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八)“顺乎世界之潮流”(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764700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八)“顺乎世界之潮流”(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八)“顺乎世界之潮流”(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八)“顺乎世界之潮流”(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八)“顺乎世界之潮流”(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八)“顺乎世界之潮流”(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八)“顺乎世界之潮流”(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八) “顺乎世界之潮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魏源建议清政府聘请洋人指导中国工匠制造战舰,还提出在闽粤两省的科举考试中增设水师一科,达到一定水平,授予科甲出身。对魏源以上思想的解读正确的是()具有“离经叛道”的意味具有民主启蒙的色彩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力图探求强国御侮之策ABC D解析:选B根据题目中“建议清政府聘请洋人指导中国工匠制造战舰”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鸦片战争后统治者、民众的观念还并未完全开化,魏源首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具有“离经叛道”的意味,故正确;结合所学知识,魏源并不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故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目的

2、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故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魏源提出的思想是致力于探求强国御侮之策,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2海国图志问世16年后,兵部侍郎王茂荫上书咸丰皇帝,要求“亲王大臣、八旗子弟”学习海国图志,但这个建议如石沉大海,波澜不惊。这主要是由于()A海国图志并非官方编修B满汉贵族的极力反对C海国图志宣传学习西方D清政府固守锁国政策解析:选C海国图志是魏源编撰的,但这并非满清贵族不学习海国图志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根据“兵部侍郎王茂荫上书”并结合所学可知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故B项错误;海国图志是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专著,而当时的“亲王大臣、八旗子弟”大多闭目塞听,仍旧

3、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不愿意接触和学习西方,故C项正确;锁国政策在鸦片战争中已经被打破,故D项错误。3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一度盛行,一些有影响力的学者宣称,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因此,“采西学”是“失礼求诸野”,是光复旧物。这种说法()A缺乏事实依据且毫无价值B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D成为人们向西方学习的障碍解析:选B“西学中源”缺乏事实依据,但并非毫无价值,故A项错误;根据“采西学是失礼求诸野,是光复旧物”可知这种说法把学习西学看成是恢复中学,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是中体西用,故C项错误;这种说法一定程度上利于

4、人们接受西学,故D项错误。4史学家陈旭麓曾说:“洋务派的出世,是中国有地主阶级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分化,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是由他们开始的。先前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如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虽然提出了不少改革主张,但还是一种思想。”根据这句话,可以推知洋务派()A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B使得崇洋媚外思想开始出现C让改革派思想有了实践意义D促使国家走向分裂的道路解析:选C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是在鸦片战争期间,代表人物是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不是洋务派,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崇洋媚外思想,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洋务派实践了改革派的“师夷长技”主张,开展了洋务运动,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

5、涉及国家的分裂问题,故D项错误。5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评价某历史人物:“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该历史人物是()A谭嗣同 B康有为C严复 D梁启超解析:选B根据材料“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结合所学,康有为托古改制,假借孔子推行变法维新的思想,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6“儒教之所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持有此主张的是()A李贽 B林则徐C张之洞 D梁启超解析:选D材料主要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主要着眼于其为君服务而非为民服务,即没有反映民主,可知持该主张者

6、宣传民主思想,故选D。71897年梁启超编辑出版西政丛书,其内容分史志、官制、学制、公法、农政、工政、商政、兵政等,“凡书三十二种,都是当时讨论西洋政事的切要之书”。这反映了维新派()A反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B抵制学习日本C主张建立共和制度D重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共和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主张,维新派不仅主张学习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进而发展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由“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故正确答案为D。8邹容阅读了诸如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义、约翰穆勒的自由原论,法国独立史美国独立檄文等西方著作,为他的民族主义思想注入了

7、新的因素。这里“新的因素”是指()A救亡图存 B民主共和C反抗侵略 D民主科学解析:选B邹容是近代资产阶级宣传民主共和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学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吸收了民主、自由、共和的思想,因此选B项。救亡图存和反抗侵略本来就是邹容民族主义的内容,不算新的因素,A、C两项错误;科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曾经身为抗英主帅的林则徐对中英武装力量作了这样的对比:“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

8、争(二)材料二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观之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自其官工商贾章程明备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其民德慧术知较而论之,又为吾民所必不及。严复国强(1895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林则徐在“睁眼看世界”方面的主要史实。(8分)(2)阅读材料二,指出严复对西方认识的发展之处。结合时代背景,列举这一时期先进中国人对西方认识深化的政治、经济原因。(10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是器不良也。是技不熟也”可知林则徐认识到当时中国的军事装备和技术均落后于英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林则徐在“睁眼看世界”方面主要是主动了解外国情况,收集国外信息,

9、同时收集资料组织编译西方书籍等。第(2)问,根据材料“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自其官工商贾章程明备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其民德慧术知较而论之,又为吾民所必不及”可知严复认为西方自由平等,经济制度完备,国民素质也比较良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时期中国人对西方认识深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因此深化了对西方的认识。答案:(1)观点:英国的军事武器和技术均优于中国。史实:主动了解外国情况,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组织编译西方书籍如四洲志等。(2)发展:认识到西方国家政治自由平等,经济制度完备严明,民众素质良好。原因: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