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80608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公路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公路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公路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公路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路高架桥施工组织设计一、 工程说明1、工程概况淮扬路高架桥南立交工程是淮扬路高架桥与淮阜路连接的互通式立交,设计采用对次要方向左转弯交通以一个小环行匝道和一个外环行来实现左转的全互通立交。形状为喇叭形。匝道桥与正桥设异型跨相连,桥面净宽7米,总宽8米。由A、B、C、D四个匝道桥及跨线桥组成,其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箱形连续梁结构,下部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双柱或独柱式墩身。其中A匝道为20+3*17.5、3*17.5、4*17.5三联共195米长,B匝道为4*20、4*20、6*20三联共280米长,C、D匝道均为3*18.5一联55.5米长。跨线桥为上下两幅2*32米一联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

2、形连续梁共64米,经跨线桥K2跨下进行淮阜路改线,铺设淮阜超二级路。2、工程地质土质从地面向下可分为7层,第一层为杂填土(地面-5.0左右);第二层为粘土(5.0-1.5);第三层为粉砂(1.5-0.5);第四层为粘土(-0.53.0);第五层为粉砂(-3.07.0);第六层为粘土(-7.036.5);第七层粉质粘土(-36.5以下)。其中北总干的正常水位为;最底水位为;最高水位为;一支渠正常水位为;最底水位为;最高水位为;年平均气温为 ;最高气温为;最底气温为。3、地理位置、交通与通讯1)地理位置工程位于楚州区建淮乡境内苏北灌溉总渠南堤的南侧,距离原淮江公路约1公里。2)对外交通工程所在位置

3、交通十分便利,可通过水、陆两路将大宗材料运输至施工现场。水路由大运河-总渠-施工现场;陆路由淮江公路-淮阜路-施工现场。3)通讯条件主要管理人员均配备手机作为工程联络工具。4、主要工程数量砼:10376M3盆式支座:83个钢绞线:22.7T毛勒缝:112M钢筋:1026.1T沥青砼:490.5M3钢板:14.87M2三涂FYT-1改进型防水层:272.5M2钢管:17.22T 碎石垫层:71.8M3土方:32000M3二、 施工部署与平面布置1、工部署原则施工现场的部署以方便施工、提高工效为原则,从施工全局出发,一次布成,减少二次搬迁,并尽量利用原预制厂留下的地坪。2、场内外交通场区内利用原道

4、路,各加工场区内、仓库、办公区、生活区之间设置宽3米的场内临时道路相互连接并与淮阜路相连接形成场内外交通道网。3、施工动力施工用电以外接电网作为施工主动力,并配备120KW柴油发电机组一台套作为备用动力。场区内供电线路采用绝缘铝芯线或铜芯线架设。主线供电至拌和站、钢筋加工厂、木工加工厂、混凝土浇筑现场,生活区内供电用铝芯线架设,临时支线用电缆引接。4、场内照明施工现场内架设三台3KW镝灯照明,在混凝土拌和站及各加工厂用碘钨灯照明,在浇筑仓内用低压安全灯照明5、施工给、排水生活区内供水为抽取地下水,并设立水塔向各生活区供水。生产用水抽取北总干的河水。所有场内供水管道均采暗管布置。场区内沿场区内道

5、路设排水沟,生活及生产废水经处理后水均排入北总干。6、生产设施1)砂石料场砂石料场布置在原预制厂东侧,以300M3作为一次连续砼浇筑最大量作为施工备料量,需黄砂270吨、占地面积约430M2;石子540吨、占地约810 M2;水泥190吨、占地200 M2。2)混凝土拌和站混凝土拌和站布置于砂石料场南侧,采用3台套350L自落式拌和机,占地约30M2,生料主要以翻斗车进料,熟料直接进入拖式砼泵输送至浇筑部位。3)钢筋、木工加工厂钢筋加工厂及钢筋加工机具设备布置于B匝道东侧,自西向东安排,占地面积约800平方。木工加工厂紧贴钢筋加工厂南侧布置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4)水泥库水泥库布置在砂石场的

6、东侧储备用量为190吨,占地为200平方。5)仓库仓库布置在水泥库东侧,占地40平方。7、生活设施1) 管理人员生活及办公区工程办公室及生活用房拟用彩钢板房布置在仓库东侧,按12人设置共计120M2其中含办公室、宿舍、试验室。2)工人生活区工人生活区拟按排在两处,一处为水石队宿舍布置在管理人员生活区的西侧按60人考虑,占地300平方。一处为钢筋、木工、机电队宿舍分别按110人、110人、20人考虑占地1200平方,布置在B匝道端点处。附:平面布置示意图平面布置示意图 发电机房办公区 D匝道仓库水石砂石场 淮拌和站 B匝道 A匝道C匝道木工及钢筋加工厂 阜 木工、钢筋、宿舍区机电 路三、施工工艺

7、及方法1、施工总流程施工总流程为:测量放样 灌注桩施工 承台、墩(台)身施工 K2跨箱梁施工,河道上箱梁施工淮阜路改线施工 陆上箱梁施工 K1跨箱梁及C、D匝道施工 桥面系施工 桥头锥形护坡施工 附属设施施工 场面清理、退场提交竣工资料,申请工程完工验收。2、施工测量1) 技术标准施工中的高程系统按废黄河零点进行测放。施工测放高程系统与设计图纸资料一致。测量时遵守国家水准测量规范(1974年)中有关规定。2) 测量方法施工前,对工程的原始资料进行校对、复测,并将结果报监理工程师确认,根据确认的资料在施工现场布设测量控制网,严格按技术条件的要求控制测量控制网的闭合差。测量轴线的布设安全可靠,便于

8、测放;同时在施工中做好保护、设置易识别标志,防止破坏,直至工程结束。对施工中确需破坏的,做好引接工作。测量控制网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再进行使用。3) 测量设备测量放样仪器采用TOPC全站仪一台、DS3水准仪一台及相配套的棱镜、钢钎、尺牌、钢尺等。施工前应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核,并做好校核记录。4) 施工过程测量在施工测量之前要做好测放计划。对照施工图布置平面及高程控制点。计算出桩、墩台、柱及桥面系的高程及平面控制点的坐标值。将计算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对照施工图进行外业放样,在放样过程中要做好测量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的工作,并报质检人员检查与复核。3、钻孔灌注桩1)工艺流程测量放样护筒埋设施工围

9、堰(水上钻孔)桩位布点清孔检查成孔质量钻孔钻机就位下导管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帮扎垫块试件制作、养护测试钢筋笼制作混凝土配制2)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1)对在北总干及一支渠中的灌注桩将采用对北总干及一支渠截流的方案进行施工,在施工范围内填筑上下游围堰,围堰顶宽3米,迎水面坡比为1:5,背水面坡比为1:3,高出水面0.8米不考虑防汛要求。围堰两侧为草包装粘土填筑,中间为粘土填筑,在渠底灌注桩施工结束之后进行陆上灌注桩施工。本段工程共有灌注桩133棵计划进场六台钻机。(2)成孔设备就位前进行护筒埋设、护筒应牢固稳定,其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埋设深度不得小于1.0米护筒周围应用粘土夯实防止

10、漏水。成孔设备就位后,必须平正、稳固、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和移动;钻杆应有扶正器。造孔泥浆比重应在1.181.25g/cm3之间便于钻渣及沙砾的浮出。(3)在钻孔结束之后,用测量绳测量孔的深度,孔深不得超过设计与规范规定的深度;用泥浆质量计测量泥浆比重应在1.11.15克/CM3,含砂率6%,粘度在1025s之间;胶体率95%;PH值在79之间(4)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必须对导管进行严格检查,导管壁厚3mm底管长度不小于4米,隔水栓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能顺利排出。导管在放置后必须保证导管底口离孔底距离大于50公分以便使隔水栓顺利排出。(5)水下混凝土浇筑,首次混凝土浇筑量必须使导管埋入混凝土深

11、度1米,导管埋深宜在26米,严禁将导管拔出混凝土表面形成断桩,浇筑混凝土必须连续作业,并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记录,归档备查。控制好最后一次灌注量,桩顶不得偏底;凿除的泛浆高度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达到强度设计值。(6)灌注桩工程结束后所有灌注桩必须经过无外伤检测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面的承台及墩柱的施工。4、承台、墩柱1)施工流程钢筋加工模板加工混凝土配制试件制作养护测试模板校正混凝土浇筑拆模钢筋安装立模测量放样 钢筋试验2)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1)钢筋工程,钢筋进场之前必须经过检测并有质检报告。钢筋在下料之前配料单必须经质检部门的审核,制作过程及制作的半成品必须符合设计及相应施工规范的要求。其中同

12、截面钢筋受拉接头数为25%,同截面钢筋受压接头数为50%。(2)模板工程,模板表面须保持清洁无污,立模前须涂隔离剂,模板支撑必须有足够强度和刚度,能够保证在浇筑过程中无变形。直径为1.5米的圆柱模板采用定制钢模板,模板壁厚为3.5mm ,分为2米一节和1米一节两种形式。模板两头焊法兰边,两节模板的连接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工程共需2米一节的圆钢模6节、1米一节的圆钢模4节。其它柱的模板用钢模板或钢模板结合木模板。承台模板用钢模板。(3)混凝土工程,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对仓面进行清理,保证浇筑仓内无积水、废物、杂质等。在落差大于2米仓面浇筑时要挂溜筒浇筑以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浇筑应分层浇筑,均衡上

13、升。混凝土振捣应快插慢拔,确保振实,振捣时不得接触预埋件。混凝土坍落度应在35cm。混凝土骨料级配及质量标准应符合公路桥梁工程有关的质量标准。5、钢筋混凝土箱形连续梁(预应力箱梁)1)施工流程模板铺设测量放样支架搭设地基处理模板校正钢筋安装预压卸载支架预压测量放样拆模立模第一次浇筑拆模第二次浇筑钢筋安装立模桥面铺装支架拆除(钢绞线张拉) 2)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1)基础处理工程的地基为杂填土在进行支架搭设之前须对地基进行处理,陆上地基在清除垃圾及泥浆沟的淤泥并用灰土回填后用光轮压路机碾压,位于渠底部分的地基经过清理后打80公分间距梅花型石灰桩,桩长1.2米然后夯实。(2)支架搭设及预压箱梁底用钢管搭设满堂支架,支架纵横间距为80公分,翼缘板下支架间距为80*100公分,每隔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