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同步训练(综合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753981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同步训练(综合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同步训练(综合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同步训练(综合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同步训练(综合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同步训练(综合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同步训练(综合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同步训练(综合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以下能充分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特征的是( )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薪火相传,越燃越旺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2、我国拥有丰富的史学传统,从史记的五帝本纪,到当前的清史幕修工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记载从未间断。而另一个文明古国印度则因缺乏正式文字记载的信史和屡遭外族入侵而被马克思称为“印度人没有历史”。据此回答1-2题。1.我国的史书典籍充分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B.中华文化比印度文化更为优越C.历史学是我国最具科学性的学科D.中华文化始终走在世界前列2.人类历史上的许多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唯有中华文

2、明,从未间断。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B.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C.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之中D.中华文化区域差异明显,具有多样性3、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的舞台上可谓创新涌动。晋江市高甲戏剧团推出新戏闽南人家,紧扣晋江侨乡特色,把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原汁原味搬上舞台,在传承传统基础上创新,生动活泼、载歌载舞。闽南人家的创作( )促进了福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说明中华各民族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A.B.C.D.4、2017年8月28日,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北京召开项目启

3、动仪式,年底将与广大观众见面。国家宝藏的追求就是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不仅展示一件件陈列品,而且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文化的传承。能够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自己的血脉相连,从而树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国家宝藏能够体现( )一定的文化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科技是培育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A.B.C.D.5、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在建设家园历史进程中的精神活动、理性思维、文化创造,反映了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重要滋养。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 )植根于

4、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来源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民族文化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纽带A.B.C.D.6、音乐不仅是艺术,而且可以影响人的情绪,达到养生健体、益寿延年之功效,甚至可以治病疗疾。寿世保元中有句话叫:“脾好音乐,闻声即动而磨食。”而道家也有“脾脏闻乐则磨”的说法。材料表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必须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A.B.C.D.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基于人类共同发展提出的理念,这源于中华文明“天下”情怀:从“以和为贵”的和平思想,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

5、”的价值判断,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这表明(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优秀中华文化植根于绵延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中A.B.C.D.8、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两岸的风土人情、行为方式和道德取向。同说汉语,同写汉字,读一本历书,抚一张古琴,文化像氧气,融化在血液中13亿加2 300万人口共同植根于此,使我们精神上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能体现上述材料的是()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爱国就必然爱社会主义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A.B.C.

6、D.9、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这是我们的骄傲。习近平点赞这四种“伟大精神”是基于( )它们是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要求优秀文化决定社会发展水平A.B.C.D.10、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可以( )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民族振兴提供动力和源泉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发挥先进文化作用,规

7、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保证A.B.C.D.11、材料一 中国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的唯一存活体,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于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黄梅戏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材料二 从上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

8、。在尽情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等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特别是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 2答案及解析:答案:1.A2.C解析:1.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材料中“从史记的五帝本纪,到当前的清史纂修工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记载从未间断”,体现了中华文化历经沧桑却从未间断,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A符合题意。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的精髄,没有优劣之分,B错误,C说法错误,D不符合现实,均排除。2.本题考

9、查中华文化的作用。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故本题答案选C,其余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材料中“闽南人家,紧扣晋江侨乡特色,把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原汁原味搬上舞台,在传承传统基础上创新”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文化创新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符合题意。说法镨误,不符合题意。 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华文化的特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的知识。通过国家珍藏的文物,展现中华文化,体现了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一定的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也体现了中华文化

10、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故选A;排除,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与材料无关。故答案选A。 5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来源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实践活动。正确且适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是民族文化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纽带。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 6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和文化的影响。寿世保元中有句话叫:“脾好音乐,闻声即动而磨食。”而道家也有“脾脏闻乐则磨”的说法。这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说明在音乐的熏陶下人们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符合题意

11、。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说法错误。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基于人类共同发展提出的理念,这源于中华文明“天下”情怀,正确且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犮展的精神纽带,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绵延千年的优秀中华文化之中,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 9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习近平点赞这四种“伟大精神”是基于它们是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正确;习近平点赞这四种“伟大精神”并不是基于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不选;习近平点赞这四种“伟大精神”是基于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要求,

12、正确;优秀文化并不决定社会发展水平,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 1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振兴民族需要立足社会实践,说法错误。思想道德建设规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说法错误。弘扬中国精神,有利于鼓舞人民团结奋斗,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梦积聚正能量,为国家富强提供重要保证,说法正确。 11答案及解析:答案: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国戏曲有着数千年历史、800年兴盛史,生生繁衍至今,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的唯一存活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特征。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另一基本特征。戏曲以

13、其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戏曲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皆有戏曲,表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中国戏剧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这一点。“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中国戏剧吸收西方话剧、歌剧等的营养,说明了这一点。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

14、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体现了这一点。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1.本问是体现类题目,知识限定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所以答题时要具体分析材料,明确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两个基本特征在材料中的体现。材料中“数千年历史”“800年兴盛史”“生生繁衍至今”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材料中“独特与丰富”“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等信息,从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等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2.本问是认识类题目,知识限定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答题时要结合材料分析包容性的含义,说明包容性在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在与外域文化交流中的意义等等。材料提到中国戏剧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求同存异。中国戏剧尽情吸收西方戏剧的营养,说明了兼收并蓄。用中国戏剧演绎西方经典受到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说明了包容性的意义。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