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号附件精益生产管理考核办法(试行--3)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783963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2号附件精益生产管理考核办法(试行--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52号附件精益生产管理考核办法(试行--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52号附件精益生产管理考核办法(试行--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52号附件精益生产管理考核办法(试行--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52号附件精益生产管理考核办法(试行--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2号附件精益生产管理考核办法(试行--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号附件精益生产管理考核办法(试行--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 精益生产管理考核办法(试行 ) 第一条 目的为了确保精益生产管理年度计划的有效贯彻及目标的达成,监督考核各生产经营单 位精益生产管理工作的推进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范围适用于质量精益管理部对各生产经营单位的考评(合肥分公司参照执行)。 第三条 管理职责基本要求,按分级管理原则执行;1、股份公司各部按业务归口于质量精益管理部的精益管理办公室;2、各生产经营单位按业务归口与下设的精益管理督导小组或督导办公室;第四条 考核管理要求一、考核总项及得分权重序号123考评项目年度计划分解方案的实施及目标完成情况 二级组织的运行情况各类管理制度、文件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权重分60 分30 分

2、10 分总分100 分二、考核周期以月度评分为基础,考核周期分为季度考核、年度总评。月度评分 :是围绕上述考核总项具体的执行情况,形成月度检查得分。季度考核 :是以月度得分形成的季度算术平均分为基准,对各单位进行季度考核,并纳 入质量精益管理部对各经营单位的年度总评项目。年度总评:依据各季度考核得分和各经营单位提交的精益生产管理年度总结自评得分形 成的算术平均分为基准,对各经营单位进行精益生产管理年度总评。三、考核对象及分配1、季度、年度总评考核:以各经营单位为对象;2、考核分配原则:各经营单位第一负责人占考核比例的 20%,各分管领导占考核比例的 40%,各级执行层占考核比例的 40。四、考

3、核执行1、由质量精益管理部下级单位精益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精益办)组织执行.具体各周期第 1 页 共 7 页检查评分成员说明如下: 周期月度评分检查评分成员 由精益办组织实施备注季度年度由精益办组织安全环境管理科、设备动力科、质管科以及各二级单位的相关成员参与实施;由精益办组织,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裁带队以及各二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与实施;各周期的评分将形成正式文件进 行下发2、季度考核及年度总评,经质量精益管理部审核,报公司总裁批准后执行,同时提交 企业管理总部备案.五、具体考评项目说明1 、依据精益管理办公室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 , 要求各经营单位制定各自的年度分解计 划、目标并贯彻实施,精益

4、管理办公室将按各考核总项和周期对各经营单位进行评价打 分。2、各考核项目的考核评分周期均以月度为单位,以月度评价得分汇总形成季度算术平 均分作为考核基准分,从而对各经营单位实施季度、年度考核。3、为了便于考核实施,对各考核总项均设置了一定的目标分值,各考核总项的算术平 均分乘以权重为最终得分。具体考核标准、要求及分值见附表.(一)年度计划分解方案的实施及目标完成情况 (权重 60 分):1、年度计划分解方案指:6S 管理、培训管理、TPM 管理、改善管理、QC 活动管理、提 案管理。2、考核分类:按分解方案分为上述六个工作项;每个工作项目标分值 100 分,六项共 计 600 分。(二)二级组

5、织运行情况(权重 30 分)1、二级组织主要是指:各经营单位的精益管理领导小组(督导小组)和下设的管理办公 室。2、考核分类:分为日常运行管理方面,权重 20 分,精益生产管理年度计划贯彻方面, 权重 10 分;3、考核要求:该总项分为两个管理方面,每个管理方面目标分值均为 100 分。日常运行方面,主要针对各二级组织日常工作的管理策划及年度计划贯彻,对其工 作进度、效果进行考核评分。在精益生产管理年度计划贯彻方面 , 依据年度计划各分解方案的计划管理 ,实施过第 2 页 共 7 页程监督管理,月度、季度、年度工作总结,从而对其实施考核评分.(三)各类管理制度、文件的制定和执行情况(10 分)

6、1、以规范、引导和约束二级组织的日常运行及年度计划分解方案有效贯彻的管理制度 和文件为对象,评价其建立、健全以及执行的情况。该总项目标分值 100 分。 六、考核处罚及奖励说明1、考核处罚实施标准序号最终考核得分推进情况目标分值考核分数处罚标准备注1 80 分以上2 70-80 分3 6069 分60 分以下管理积极配合, 有主动改善意识 管理被动配合, 有一定的改善 管理被动配合,有个别改善 管理无意识,差100 分不予处罚进行处罚,目标 分值减实绩分 值所得分数为处罚分数无1 分对应处罚 50 元;1 分对应处罚 100 元;1 分对应处罚 150 元;各周期内的考核处罚将纳入奖励 预算。

7、2、质量精益管理部将依据各经营单位的推进效果及考核实绩得分进行半年和年度排名, 奖励基准分为 75 分,在此基础上对前三名进行专项申请给予奖励。第五条其他1、本办法自 2011 年 7 月 1 日正式生效,之前为过渡准备期。2、本办法由质量精益管理部制定、更新和解释,每年更新一次。3、要求各经营单位参照本办法制定各自的管理考核办法,责任到人。 4、后附具体考核标准.第 3 页 共 7 页附表:(一 )年度计划分解方案的实施及目标完成情况 1、初级 6S 管理(总分 100 分)序号12345678910分类车间通道车间地面目视化设备及辅助工具考核项目车间消防通道及物流通道保持畅通;地面应无积水

8、、油污、卫生死角;地面区域分区、区域线明确、分区管理责任明确车间内在制品及完成品无直接放置于地面的现象;车间存放的所有在制品、完成品、工具柜必须有相应的标识; 对车间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看板管理;车间各项 6S 管理责任人明确,并进行目视化管理; 建立车间信息的管理看板,并明确管理责任人;设备、辅助工具保持干净,明确责任人危险部位有警示标语、有防护措施单项分值10101010101010101010考核标准发现一次违规扣 2 分;发现一个问题点, 扣 2 分;直至扣完 所对应的分值;无标识或无看板, 扣 2 分;2、基础培训管理:现场级培训(总分 100 分)序号分类考核项目单项分值考核标准

9、无计划扣 20 分;有计划,未按期提123456789计划实施反馈按时提交培训计划,计划实施率 100%;计划中应包括 6S、目视化管理、认识浪费、操作技 能、安全操作规范、现场安全教育、设备维护、产 品工序质量、工艺、提案宣传方面的内容; 在一年内对同一员工的培训至少要循环 2 次;对特 殊工种,关键岗位的操作技能、职业健康、安全操 作的培训内容,一年内至少要循环 4 次。有完整的培训讲义,并建立培训资料库有培训签到表每次培训后,都要进行效果测试(试卷测试) 有建立完整的培训台账用培训效果调查表,对培训后的作业员进行调查有对调查表结果统计,并制作调查结果总结报告,培 训后的一个月内完成;20

10、1010101010101010交扣 10 分;实施率每降低 1, 扣 2 分计划内容完全与要求不符,扣 10 分;计划未完全覆盖要求项目,扣 5 分;有员工未培训,扣 10 分;员工参 与次数未达要求,扣 5 分不能提供讲义,扣 10 分;提供讲 义与培训要求不符,扣 5 分无培训签到表,扣 10 分; 未进行测试,扣 10 分;无培训台账,扣 10 分;记录不完 整,扣 5 分;无调查表,扣 10 分;调查人数少于 50%,扣 10 分; 未对调查表结果进行统计,扣 10 分;有调查表,统计后各项平均分 有低于 3 分的,扣 5 分.第 4 页 共 7 页3、初级 TPM 管理(总分 10

11、0 分)序号12345678分类培训自主维护实施工具柜的管理考核项目制定并提交自主保全技能培训课件及培训计划,实施 率 100% ;样板车间一线员工的 TPM 理论、自主保全技能培训覆 盖率 100,人均培训次数 2 次/季度;建立培训记录台账;清扫:机床整体干净;无铁屑;无堆放工件;无堆放工 具;无缺失件润滑:制定加油管理规范,明确责任人,对加油工具、 油品、加油点进行定置和目视化管理;点检:制定自主保全点检表,正确使用点检,如实填写 信息紧固:紧固部位进行目视化管理,各机床的紧固部位 没松动或脱落工具柜定置管理、目视化管理,所有工具柜按规定摆 放单项分值1010101515151510考核

12、标准无课件、计划扣 10 分;有计划, 未按期提交扣 5 分;实施率每降低 1%,扣 2 分每项覆盖率降低一个百分点,扣 1 分;未达 2 次/季度,扣 10 分;无台账扣 10 分;机床清扫一项不合格扣 1 分,不 同机床相同项可累加,上限 10 分;无相关规定、无点检表,扣10 分;发现一处不符合规定扣 2 分,无规定扣 10 分;4、改善管理(总分 100 分)序号1234567分类策划实施考核项目有前期的问题点收集 , 进行拍照或数据整理,问题 项不低于 4 项;组织改善推进小组成员对问题点进行讨论,确定改 善点,并形成会议纪要初期改善点选定由易到难,具有可实现性,实施周 期一般在 3

13、 个月以内,改善成本 2 万以内;逾 2 万 的,经主管领导签字为准;有制订具体的改善计划和确定的改善目标有成立改善小组,并对改善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有定期的改善评审,并形成报告总结改善活动进展有制订问题的反馈机制,保证及时反馈并解决改善 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单项分值10101010101010考核标准无调查表,扣 10 分;统计低于 4 项 扣 5 分无改善点,扣 10 分;无会议纪要 扣 10 分;改善周期逾 3 个月的,扣 5 分;成 本超 2 万扣 10 分;无改善计划和目标,扣 10 分;改善 计划和目标模糊,扣 5 分 未成立改善小组,扣 10 分;有改善 小组但未明确分工,扣 5 分; 无定期评审,扣 10 分;有定期评 审,但未形成报告,扣 5 分; 无问题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