选出考古学与艺术史院士五人,作为建筑史家的梁思成入选,其他四人为 李济、梁思永、郭沫若、董作宾。可见当时建筑史与艺术史算入同门。这令我想起了美术史家 滕固,他若不是于四十年代初英年早逝,很可能会跻身于院士行列。滕固与梁思成同年,精通古典 书画,早年曾在上海美专教过书,是我国最早留学德国取得美术史博士学位的学者,兼具西学与传 统文化底蕴,三十年代末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杭州国立艺专校长。而梁思成,他不但是一位建筑史家,也是一位美术史家。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建

2、筑史与美术史 的亲缘关系,这种关系源于西方人将建筑、绘画和雕塑三门艺术归于美的艺术”的传统。而在中 国的传统观念中,人们并未将建筑作为艺术来看待。所以,梁思成对中国建筑史的最大贡献之一, 还在于他首先改变了这种传统观念,将建筑视为艺术,并以美术史的眼光来研究建筑。时至今日, 反观现状,由于客观的学科分野和主观的画地为牢,建筑史与美术史反而渐行渐远。在美术史学 科内,美术史家觉得建筑的专业性强而不去碰它,若翻看国内美术史家编撰的中国美术通史,会发 现建筑艺术往往被置于每个时代的末尾,寥寥数页,语焉不详,或仅作为美术风格的标签一带而 过。再看建筑学科,建筑史理应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课时太

3、少,有些建筑史教材只是 就建筑讲建筑,将建筑的精神层面抛到九霄云外;甚至还有一些专业建筑师认为建筑不是艺术。 当然,讨论建筑是不是艺术本身并无多大现实意义,但它反映了有些建筑师虽身在当代,但其观念 早已退回到了梁思成之前的时代。这种情况在欧美发达国家也是如此。虽然由于传统的影响 欧美大学的美术史系现今仍将建筑史纳入美术史研究,建筑史家也认为自己首先是个美术史家, 不过研究重点在建筑而已;然而,学科分离的迹象仍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主要源于传统的实用主义。梁思成讲过,中国人传统上称建筑为“营造”、“匠作”, 这个行当为士大夫所不屑。梁思成眼中的“建筑”观念来自西方,美国美术史家詹森

4、将architecture 这个词的形成追溯到古希腊,它是由“archi”(高于、首要)加“tecture”(结构、构造物)组成,意味着 某种比结构和技术更高的东西,即建筑的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雕塑和绘 画这三门艺术形成了三位一体的造型艺术观念,并通过官方美术学院制度化了,这决定了后来西 方美术史学科将建筑包括其中的基本特色。中国传统建筑靠师徒传授,不重记述和理论,所以,一方面书学画学理论汗牛充栋,另一方面建 筑的记载和研究付诸阙如。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建筑理论和建筑文学极大地繁荣,而且与绘画 雕塑理论的关系十分密切。西方美术史上的一些重要的观念,如“比例”、“均衡”和“得体”等概念, 早在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中就得到了初步的表达在文艺复兴时期又经过阿尔伯蒂等人文 主义者和艺术家的阐发,后来一直支配着西方画家和雕塑家的艺术观念。如瓦萨里所说这三门 艺术有个共同的父亲,即Desegno(design)。比如,透视作为一门艺术与科学,从十五世纪布鲁内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