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业13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755074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农业13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宁夏农业13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宁夏农业13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宁夏农业13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宁夏农业13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农业13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农业13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2008 年2012 年)的通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5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 枸杞 清直牛羊肉 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与本规划配套的奶业、马铃薯、瓜菜、优质粮食、淡水鱼、葡萄、红枣、优 质牧草、农作物制种、苹果、道地中药材等专项规划,由自治区发展改革、 农牧、财政等部门联合印发,一并实施。大力集聚提升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战略重点。各市、县(区)和自治区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按

2、照自治区制定的总体规划,精心 部署,周密组织,扎实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扩量增效,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为促进农业 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二OO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 年)自 2002 年底,自治区制定实施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20032007 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围绕构建引黄灌区现代农业、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和南部山区生态农业“三大区域”产业体系,强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扩量增效,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7 年,全区特色优势产业的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 80%以上,中宁枸杞、吴忠

3、奶业、西吉马铃薯等主产区产业收入占到当地农民收入的30%以上。全区基本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产业基础。但也必须看到,我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产业规模总体偏小,集中度不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低,支撑能力不强,产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较低,产业链条短,缺乏强势龙头企业的带动;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大流通的格局尚未形成;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品牌

4、培育滞后,能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在国内外市场有影响的知名品牌稀缺,靠品牌开拓市场的力度不够;农业投融资渠道单一,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等。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加快 构建特色农业新体系、力促设施农业新发展、推动产业化经营新突破、增强农业装备新实力”重大部署和“一 个产业一个规划”的要求及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2 年)、关于西部地区特色 农业发展的意见,特制定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 年)。一、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重大意义(一)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提高

5、农业产业化水平、走具有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必然选 择。受市场和资源双重约束,带动能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是制约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多年 的实践证明,优化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推动 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提升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带动产业链条延伸,形成小农户大基地 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格局,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是探索发展具有宁夏特色现代农业之路的有 效形式和必然选择。(二)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提高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事关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6、,在优势产区域发展主导产品,有利 于资源、政策、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集聚,充分挖掘生产资料、品种、技术和物质装备等潜能, 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实行农产品区 域化布局,形成优势产区和规模优势,是多数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增强农业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市场 占有率的成功经验。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把优势区域率先建成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 的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基地、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化、 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形成较大

7、的市场规模,节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和 市场占有率。(四)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夯实产业基础、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保持农民收入持续 较快增长,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 在优势区域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打牢产业基础,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通过集聚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可以有效带动农产品加工、贮藏、包装、运输 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逐步形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自

8、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增 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建设产业大县和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为重 点,突破产业瓶颈制约,强化产业升级整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区域带动能力,加速形成更加科学 合理的生产力布局,为发展具有宁夏特色现代农业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瞄准现实需求,超前预测潜在需求,坚持扩量、提质、增效并举,确保主要农产品生产总量合理增长,全面提升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比较优势原则。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综合考虑产业基础

9、、市场条件及生态环境等因素,优先发展资源条件好、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的优化配置,集聚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带。坚持统筹协调原则。统筹特色优势产业“三大区域”布局,每个县(市、区)着力加速膨胀1到2 个主导产业,兼顾发展一般产业,加快构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统筹产业发展的协调 性,统筹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构建,强化生产、加工、流通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坚持科技引领原则。紧盯做大做强做精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以提 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推进产业技术研发、示范、推广有机结合,构建产加销、农工贸

10、各环节紧密衔 接的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引领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农民自主原则。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保障农民市场主体地位。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带动、信息服务等途径,调动农民自觉自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产业发展现状与规划重点(一)战略性主导产业。1. 枸杞产业。发展现状:基本形成以中宁为主体、贺兰山东麓和清水河流域为两翼的产业带。2007 年种植面积 50.9万亩,比2003 年增长95.7%,干果总产量7万吨;全区培育枸杞加工企业138家,规模以上27 家,形成了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叶茶等 10 大

11、类50多种产品,加工转化率近20%;宁夏枸杞干果流通量占到国内市场总规模的46%,全年枸杞干果及深加工制品出口量达7000 吨,居全国主导地位,年出口创汇 2000多万美元。中宁枸杞专业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发挥着全国枸杞重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的作用。主攻方向:加快枸杞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继续扩大基地规模,加强绿色枸杞、有机枸杞出口基地建设着力提高枸杞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枸杞采摘机械研究与开发,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培育和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的枸杞加工、营销龙头企业。优势区域:加快建设以中宁为核心、清水河流域和贺兰山东麓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带。重点建成中宁核心区、

12、清水河流域区和贺兰山东麓区三大产业分区。发展目标:到2012 年种植面积达到80 万亩,干果产量达到16 万吨以上,加工转化率超过30% .2. 清真牛羊肉产业。发展现状:基本形成以引黄灌区肉牛肉羊杂交改良区、中部干旱带滩羊生产区和六盘山麓肉牛生产区构成的产业带。2007 年肉牛饲养量150 万头,肉羊饲养量1055 万只,分别比2003 年增长56.3%和13.3%,牛羊肉总产量17.4 万吨,占全区肉类总产量的58%;全区建成清真牛羊肉加工企业7 家,其中5 家达到清真肉品屠宰加工国际标准,取得“出口肉品加工企业”资质;建成平罗宝丰、吴忠涝河桥、西吉单家集等较大的区域性牛羊肉专业交易市场,

13、吸引了周边省区养殖、贩运户入市交易。主攻方向:积极引进国内外良种牛羊种质资源,健全杂交改良和纯种繁育体系,加快滩羊保护性开发; 加强饲草料调制和高效饲养技术推广应用,逐步实现牛羊肉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 民收入,保障市场供给;大力培育强势龙头企业,打造“清真”名牌产品。优势区域:进一步加快建设引黄灌区肉牛肉羊杂交改良区、中部干旱带滩羊生产区和六盘山麓肉牛生产区。发展目标:到 2012 年,全区肉牛饲养量达到200 万头,出栏90 万头,平均胴体重达到170 公斤,牛 肉产量达到15.3万吨;羊只饲养量达到1500 万只,出栏802万只(羔羊 400 万只),羊肉产量12 万吨

14、, 其中:滩羊饲养量达到 600 万只,出栏300 万只,滩羊肉产量3.9万吨,滩羊裘皮150万张以上。3. 奶产业。发展现状:基本形成以吴忠市和银川市为核心区、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为发展区的产业带。2007 年奶牛 存栏32 万头,是2003 年的2.5倍,鲜奶总产量94万吨,成母牛年均单产突破6000 公斤,人均鲜奶占有 量 154 公斤;培育乳品加工企业 28 家,年鲜奶加工能力 100 万吨、液态奶 13 万吨、各种奶粉 5 万吨。主攻方向:继续引进国内外良种奶牛冻精,实施奶牛良种工程,持续提高奶牛生产能力;加快奶牛“出户入园”,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完善质量检测体

15、系,提高牛奶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培育一批规模较大、产品品种较多、竞争力较强的乳品加工企业。努力形成奶牛养殖基地支撑、龙头企业带动、知名品牌引领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优势区域:优先发展银川市、吴忠市奶业核心区,加快建设中卫市、石嘴山市奶业发展区。发展目标:到 2012 年,全区奶牛存栏达到80 万头,鲜奶总产量达到300 万吨;培育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10 家以上,生产液态奶30 万吨以上,各种奶粉12 万吨以上;创建乳制品名优品牌5个。4.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已形成以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为主的产业带。淀粉加工、鲜食菜用、种薯生产“三驾马车”相互支撑、互为促动,2007 年种植面

16、积335万亩,是2003年的2.6 倍,成为全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鲜薯总产 350 万吨;培育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2900 余家,规模以上100多家,年可加工鲜薯150 万吨,生产精淀粉20 万吨、粗淀粉5万吨、糊化淀粉2.5 万吨。主攻方向:坚持开发种薯产业、提升淀粉加工、扩大鲜薯外销三业并举的发展方向,在稳定面积的基 础上,主攻产业提质增效。建设“三级”种薯繁育体系,全面提升种薯繁育能力,力争建成全国重要的马铃 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加强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提高单产和品质;积极培育大型 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大力开拓种薯和鲜薯外销市场,促进产业外向型发展。优势区域:一是由引黄灌区、扬黄灌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