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过程的描述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792503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实验过程的描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物实验过程的描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物实验过程的描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实验过程的描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实验过程的描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湘市第二中学复习课教案生物实验过程的描述临湘市第二中学 何后中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能力要求:(1)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2)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等。(3)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修改和文字表达能力。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实验过程的基本步骤及确认实验变量、预期假设、评价和修改教学策略 通过例题和变式训练,使学生把握此类题的解题规律,教师加以引导、归纳和总结。 教学过程 一、探索 例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选修教材第8页)。

2、 实验步骤: (1)取3支试管,编上号,然后分别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2)另取3支试管,编上号,然后分别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 (3)将装有淀粉溶液和酶溶液的试管分成三组,分别放入热水(约600C)、沸水和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4)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5)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1-2滴碘液,然后摇匀; (6)观察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小结: 生物实验过程中的三大步骤 取材及材料的初步处理、分组和编号等。 没置实验组(可以是多组)和对照组。 观察和记录因变量。 二、演练 例2在“学农”活动中,生物小组同

3、学了解到一种有毒植物“博落迥”,农民常用其茎叶的浸出液对水稻种子进行消毒杀菌,防治秧苗病害,但是使用中常出现水稻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同学们经调查后发现,农民所使用的“博落迥”浸出液浓度约为每100ml水中含有37g“博落迥”,茎叶干重。他们推测,水稻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可能与使用的浸出液浓度有关。 课题名称:不同浓度“博落迥”浸出液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实验材料:晒干的“博落迥”茎叶、饱满无菌已经水浸泡一天的水稻种子500粒、培养皿数套、大小烧杯数只、量筒、台秤、漏斗、纱布、吸管、吸水纸等。 实验步骤:_。 【答案】 取材、分组、编号 称取“博落迥”草叶3g、4g、5g、6g、7g,分别放入不同烧

4、杯中,各加水100ml,浸泡两天,用纱布过滤,得到不同浓度的浸出液;取培养皿6只,分别编号,在培养皿内铺垫吸水纸。 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按编号倒入相应浓度的浸出液,对照组倒入蒸馏水,使吸水纸吸足水分;每一培养皿中的吸水纸上,平铺50粒水稻种子,置于适宜温度下。 观察和记录 每天观察,使吸水纸保持湿润,三天后,检察并记录每一培养皿中发芽和不发芽的种子数。 小结: 1取材(及材料的初步处理)、分组和编号取材要符合实验的要求,要有利于实验的成功并容易获得。估计实验的偶然误差较大时,应适当增加取样数量,在实验结果分析时取相应的平均值。常用的关键词:“取相同的(或相似的、相近的、一致的)A(或若干)只(

5、或个、株)”等。 取样分组要体现随机性、均衡性或者合理的梯度性。常用的关键词:“随机(或平均)分为B组”。 编号科学。 2设置实验组(可以是多组)和对照组 认真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捕获方法。 基本模式为“甲组施加实验变量,乙组不施加实验变量(或不作处理)作对照”。 设置中要体现生物实验的基本原则。要在注意实验过程的关联性、递进性和程序性的前提下表述其体步骤。常用的关键词:“加入等量的(或相同的)、“甲组,乙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或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清水)”。 3观察和记录因变量 因变量可能有多种具体的指标,应选择其中合适的一种,要能较好地反映与实验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易于观察和测定。

6、常用的关键词:“一段时间后(或定时)观察(或测定),作好记录(并计算出平均值)”等。 三、巩固 例3研究表明,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叶片的衰老。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通过实验检验生长素是否也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请你利用离体的叶片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1)实验目的:探究生长素是否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2)实验原理:离体的叶子会逐渐衰老,叶片变黄,使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之后,可以显著地延长保绿时间,推迟离体叶片衰老。 (3)材料用具:足够数量的植物离体叶片、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所需的相关器材和用具。(4)实验步骤(写出实验的思路即可):_。【答案】 把植物的离体叶片随

7、机均分成A、B、C三组;分别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A、B、两组叶片,C组不作任何处理;观察并记录叶片的保绿时间。 例4某课题小组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他们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记作R)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们把R细菌接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他们除去R细菌,用该培养基再培养其他细菌,结果其他细菌仍然不能在这个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据以上材料同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R细菌与其周围细菌之间的关系,叫做_。 (2)该组同学对R细菌的周围其他细菌不能生长和繁殖的可能原因作了如下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

8、是_。 AR细菌占据了其他细菌的生存空间 BR细菌吞噬了其他细曲 CR细出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 DR细菌更易吸收培养基中的物质 (3)参照上述题目中给出有关材料,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第(2)题所作的假设进行验证,简述你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_。 实验步骤:_。 预测实验结果:_。 【答案】 (1)竞争 (2)C(3) 1. 取材、分组、编号 取两个培养皿,按照相同的营养成分配制成甲、乙两个培养基。 2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甲培养基上接种R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R细菌,乙培养基上不接种R细菌,作为对照;在这两个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相同的其他细菌。3培养、观察和记录在相同的条件下,让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细菌生长,观察并记录两个培养皿中细菌生长情况。 预测实验结果:甲培养基上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不能繁殖,乙培养器上细菌能正常生长繁殖。由于以上结果可以断定,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物质。2010年10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