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学2010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试题与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775753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大学2010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试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技大学2010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试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技大学2010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试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技大学2010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试题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技大学2010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试题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大学2010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试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大学2010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试题与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试题与答案一、(24分)单项选择填空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1单位负反馈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则其相对阻尼系数为( )。A1 B2 C1/2 D答案:C2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该系统所处的状态是( )。A欠阻尼 B临界阻尼 C过阻尼 D无阻尼答案:A3传递函数的概念适用于( )。A线性系统 B非线性系统 C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 D线性时变连续系统答案:C4系统处于欠阻尼状态时的特征根为( )。A实数根 B共轭复根 C共轭虚根 D不相等的实数根答案:B5零型采样控制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其稳态误差是( )。A

2、 B0 C D答案:D6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其相角裕量( )。A B C D答案:A7设是s平面上的点,当该点映射到z平面上位于单位园以外的区域时,则有( )。A B C D答案:B8一阶保持器两相邻采样点之间的输出是( )。A线性变化 B常值 C线性减小 D线性增加答案:A9著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第一个转折频率之前的斜率为,则该系统的型号为( )。A零型系统 B型系统 C型系统 D型系统答案:B10相位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其中应为( )。A B C D答案:B11相位超前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为,其中系数应为( )。A B C D答案:C12已知系统的输出z变换,它符合图

3、中哪些系统?( ) A B C D答案:D二、(26分)双项选择填空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1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是( )。A结构复杂 B系统成本低 C精度底 D消除偏差能力强 E稳定性强答案:AD2对于相位滞后校正装置,如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B C其相频特性为正值D其最大滞后相角 E其最大滞后相角对应的角频率答案:AD3在采样控制系统是稳定的前提下,则对于其稳态误差,如下哪些说法可能是正确的?( )A时,型系统的 B时,型系统的C时,型系统的 D时,型系统的E时,型系统的答案:AC4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其中包含有( )。A理想微分环节 B积分

4、环节 C一阶微分环节 D惯性环节 E振荡环节答案:CE5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图(即伯德图)的坐标特点是( )。A纵坐标的dB值按对数刻度 B纵坐标的dB值按线性刻度C纵坐标的值按对数刻度 D纵坐标的值按线性刻度E横坐标按线性刻度答案:BD6关于非线性控制系统具有如下特性( )。A可采用叠加原理分析 B其输出与输入关系一定可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描述C其稳定性与本身的结构和参数有关,还和输入信号的性质有关D其稳定性与初始条件有关 E非线性环节和线性环节可互换答案:CD7确定极限环振荡频率和幅值的原则是与交点处的( )。A对应的振幅 B对应的频率C对应的振幅 D对应的频率答案:BC8在微小扰动消失后,不稳定

5、极限环可能的运动是( )。A系统运动能回到该极限环 B系统振荡离开此环到原点C系统振荡收敛于该极限环 D系统振荡发散到无穷远处答案:BD9以下几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开环稳定的系统,闭环后必然稳定B开环不稳定的系统,闭环后必然不稳定C反馈可以使某些不稳定的系统变得稳定D反馈可以使某些稳定的系统变得不稳定E二阶线性系统闭环后总是稳定的答案:CD10局部反馈校正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A提高被包围环节的增益 B减小被包围环节非线性的影响C增大被包围环节的时常数 D不可能引起系统震荡E抑制被包围环节参数变化的影响答案:BE11给非线性系统输入正弦信号,则其输出有以下特点( )。A是余弦信号 B仍

6、是正弦信号 C仍是正弦信号,但相位超前了D是非正弦的周期信号 E有新的频率分量答案:DE12对数幅相特性图(尼克尔斯图)的坐标特点是( )。A纵坐标的dB值按对数刻度 B纵坐标的dB值按线性刻度C横坐标的值按对数刻度 D横坐标的值按线性刻度E纵坐标代表虚部,横坐标代表实部答案:BD13相位滞后校正的作用是( )。A使增大,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B使减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C使低频段幅值增大,有利于稳定性D在暂态性能和稳定裕度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可以使低频段幅值增大,从而减小稳态误差E使高频段幅值衰减,不利于抑制高频干扰答案:BD三、(36分)简答题。1采用系统如图所示。要求:(1)写出系统开、闭环脉冲

7、传递函数、;(2)确定使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3)当输入时,计算系统的稳态误差。其中为单位阶跃函数。提示:,。解:(1)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2)系统闭环极点为,若使系统稳定,则,即:(3)当系统稳定时,系统是型系统,该系统无稳态位置误差,即2如图所示,、和、分别为单位负反馈二阶闭环系统A和B的一对共轭极点,其开环传递函数没有零点。试比较两系统的如下性能指标:(1)暂态指标、;(2)稳态误差。解:(1)由题图可知,A、B系统的阻尼系数相等,自然振荡频率。超调量,所以;调节时间,所以;上升时间,所以;峰值时间,所以。(2)因为闭环极点分布在左半平面,所以A和B系统是稳定的其开

8、环传递函数为,所以均为型系统。其位置稳态误差;其速度稳态误差,其中;其加速度稳态误差。3系统如图所示,当,其中为单位阶跃函数。试求:(1)系统的稳态误差;(2)要想减小扰动产生的稳态误差,应提高系统中哪一部分的比例系数?解:(1)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为型系统。扰动误差传递函数为:当时,对于阶跃输入,;对于斜坡输入,其中,。综上可得系统输入稳态误差。当时,综上可得: (2)提高比例系数,可减小扰动产生的稳态误差。4三个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的形式都是,它们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分别如图中的曲线、和。其中、分别是系统、的调整时间,、分别是系统、的峰值时间。试在同一s平面上画出3个系统的闭环极点的相对位

9、置,并说明理由。解:因为曲线与超调量相等,且曲线峰值时间更短,所以曲线与的闭环极点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又因为曲线的超调量比曲线大,所以曲线的阻尼系数更小,即倾角更大,同时,所以,即曲线与的闭环极点的连线平行于实轴。四、(24分)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其开环传递函数没有零点。要求:(1)在答题纸上按顺序填写下表: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o(s)根轨迹渐近线参数(交点和夹角)根轨迹的分离点及分离点处K值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及交点处K值系统稳定时的K值范围系统临界稳定时的K值系统不稳定时的K值范围系统阶跃响应为衰减振荡的K值范围(2)绘制根轨迹图;(3)若要求系统的调整时间秒(),计算K值。解:(

10、1)如表所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o(s)根轨迹渐近线参数(交点和夹角),根轨迹的分离点及分离点处K值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及交点处K值系统稳定时的K值范围系统临界稳定时的K值系统不稳定时的K值范围系统阶跃响应为衰减振荡的K值范围(2)如图所示。(3)使调整时间秒,则,即:可取代入特征方程,令实部为零,虚部为零,得:此时,求得:五、(20分)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要求:(1)绘制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图;(2)在答题纸上按顺序填写下表:系统的开环增益K值截止频率c值开环幅值为1时的开环相角(c)值相位裕度(3)系统的开环增益K值增大至200时,该系统是否稳定?为什么?解:(1)如图所示。(2)如表所示。系统的开环增益K值截止频率c值开环幅值为1时的开环相角(c)值相位裕度(3)因为当时,系统相位裕量依然大于0,所以系统稳定。六、(10分)设二阶系统的微分方程为。要求:(1)试绘制系统的相平面图;(2)定性说明系统运动性质。解:(1)因为,带入微分方程可得:由此可得系统相平面图如图所示。(2)系统的自由运动为等幅正弦振荡。七、(10分)复合控制系统如图附录所示。要求:(1)写出系统关于扰动的闭环传递函数;(2)设扰动为阶跃扰动,在稳态时扰动对输出的影响为零,推导此时有关、的公式。解:(1)由梅森增益公式,可得:(2)若为阶跃扰动,则,在稳态时扰动对输出的影响为零,则:因此: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