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选址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791312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厂选址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泥厂选址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泥厂选址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水泥厂选址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泥厂选址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厂选址的调查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调查报告题目关于运城华鑫水泥厂选址的调查报告学院名称经济贸易学院专业名称农林经济管理年 级 2009级4班学生姓名李晓铭学号26号指导教师赵月红职称副教授关于运城华鑫水泥厂选址的调查报告运城市是山西省新兴的工业基地,发展潜力极大。投资人李发成为了 响应运城市政府的号召,改进和优化运城市的经济结构,遂决定在运城市 建立一所水泥厂,由于厂址的选择是建立工厂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理想 的厂址对经营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 ,如 若厂址选择不当,再好的产品、再好的服务也会因地理条件限制而无法得 以展现。就此,本人对运城市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具体情

2、况如下:一、调 查 人:李晓铭二、调查项目:运城水泥厂选址三、调查地点:运城市四、调查时间: 2010 年 10 月 2 日2010 年 10 月 5 日五、调查对象:投资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六、调查方式:访谈法、观察法七、调查内容:(一)运城市基本情况:运城市因 “盐运之城 ”而得名。是三国蜀汉名将关 羽的故乡,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黄河金三角经济圈黄金位置,北 依吕梁山与临汾市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 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全市辖 1 区 2 市 10 县、146 个乡镇 (办 事处 )、3338 个行政村。全市乡村人口 351 万,占 71%。全市总耕地

3、 877.3 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 2.15 亩。运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九五 ” 时期以来,全市经济保持了 10% 以上的增长速度。撤地设市后,市委、市 政府立足市情实际,努力建设山西省的农业大市、工业大市、教育大市、 旅游大市,建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圈具有河东文化特色的工贸旅 游中心城市,为黄河金三角经济圈最发达地区。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全省前列。由于选择建厂区域所要考察的因素包括自然方面、 社会经济方面以及 基础设施等。现就这些因素对运城进行全面调查。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条件和生态要求两个方面。(1)气候条件 气候在选择厂址时是一个重要因素。除了直接影响 项目成本

4、以外,对环境方面的影响也很重要,所以运城市的气候条件怎样, 也是决定是否在运城建厂的重要因素,经过调查了解,运城市属于温带大 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平均气温为1113 度,但是由于运城属于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盆地,降水较少,但是考虑到运城 市的供水条件良好,不会对建厂造成影响。(2)生态要求 经过了解,水泥厂对生态环境没有什么要求,由于 水泥厂自身就属于污染性质的工厂,所以在决定建厂投产时就要做好环保 措施。2、社会经济( 1)政府政策 运城市发改委近几年来为运城经济社会发展争取到 了多项利好政策,使运城在发展中谋得先机。所以在运城建立工厂是得到 政府政策支持的。(2)经济

5、环境 2010年运城市全市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 17.8%, 达到 680 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山西省第三位。运城市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 移、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大潮中,彰显出了其发展优势。运城市自“九五 ”时期以来,全市的经济就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撤地设市后,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实际,努力建设山西省的农业大市、工业大市、教育 大市、旅游大市,建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具有河东文化特色的工贸旅 游中心城市,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全省前列。随着运城市的经济不断发 展,水泥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3、基础设施 水泥厂在投产后的正常运行对各种基础设施条件有很强的依赖性, 包括 水电设施、公路设施以及

6、排污处理系统等等。经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在近 几年的时间里,运城市基础设施已将趋于完善,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在 交通方面,南同蒲铁路纵贯南北,侯西铁路横亘东西,南同蒲铁路侯马至 东镇段复线建设已接近尾声。境内有运(城)风(陵渡)高速公路、运(城)三(门 峡)高速公路和侯(马)运(城)高速公路,禹门口、风陵渡及三门峡三座黄河公 路大桥联结西北、西南和中原地区,与洛阳、郑州和西安形成了纵横交错 网络。全市公路里程8611公里,居全省第一,高速公路里程 235公里,居 全省第一;环中心城市高速网和通往各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率 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通油路,93.3%的村通客车。特别是运城关公机

7、场成功 通航,直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航线,架起了运城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的空中通道,填补了黄河金三角地区的空中交通空白。中心城市 建设上,改造了七大出入口,新区建设进展顺利。水利上,全市扩建新建 了尊村引黄、海鑫引水工程和禹门口提水枢纽等大型工程。电力上,全市 建有电厂五座,初步形成了以500千伏、220千伏双环网为主干,以110千 伏、35千伏覆盖全市各主要乡镇的现代化大容量电网结构。通讯上,全市 已实现市话交换程控化、无线通信移动化,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每百人拥 有量全省领先。(二)预计工厂状况1、生产状况:运城水泥厂将要采用新型干法生产工艺,配套建设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预计年生

8、产各种型号水泥200万吨。通过调查了解到,运城市可以消化一部分的产品,由于交通方便,其余的产品完全可以销到周边 省市。2、工厂规模:运城水泥厂预计占地面积 800亩,建筑面积230亩,将要建 1栋办公楼、2个标准生产车间、4个间库房、2栋宿舍楼、1所餐厅以及1 个大型停车场。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像这样的规模、占地面积,在运城有 很多可以满足其占地要求的厂址,比较合适的就有四块地可供挑选。八、调查结果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运城市非常符合建厂的各种要求,是一个 发展潜力很大的城市,而且运城水泥厂的未来也是要发展壮大的,所以在 选址的同时要兼顾工厂的长远利益和居民的环境问题。由此得出结论 运城市建立水泥厂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