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管理学派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78091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个管理学派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1个管理学派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1个管理学派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1个管理学派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1个管理学派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个管理学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个管理学派(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管理学派概述:管理世界在不断发生变化,每天都有新的管理问题和管理理论出现,对管理 的本质的认识会直接决定一个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并影响其管理效果。哈罗德孔 茨是当代最著名的管理学家之一,他把管理提升到了一个艺术的高度,将管理定 义为“通过他人完成任务的机能”。哈罗德孔茨在1980年5卷2号管理学会 评论上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此时的管理学主要学派已经 达到十一个,即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孔茨的这篇文章,和他1961年12月发表的管 理理论的丛林,一

2、般被看作对管理学体系较全面的概括。再论管理理论的丛 林是孔茨在完成管理理论的丛林的19年后,观察异彩纷呈的管理学派, 指出了更加繁荣茂盛的“管理丛林”。细细品味“管理理论的丛林”,慢慢体会 名家流派的经典思想,绝对是一种能够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的心灵享受。一、管理过程学派1、代表人物:(1) .法约尔。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标志着 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2) .詹姆斯穆尼;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其主要著作是组织原理 .拉尔夫戴维斯,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1916年在科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 业问题的解决

3、提供依据。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 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 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管理哲学等。(4).哈罗德孔茨;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早年 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 本等国的大公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 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名誉教授。2、发展过程: 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 他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 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

4、内容的完整体系。法约尔将管 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法约尔认为管理的 五大职能并不是企业管理者个人责任,它同企业经营的其它五大活动一样,是一 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工作.在法约尔之后,孔茨和奥唐奈里奇 在仔细研究这些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 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 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得以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孔茨是管理过程学派的集大 成者,他继承了法约尔的理论,并把法约尔的理论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使管理 过程学派成为管理各学派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派。3、主要观点:(1) 管

5、理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分析管理人员的职能从理性上很好地加以 剖析。(2) 可以从管理经验中总结出一些基本道理或规律。这些就是管理原理。 它们对认识和改进管理工作能起一种说明和启示的作用。(3) 可以围绕这些基本原理开展有益的研究,以确定其实际效用,增大其 在实际中的作用和适用范围。(4) 这些原理只要还没有被证明为不正确或被修正,就可以为形成一种有用 的管理理论提供若干要素。(5) 就像医学和工程学那样,管理是一种可以依靠原理的启发而加以改进的 技能(6) 即使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背离了管理原理而造成损失,但管理学中的原理, 如同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原理 -样,仍然是可靠的。(7) 尽管管理人员的环

6、境和任务受到文化、物理、生物等方面的影响,但管 理理论并不需要把所有的知识都包括进来才能起一种科学基础或理论基础的作 用。4、优点:(1)它是最为系统的学派。他们首先从确定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入手, 并将此作为他们理论的核心结构。孔茨认为管理学这样分类具有内容广泛、能划 分足够多的篇章、有利于进行逻辑性分析等优点。该学派对后世影响很大,许多 管理学原理教科书都是安装管理的职能写的。管理过程学派确定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为训练管理人员提供了基础。 把管理的任务和非管理的任务(如财务、生产以及市场交易)加以明显地区分,能 使经理集中于经理人员的基本工作上。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存在着一些普通 运用的

7、原则,这些原则是可以运用科学方法发现的。管理的原则如同灯塔样, 能使人们在管理活动中辨明方向。5、缺点:管理过程学派所归纳出的管理职能不能适用所有的组织。所归纳出 的管理职能通用性有限,对静态的、稳定的生产环境较为合适,而对动态多变的 生产环境难以应用。只在工会力量不大,或失业率很高、生产线稳定的情况下适 用。如果在专业性组织中应用时,这些原则便需要修改,其适用性须视情况而定。管理过程学派所归纳的职能并不包括所有的管理行为。计划、组织、协调、 控制这四个词实际上完全没有描绘出实际工作;它们只不过描绘出了某些模糊的 目标。在管理者日常管理中,一定是先有了目标和组织,然后进行管理,而不是 先有一套

8、典型的职能,能够到处运用到不同的组织中去。但是分析这些活动在传 统理论中却不曾有过。大多数传统的理论认为,企业有一套“典型的”职能,它 们可以到处运用,对一切事物来运用,用不着先作一番分析。二、人际关系学派1、代表人物:早期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人埃尔顿梅奥, 美国的罗特利斯伯格。后来,则有美国的亚伯拉罕马斯洛、弗雷德里克赫兹伯 格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原籍德国后来移居美国的库尔特卢因、美国人布雷德 福、美国人坦南鲍姆等。2、主要观点: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的有效管理理论 通过长达五年时间的研究,他们 发现,与生产率增长相关的因素是这样一些社会因素,如劳动群体的士气、小组 成员间良好的相

9、互关系和有效的管理。这种有效的管理,就是要了解人的行为, 特别是劳动小组的行为。“为此,要采用激励、劝告、领导、交流等处理人与人 之间关系的技能”。所谓有效的管理,实际上就是通过有效的传播活动达到管理 的目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马斯洛 1943 年发表了他的人的激励理论,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他所说的需求层次共有五个,它们是彼此关联,并按优先等 级排序的。这种排序说明最优先的需求目标将主导人的意识,并往往激起人的相 应行为。从他的五个层次来看,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是作为自然人生存的基础层次。 尊重与自我实现则是作为社会人的较高层次和高层次的需求。而介于基础层次和 高层次需求之间,则是“社交的”需求。

10、为什么马斯洛要把社交的需求摆在中间, 因为它是自然人社会化的必然需求。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他的理论是针对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一种修 改。他认为,影响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激励因素,即能 够导致员工对工作满意的因素,如成就、赏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晋升、工作 中的成长等;还有一类是保健因素,如公司的政策和管理、工作条件、人际关系、 薪金、地位、职业安定、及个人生活之类。他所谓的保健因素,也叫“维持因素”。 这类因素起不到激励员工的作用,但必须处理好,若处理不好,员工会产生不满。 双因素理论和需求层次论一样,尽管缺乏科学的证明,但因为它强调通过对工作 的设计来满足员工心理和社会的

11、需要,维持和改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 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因而,在实践中对企业管理者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麦格雷戈 y 理论和阿吉累斯的成熟与不成熟理论阿吉累斯认为,社会现实的管理制度压抑着人们在人格上成熟。健康的人从婴儿到成人,在心理上有 一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自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格要发生七种变化(生理 需要f安全需要f社会需要f尊重需要f自我实现)这些变化虽然是自然的过程, 但是,由于现实和企业管理制度的约束,以及外界影响,如工作简单,管理上强 调集权和服从,工人无力支配环境等,使工人的成熟受到阻碍。y 理论认为:工作中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像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

12、性。工作可以达成某种满足,人会自愿去执行;也可以是一种处罚,受处罚者只 要有可能就想逃避。是哪一种情况,要看环境而定。控制和处罚,不是使人们努 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人的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要求是没有矛盾的。如 果给人以适当机会,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就能统一。在现代工业社会,普通人的 智慧潜力只得到了部分发挥。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场论”与“守门人”理论其核心是强调“群体”对“个体”影响和作用。除此而外,他还开辟并发展了有关下级参与决策及 把团体应用于行为改变的研究。卢因作为一个心理学家把心理学引入社会学,从 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企业和组织的社会群体,而这种研究的重心却是放在个体 的观念、

13、动机共处五项原则、愿望、行为如何被其所在的群体影响,即群体传播 对个体的作用上。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对“守门行为”和“守门人”的 概念进一步加以理论阐述。他指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 即“门区”或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能够允许或不允许信息通过的人或机构 就是“守门人”。守门人的作用就是选择、过滤他所接受的信息。3、优点:这个学派的依据是,既然管理就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 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这个学派把社会 科学方面已有的和新近提出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人之间以及个 人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个性特点到文化关系,范围广泛

14、,无所不包。4、缺点:这个学派的学者大多数都受过心理学方面的训练,他们注重个人, 注重人的行为的动因,把行为的动因看成为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其中有些人强 调处理人的关系是管理者应该而且能够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技巧;有些人把管理 者笼统地看成是领导者,甚至认为管理就是领导,结果把所有的领导工作都 当成为管理工作;还有不少人则着重研究人的行为与动机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 激励和领导问题。所有这些,都提出了对管理人员大有助益的一些见解。三、群体行为学派1、代表人物:最早的代表人物是梅奥和霍桑的梅奥和霍桑试验;德国学者卡特 卢因于提出团体动力学;美国管理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提出不成熟一成熟交替 循环的模式。2

15、、主要观点:这一学派是从人类行为学派中分化出来的,因此同人际关系学派 关系密切,甚至易于混同。它关心的主要是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人际关系。 它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它着重研 究各种群体行为方式。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都在 它研究之列。它也常被叫做组织行为学。组织一词在这里可以表示公司、政 府机构、医院或其他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的体系和类型。3、优点: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对象重心的转变。传统的古典管理理论把重点 放在对事和物的管理上,它强调的是使生产操作标准化、材料标准化、工具标准 化,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有效的组织系统和明确的

16、职责分工等,而忽视了个人 的需要和个人的目标,甚至把人看成是机器,从而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行为科学与此相反,它强调要重视人这一因素的作用。它显然是认识到,一切事 情都要靠人去做,一切产品的生产都要靠人去实现,一切的组织目标都需要人实 现。因而,应当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人及其行为的管理上。这样,管理者就可以通 过对人的行为的预测、激励和引导,来实现对人的有效控制,并通过对人的行为 的有效控制,达到对事和物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管理的预期目标。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的方法的转变。随着对人性的认识和管理对象重点的变化, 管理的方法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监督管理,转变到人性化的管理。传 统的古典管理理论强调自上而下的严格的权力和规章制度的作用,把人看成是会 说话的机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