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1秋《刑法》总论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38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80108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21秋《刑法》总论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38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西南大学21秋《刑法》总论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38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西南大学21秋《刑法》总论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38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西南大学21秋《刑法》总论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38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西南大学21秋《刑法》总论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38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21秋《刑法》总论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3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21秋《刑法》总论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套卷38(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大学21秋刑法总论复习考核试题库答案参考1.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可以设定有关吊销企业营业执照行政处罚的法律规范包括( )。 A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可以设定有关吊销企业营业执照行政处罚的法律规范包括()。A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非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C某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D国务院商务部制定的规章AB本题考查考点“行政处罚的设定”。参见行政处罚法第9条第1款、第10条第1款、第11条第1款、第12条第2款规定,只有法律和行政法规能够设定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2. 简述环境侵权的救济途径。简述环境侵权的救济途径。一般来讲,解决民事纠纷的途径主要包括自行协商、调节

2、、仲裁和诉讼四种方式。环境侵权作为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其纠纷的解决也可采用这几种方式。(1)自行协商。自行协商是指环境侵权行为发生后,侵权人和受害人本着公平、妥善解决环境纠纷的精神,自行就纠纷的解决达成一致意见,并自觉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自行协商有助于缓和双方矛盾,使双方心平气和地就责任归属和承担达成协议,并有助于协议的顺利执行。当事人协商解决民事纠纷,为我国多项法律所确认。(2)调解。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处理”十分重视行政调解,即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对当事人之间的环境民事争议,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照当事人的请求,居中主持对环境损害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达

3、成协议,解决纠纷。该“处理”既不是行政裁决,也不是行政处理决定,其对双方当事人均无强制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一方当事人不服此调解处理,可以向法院起诉;当然,当事人也可不经行政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在起诉时,应以对方当事人为被告,而不能以作出处理决定的环保行政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仍按民事纠纷进行审理。(3)仲裁。仲裁是指民事纠纷的双方当事人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民事争议提交双方选定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解决纷争。我国目前除海事纠纷外,既无环境纠纷的仲裁法规,也无环境纠纷的仲裁机构。并且,从实践中看,我国各地成立的仲裁委员会也未把国内环境纠纷列入仲裁受理事项。

4、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纠纷中,有可能是涉外纠纷,如船舶污染、海上石油开发勘探或其他海事中因污染发生的涉外赔偿纠纷。这部分纠纷有事先或事后书面仲裁协议的,就只能提交涉外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而不能提起诉讼。(4)诉讼。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行协商、调解和仲裁解决环境侵权纠纷的方式并非是启动诉讼程序的前置程序。环境民事诉讼是环境侵权的受害人为保护自身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依据民事诉讼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人民法院对环境侵权者提起的诉讼。该种诉讼基本上是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此不赘述。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和其他法律针对环境民事诉讼的特点,虽然作了一些相应规定,但是尚不充分,成为立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亟

5、待加强。3. 简述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概念和特点。简述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概念和特点。答: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受理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或者公诉机关就第一审判决提出抗诉的刑事案件后,经审理查明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或者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经二审查清事实后依法改判时作出的书面决定。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后作出改判决定的文书,而且是终审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4. 下列有关法律关系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 A法律关系的形成以法律规则(规范)和法律事实为前提 B一下列有关法律关系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法

6、律关系的形成以法律规则(规范)和法律事实为前提B一切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自然人和财团法人C法律关系的概念不是和法律概念同时产生的D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不具有普遍的效力B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的形成以法律规则(规范)和法律事实为前提,A项正确。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国家。B项错误。法律关系的概念直到19世纪才成为一个专门概念,法律关系的概念不是和法律概念同时产生的。C项正确。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是具体的、现实的、针对特定人的,不具有普遍的效力,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项。 5. 秦朝可以提出乞鞫的有( )A. 当事人B. 第三人C. 官府D. 主审官秦朝可以提出乞鞫的有(

7、 )A. 当事人B. 第三人C. 官府D. 主审官正确答案:AB6. 某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是未上市公司,其董事会成员共9名。公司成立两年后,作为原发起人董事吴某未经股东大会同某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是未上市公司,其董事会成员共9名。公司成立两年后,作为原发起人董事吴某未经股东大会同意,将其所持股份的一半转让给项某。副经理梁某,经公司同意辞职,随即将其所持有该公司的股份转让给温某。公司为了鼓励董事尽责,准备召开股东大会,决定由公司收购每个股东手中持有的10%股份,作为期权股份奖励对公司贡献大的董事,收购资金准备用当年的营业收入列支。某日中午,董事吴某用电话群呼的方式通知各股东下午两点召开股东大会,商

8、讨用当年的营业收入收购股东手中10%的股份。会议虽经出席会议股东过半数通过,可股东林某认为,该决议损害股东利益,决定由其与另外5名股东一起另行召开股东大会,商讨就该决议向法院起诉或要求撤销该决议的事宜。董事会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准备提出再次发行股票,但怕募集不足,拟提出折价发行预案,同时决定增补董事。这时该公司小股东为了让能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当选,提议采用公司法规定的累积投票方式选举,遭到了大股东的反对。同时大股东还提出了两名董事候选人:一名是不持有本公司股份、与本公司经营同类业务的其他公司经理;另一名是持有0.5%股份的70岁的退休工程师(拟作为独立董事人选)。根据以上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吴

9、某可以转让股份。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成立已经两年,作为发起人,他已经超过1年期的限制。但吴某可以转让的股份应该限制在每年不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范围内。$梁某不可以转让股份。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其作为副经理受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规定的限制。$该公司可以收购本公司的股票。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这属于给职工奖励,但注意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25%;也不应用当年的利润收购,而应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出。$董事会提出的发行股份的预案不可行。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该公司小股东提议采用公司

10、法规定的累积投票方式选举增补董事不可行。根据公司法的规定,选举董事采用累积投票方式,由公司章程规定,但该公司章程没有规定。$大股东提出的两名董事候选人有资格当选。对于第一名候选人,由于公司法没有要求董事必须是股东,另外也没有经营同类业务的限制。对于第二名候选人,根据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他也符合独立董事人选的条件。7. 放火罪既遂的标志是( )A.行为人已经将对象物点燃B.引起了火灾C.火种已经接触对象物D.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参考答案:A8. 法律形式主要根据制定机关及其效力不同来确定。( )法律形式主要根据制定机关及其效力不同来确定。( )正确答案:9. 关于吸收

11、犯,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吸收犯必须是数个独立的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行为B.吸收犯的数行为必须存在吸收关系,即前行为是后行为所经的发展阶段,后行为是前行为的当然结果C.伪造货币后又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属于吸收犯D.使用破坏的手段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又毁坏大量财物的,属于吸收犯参考答案:ABC10. 甲于某日拾得一部手机,一日在使用过程中,被失主乙认出,甲拒不归还。乙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甲于某日拾得一部手机,一日在使用过程中,被失主乙认出,甲拒不归还。乙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处理。A不当得利B无因管理C侵权D合同C民法通则意见第94条规定:拾得物灭失

12、、毁损,拾得人没有故意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拾得人将拾得物据为已有,拒不返还而引起诉讼的,按照侵权之诉处理。因此,选C项。11. 行政复议是具有行政内部监督属性的行为,也是一种具有司法性的活动。( )行政复议是具有行政内部监督属性的行为,也是一种具有司法性的活动。( )参考答案:12. 紧急避险不适用:( )A.职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B.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C.警察D.未满18周岁的人参考答案:AB13. 甲国人A和B同受雇于香港某公司,二人均在中国上海有住所。某日,他们同乘轮船自乙国赴中国,途经公海时,二人发甲国人A和B同受雇于香港某公司,二人均在中国上海有住所。某日,他们同乘轮船自乙国赴中国,

13、途经公海时,二人发生口角,A顺手抓起B的旅行箱向B掷去,造成旅行箱内的贵重物品被损坏。轮船抵达上海后,B向我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A承担赔偿责任。我国法院可以适用何种法律?()A甲国法B香港法C乙国法D中国法AD根据民法通则第146条的规定,本题中侵权行为发生地是公海,故无侵权行为地法律可以适用。而甲国人A和B同受雇于香港某公司,二人均在中国上海有住所,可以适用当事人本国法律或住所地法律,即甲国法或中国法。14. 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

14、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A归王某所有B归李某所有C归王某和张某共同所有D归王某、张某和李某三人共同所有B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条规定,当事人合意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当事人对著作权权属有约定的,依其约定;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归该特定人物享有,执笔人或整理人对作品完成付出劳动的,著作权人可以向其支付适当的报酬。故本题应选B。15. 李某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在一次恐怖活动中,他打死一名群众,李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B.故意

15、伤害罪C.故意杀人罪与组织、领导、参与恐怖组织罪D.组织、领导、参与恐怖组织罪参考答案:C16. 下列作品中,其著作权保护期自作品发表之日起计算的是( ) A文字作品 B电影作品 C戏剧作品 D音乐作下列作品中,其著作权保护期自作品发表之日起计算的是()A文字作品B电影作品C戏剧作品D音乐作品B著作权法第21条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