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791237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3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基本环节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课堂教学基本环节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课堂教学基本环节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课堂教学基本环节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课堂教学基本环节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基本环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基本环节(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一般课堂教学包括六大环节:即,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学习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环节一: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包括上课前的学生学习状态调整,也包括上课中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监控与调整。课前的组织教学有激发学习状态的作用,教师通过目光注视, 师生问好, 让学生进入上课状态。(课堂上的组织教学见环节四 )环节二:复习提问对于复习部分要精心设计复习内容,复习要有目的,提问的问题要经过设计。(要求见下面“学习新课”部分中“问题设置”)环节三:引入新课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 教师导入新课的话。 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入语,可以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导入语的作用1. 集中

2、学生注意力注意是一种心理特性,任何心理过程的发生和进行都离不开注意的伴随。上课开始时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并指向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中,为完成新的教学任务作好心理上的准备,使学生的兴奋中心转移到课堂上来。2. 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不会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导入语可以采取出人意料的形式,看似与本课毫无关联,但通过教师的引导,不仅抓住了人的眼球,有一定的趣味性,而且成功地实现了学生注意力的转移,激发学生对于进一步学习课文的主动性。3. 创设学习氛围运用导入语,描述一幅画面,或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情景,让学生身处其中,尽快进入教学的主

3、题。4. 调动学生情绪有经验的教师总在导入时主动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活跃课堂气氛。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接受老师,在快乐中学习。教师如果紧扣教学内容以趣事开讲,就能直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乐学”境界,使难懂的知识变得易学,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5. 引起学生思考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学习是最好的方法,因此,好的导入语还应引起学生的思考,促使其主动寻求答案,进行探索式学习。6. 衔接新旧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设计的导入语将两节课相联系起来,在让同学们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前帮助同学回忆旧课知识,从上一堂课的内容出发,找到两节课内容的关联性,则不仅能自然

4、地引入新的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更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清晰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对于知识的记忆与运用。7. 明确学习目的在导入的时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准备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二)导入的基本要求1. 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语要充分发挥导入环节的作用。导入语要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学习氛围;引发学生思考;衔接新旧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2. 导入语应简洁要考虑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也要考虑课堂时间。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 1 到 3 分

5、钟,最长不要超过 5 分钟,这是因为导入语并不是课程本身,而是新课程的引入。3. 导入语应有针对性导入语的设计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针对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去设计导入形式和导入语。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导入语在逻辑上操作方向明确,与内容有内在的逻辑联,主题吻合度高。4. 导入语要新颖、巧妙语言精练,有吸引力,有感染力。导入语要新颖多样才能吸引学生,新颖往往能出奇制胜,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5. 导入语要准确不要说一番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导入不能随意,要注意课堂的严肃性。(三)常见的导入方法1. 情境导入法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

6、目的的方法。【例】在讲拉丁美洲时,有位教师这样设计课堂导入:“巴西每年都要举办盛大的狂欢节,数十、百万人涌上街头,这一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因此,巴西是伦巴舞的故乡,就连他们的足球也被誉为艺术足球。”话一讲完,学生的兴奋点受到刺激,思想立刻就飞入了巴西拉丁美洲,为导入新课奠定了基础。2. 解题导入法从分析标题入手,引导学生接触教材的中心内容。解题导入法,一般用于阅读文章的课堂,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在讲解看云识天气一文时,教师先在黑板上不动声色地写下了课题,然后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之后,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答:“题目说明了云和天气之间有一

7、定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中各种云来识别天气状况。”通过解题,学生一下就明确了本文的内容,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直观的认知。【例】在讲解土地的誓言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独自分析题意,然后抛出问题:“你是如何理解这篇课文的题目的?” 有学生说:“这个题目本身就有问题, 土地怎么会发出誓言呢?”也有人说:“题目没问题,可以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呀。”也有人说:“不能这样理解, 应理解成作者面对土地时发出的誓言。 ”教师适时引导: “题目到底该如何理解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马上就能见分晓了,请同学们翻到第 9 课”。通过分析有歧异的课题, 马上就勾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铺垫。3.

8、设置悬念导入法老师针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巧设问题,造成悬念,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导入新课学习。【例】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的导入: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现象所感动。鲁迅自己也这样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为什么鲁迅创作了许多小说, 而最喜欢孔乙己呢?鲁迅究竟用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孔乙己这样一个现象呢?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鲁迅的孔乙

9、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洒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己时,你的眼泪流不出来,心里阵阵绞痛,眼泪往肚子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呢?读课文以后我们就可以找到正确的回答。于老师在设计这则导语时,紧扣人物特征,给孔乙己定位是一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然后再通过三个与课文息息相关的问题,布下一连串的迷阵,并且明确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文中,成功地设置了悬念,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产生了寻找答案的强烈欲望,在老师的引领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最好的悬念应该来自于课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认真学习后取得成功的快

10、乐。4. 讲述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是教师把与要讲的课有关问题编成一个故事,用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例】在讲授东南亚一课时,有教师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导入, 有一个人名字叫老万,有一天,他要越河去捡 (柬)金子,可是他选错了交通工具,他是骑着绵 (缅)羊(仰)去的,绵羊走的太(泰)慢(曼)了,结果金子没捡到。然后问同学们:谁知道这个故事里提到哪些国家的名字, 这几个国家谁能在地图上找到,这些国家所在的地区叫东南亚,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地区。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诱发了。或者结合课题内容先适当地引入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故事,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有

11、着一种特殊的魅力,以此法导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入境极快。【例】有教师在讲斑羚飞渡一文时,就以一个故事轻松导入:“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的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辉煌。今天,-我们同样要聆听一个悲壮感人的斑羚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

12、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5. 历史背景导入法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产生共鸣。【例】土地的誓言一文,便可以用此法。教师可以用图片加以辅助的方式,跟学生讲述九一八事变的由来和结果,让学生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感受东北同胞当时的心情。共鸣有了,“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这一教学目标便顺利实现了。黄河颂一文也同样可以运用这一方法。6. 引用导入法教师可以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成语、歇后语、对联、典故或广告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例】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的学习,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诗人汪静之有一首诗写得很美,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其中

13、的几句“生命是一树繁花,时间是一根铁鞭,一朵一朵的击落,等到击完的时候,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诗人对于生命的比喻,真的很美妙,“生命如花”,多么绚丽与多情啊!但纵使多情而美丽,有一天,它终会无奈地凋谢,殒落枝头,在作家林海音儿时的记忆里,爸爸的花儿也落了。课堂导语,恰到好处地用一些诗文,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例】狼这篇课文采用成语导入的方法。“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和狼有关的成语呢?(生答:引狼入室、狼子野

14、心、狼烟四起、狼吞虎咽、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狈不堪)看来大家积累的成语不少,那么从这些成语来看,他们反映了狼的什么本性?(狡猾、残忍、凶暴)我国清朝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在 狼这篇文章中就把狼的狡猾刻画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同样是蒲松龄的文章山市,教师却采用了对联的方式导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师问:这幅对联写的是哪一位文学家?生答:蒲松龄。师问:蒲松龄的代表作品是什么?生答:聊斋志异。师问:聊斋志异是一部什么作品?生答:它是一种借叙说奇闻异事、赞美花妖狐魅来鞭挞世间丑恶的文言短篇小说。师问:怎么知道的?生答:结合对联和课下注释。巧用对联导入,可为课堂教学增添文学情趣,缩短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迅速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让他们通过思考发现新知识,产生一种获取胜利的愉悦和满足。7. 新旧知识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