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总结复习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74351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概论总结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环境保护概论总结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环境保护概论总结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环境保护概论总结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环境保护概论总结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概论总结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概论总结复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保护概论总结复习環境保護概論第一章绪论環境問題的定義:由于人類活動作用於人們周圍的環境所引起的 環境質量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反過來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和健康的影 響問題。人類與環境是對立的統一,人類改造環境,環境也反作用于人類; 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途徑是調節人類社會活動與環境的關係,但要真 正實現這種易傲杰必須具備下列條件:在通曉環境變化過程的基礎上,預測人類社會活動引起的環境影 響,掌握自然生態規律和經濟規律;要以環境制約生產,運用規律改造環境;全面規劃、合理佈局、有計畫地安排社會生產力,使發展生產與 保護環境的關係協調起來;要提高人類對環境價值的認識,使千百萬 人協調動作,為實現這種調節進

2、行系統的自覺的努力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一是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二是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三是 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可持续发展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 足起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内涵:第一,强调公平性原则,包括本代人 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以及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第二,强调持续性原 则,其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 力;第三,强调共同性原则,即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 其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实现这一目标,也必须是 全球人民的共同行动。应具备的特征: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提倡传统的经济增 长模式逐步向可持

3、续发展模式过渡;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 础,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3、可持续发展应以改善和提高人 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第五章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排入大气、水、土壤中,并引起环境污染或 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的及其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性污染物 2 生活性污染物 3 放射性污染物 污染物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三类: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 及生物性因素。环境污染的特征:1、影响范围大2、作用时间长3、污染情况复杂(因为环境污染具有相加作用、独立作用、拮抗 作用和协同作用)4、污染治理难 第六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大气污染

4、的涵义: 自然界中局部的质能转换和人类所从事总类繁多的生活、生产活 动,向大气排放出各种污染物,当污染物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 (环境容量)时,大气质量发生变化,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健康、 精神状态、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遭到恶劣影响和破坏,此类现象称 为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及主要污染物的发生机制 人为因素造成大气污染的污染源,可按如下几种方法分类: (一)污染物发生的类型1 生活污染源 2 工业污染源 3 交通污染源 4 农业污染源 (二)污染源位置的分布1 点源 2 线源 3 面源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发生机制 在我国大气环境中,具有普遍影响的污染物,最主要的来源是燃 料燃烧。影响较大的污染物有

5、总悬浮微粒、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一氧化碳和总氧化剂六种。(一)颗粒污染物:1 粉尘 2 烟 3 飞灰 4 黑烟 5 雾 6 煤烟尘 7 总悬浮颗粒 (二)气态污染物1硫氧化物(主要是指S02和SO3 ) 2氮氧化物(NO、N2O、 N02、N2O3、N2O4、N2O5等的总称)3氧化碳(人为污染源排 放的CO主要是由于燃料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4碳氢化合物(HC): 通常是指 C1C8 可挥发的所有碳氢化合物,属于有机烃类。5 硫酸烟 雾(英国伦敦烟雾事件)6 光化学烟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气象动力因子1、风(风向和风速)2、大气湍流:大气的湍流是指大气以不同

6、的尺度作无规则运动的 流体状态。风速有大有小,具有挥发性,并在主导风向上也还出现上下左右无规则的 阵发性搅动,这种无规则阵发性搅动的气流称为大气湍流。大气污染 物的扩散,主要是靠大气湍流的作用。二、气象热力因子1 温度层结与逆温温度层结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方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况,或 者说是在垂直地球表面方向上的气温分布。气温的垂直分布决定着大 气的稳定度,而大气的稳定程度又影响着湍流的强度,因而温度层结 语大气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当气温垂直递减率小于零时,大气层的温度分布与标准大气情况 下气温分布相反时称为温度逆增,简称逆温。出现逆温的大气层叫逆 温层,逆温层至地面的距离下限称为逆温高度,上下

7、限的高度称为逆 温强度。根据逆温层出现的高度不同,可分为接地逆温层与上层逆温层 :根 据逆温层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辐射性逆温、湍流性逆温、沉降性逆温、 锋面逆温和地形逆温5 种。2、气温的干绝热递减率3、大气稳定度大气污染的防治一、烟尘处理技术(一)、除尘装置的主要性能(1)除尘装置的处理量(2 )除尘装置的效率:a除尘装置的总效率;b除塵裝置的分级效 率;c多级除尘效率(3 )除尘装置的阻力降(二)除尘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由燃料及其他物质燃烧或以电能为热源加热等过程产生的烟尘, 以及对固体燃料破碎、筛分和输送等机械过程所产生的粉尘,都是以 固态或液态的粒子存在于气体中,从气体中除去或收集这些固态

8、或液 态粒子的设备,称为除尘(集尘)装置,有时也叫除尘(集尘)器。根据在除尘过程中是否采用湿润剂,除尘装置的类型可分为湿式 除尘装置和干式除尘装置。根据除尘过程中的例子分离原理,除尘装置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 型:1 重力除尘装置( 是使含尘气体中的尘粒借助重力作用使之沉降, 并将其分离捕集的装置);2 惯性力除尘装置(使含尘气体冲击挡板或使 气流急剧地改变流动方向,然后借助粒子的惯性力将尘粒从气流中分 离的装置);3 离心力除尘装置(是含尘气体进入装置后,由于离心力作用将尘 粒分离出来);4 洗涤式除尘装置( 是用液体所形成的液滴、液膜、雾沫等洗涤含 尘烟气,二将尘粒进行分离的装置);5 过滤式

9、除尘装置(是使含尘气体通过滤料,将尘粒分离捕集的装 置);6 电除尘装置(是用特高压直流电源产生的不均匀电场,利用电场 中的电晕放电使尘粒荷电,然后在电场库仑力的作用下把荷电的尘粒 集向集尘极,当形成一定厚度集尘层时,振动电极使凝聚成较大的尘 粒集合体从电极上沉落于集尘器中,从而达到除尘目的);7 声波除尘装置。第七章水污染及其防治 水质、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水质:即水的品质,是指水与其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 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水中所含的杂质,按其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悬浮物质、 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水质指标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物理性水质指标,包括:1感官物理性状指标。

10、如,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 等2其它物理性状指标。如,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 体电导率等。第二类,化学性水质指标,包括:1 般的化学性水质指标。如pH、碱度、硬度、各种阳离子、总 含盐量、一般有机物质等。2 有毒的化学性水质指标。如重金属、氯化 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等3有关氧平衡的水质指标。如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 (COD )、生化需氧量(BOD)、总需氧量(TOC )等第三类,生物学水质指标。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 病原细菌、病毒等。在水污染防治中,一般采用化学需氧量(COD )和生化需氧量 (BOD )这两个综合性的间接的指标来衡量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11、的量。( 1 )生化需氧量( BOD ) :表示在有氧条件下,当温度为22 度 时,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活动,使可降解的有机物氧化达到 稳定状态时所需的氧量。(2)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与外加的强 氧化剂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计量,以氧量(mg/L)计水质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一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二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 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三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二级 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四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远了用水 区。五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

12、域。同一水域兼有多类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有季节性功能 的,可分季节划分类别。水体污染及污染源水体因接受过多的杂质而导致其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 和水质的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就是 人们常说的水污染。根据污染物质及其形成污染的物质,可以将水污染分成化学性污 染(酸碱污染、重金属污染、需氧性有机物污染、营养物质污染和有 机毒物污染)、物理性污染(悬浮物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和 生物性污染(主要指致病菌及病毒的污染)三类。水体的自净作用和水环境容量水体具有消纳一定量的污染物质,使自身的质量保持洁净的能力, 称之为水体的自净。水体的自净过程十分复杂,它包括了

13、物理过程, 如稀释、扩散、挥发、沉淀等;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如氧化、还原、 吸附、凝聚、中和等反应;以及生物和生物化学过程,如微生物对有 机物的分解代谢,不同生物群体的相互作用等。这几种过程互相交织 在一起,可以促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迁移、转化,使水体水质得到改 善。1=1 o废水在水体中的稀释:稀释作用的实质是污染物质在水体中因扩 散而降低了浓度,稀释并不能改变,也不能去除污染物质水体的生化自净: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 解为无机物的过程,可以使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大大减少。水体中细菌的衰亡也是一种重要的自净作用。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正确认识和 利用水环境

14、容量对水污染控制有重要的意义。水体本身的特性,如河宽、河深、流量、流速以及其天然水质、 水温特征等,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很大。污染物的特性,包括扩散性 降解性等,也都影响水环境容量。水污染防治的原则 进行水污染防治,根本的原则是将“防”、“治”、“管”三者 结合起来。“防”是指对污染源的控制,通过有效控制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 减少到最少量。“治”是水污染防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管”是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废水处理技术 废水处理技术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一、物理法:基本原理是利用物理作用使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与 废水分离,在处理过程中无人物质的性质不发生变化。1、截留:通常

15、以格栅或筛网作为污水处理厂的第一个处理工序, 其主要作用是去除废水中粗大的悬浮物质,以保护处理设备,并防止管道堵塞。2、沉淀:工作原理是重力沉降,在污水处理厂中通常根据需要设 置两个不同的沉淀设备。一种为沉沙池(有三种形式:平流式、竖流式和曝气式),另一 种为沉淀池(根据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1)沉沙池:功能是去除水中沙粒、煤渣等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 物,一般设在沉淀池之前,可以使沉淀池的污泥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且不致磨损污泥处置设备。(2)沉淀池:沉淀池的作用是依靠重力使悬浮杂质与水分离。3 过滤:利用粒状介质层截留水中细小悬浮物的方法。 4气浮: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去粘附水中的悬浮物, 使其随气泡浮升到水面,而从水中除去。其主要处理对象是乳化油及 疏水性细小悬浮固体。5、离心分离:使水高速旋转,利用离心力分离水中悬浮颗粒的方6膜分离:利用过滤性膜的选择透过性对水中杂质进行浓缩、分离 的方法。二、化学法:利用某种化学反应使废水中污染物质的性质或形态 发生改变。而从水中除去的方法,其主要处理对象是水中溶解性污染 物质或交替物质。属于化学法的有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电解、萃取、吸附、离子交换等。1混凝:投加化学药剂以破坏胶体和悬浮颗粒在水中形成的稳定分 散系,使其聚集为具有沉降性能的絮体。2 中和:主要是针对酸性污染物和碱性污染物。3、氧化还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