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家垴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调查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737615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涂家垴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涂家垴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涂家垴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涂家垴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涂家垴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涂家垴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涂家垴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调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涂镇“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2014年5月15日)今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来,涂家垴镇高度重视,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力度在加大,热情在升温,效果在显现,机制在形成,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主要经验与成效(一)领导主动作为,工作力度大。在区“美丽乡村”工作部署后,该镇第一时间传达动员贯彻,采取得力举措促进该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科学布局。根据群众积极性高、基础条件较好、交通便利易于推广原则,第一轮要求每村上报一个示范点,按照“五全”(全民动员、全民动手、全面绿化、牛栏猪圈旱厕全拆、全部规划)要求重点推进,并实行动态管理,对不积极不主动的点

2、进行撤换。二是明确责任。成立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班子成员每人挂点2个村,根据建设计划每半月通报一次进度,考核结果纳入村级评比分数和干部实绩考核。三是严格督查。由镇统筹办每半月一次检查评比,每次评比必须按比例评出好、中、差三个等级,检查结果连同责任人在办事大厅进行公示。同时,镇党委班子成员与各村书记一起,每半月一次现场踏勘,直观比较建设效果。目前已进行了三次现场观摩,取消了行动迟缓、工作不主动的徐桥、花园、白云等三个村的示范点建设资格,对启动快、效果好的上鲁村雷家湾等6个点提前预拨奖补资金各2万元。(二)放手发动群众,创建氛围浓。该镇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放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

3、重,通过组织群众到先行示范点现场看、区镇挂点干部夜宿农家讲、村湾群众开会自己议等多种方式,统一思想,激发动力,群众热情高涨。上鲁村雷家湾年过六旬的雷开湖老人,不是党员,不是村组干部,却带头拆除自家做起不到一年的厕所,无偿捐献自家藕池建设公共活动广场,与在家4名劳力一起坚持义务投工投劳,美化家园。该湾拆除10厕所、3个猪圈、1间60平米的副屋,没有索要任何补偿,旧厕拆除、公厕尚未建起的近一个月时间内,群众对造成的生活不便也没有任何怨言,让区镇干部深受感动。三九村安桥柯湾全民发动,人均2个义务工开展建设,并通过集体商议,将原集资拟建造祖屋的10万元拿出,用于绿化美化家园。官塘村倪仕雨湾在外知名人士

4、舒心,个人捐资50万元支持村湾改造。目前,全镇共有17个村19个湾组正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为全区之最。(三)因地制宜改造,建设品位高。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投入393万元(未计群众投工投劳),拆除牛栏、猪圈、旱厕387座,新建三格无害化生态公厕95座,硬化路面10190平方米,建设排水沟渠6615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61350株,添置太阳能路灯278盏、健身器材3套,村容村貌改观明显,广大农村正在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居民健身散步的公园,甚至成为市民休闲寻幽的游园。如涂镇村土家郝湾投入40余万元,拆除改造厕所猪圈16处,建设沟渠1200余米,植树1100余株,并兴建一个中型沼气池,可供

5、应整湾的沼气,在一个月时间内,就将一个“污水随处流、垃圾满天飞、厕所遍地有”的“脏乱臭”的村湾,改造成为一个绿树成荫、洁净宜居的美丽村湾。官塘村倪仕雨湾则变成涂镇集镇居民的休闲公园,每天早晨有四五十人扶老携幼前来散步健身,感受自然风光。官田村新屋纪湾有着植树护林的悠久历史传承,风景优美,该村因形就势,将湾后山林打造成“小游园”,并兴办农家乐,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探访观光。(四)勇于探索实践,谋划考虑远。要建立起常态化的投入管护机制,必须发展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该镇正在积极探索尝试,南阳村近期拟流转土地120余亩,种植绿色无公害的蔬菜、水果,发展观光采摘农业。官田村学习借鉴“张远模式”,拟组建土

6、地综合服务合作社,发展农村内置金融,目前正在筹建之中。二、存在的不足虽然前期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工作开展时间较短,建设内容很难形成统一模式,还存在着进展不平衡、盲目照搬照套、过度硬化等诸多问题。从面上看,共性问题主要有:(一)缺乏明确的规划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应以因地制宜、自然和谐为原则,就地取材,少兴土木,追求“少花钱、多办事、效果佳”,很难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借鉴。很多村湾贪大求洋,过度硬化,栽植了一些需要长期管护的草皮、绿化苗木等,雕琢意味过浓,反而失了农村自然生态之美。虽然有些村请了鄂州市规划设计院进行指导,但专业不对口,建议并不十分科学。需要加强学习和培训力度,加强规划指导力度,增强生

7、态文明理念。(二)资金筹措渠道狭窄。目前试点村湾建设所需资金主要是区、镇、村承诺的以奖代补资金各5万元,村级资金还不能完全保证,资金量不能满足村湾改造需求。部分村组干部因此信心不足,放不开手脚。(三)长效机制建设滞后。目前各级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怎么建”上,对于发展定位、后期管护和努力方向考虑不多,存在一定盲目性。三、下步的工作要求(一)要明确方向。城镇化是不可逆的历史潮流,农村人口向集镇归并也是一个大的方向。要科学界定中心村、特色村和可能较快自然消亡的村庄,因地制宜,科学定位,重点建设中心村、全面整治保留村、科学保护特色村、控制搬迁小型村。对于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潜质的村庄高标准规划、分步实施,对于一般村庄,以“改厕、截污、扫净、码齐、增绿”为主要任务,改善人居环境。(二)要整合资源。单靠财政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在进一步发动群众的基础上,争取社会资金。突出道路建设、垃圾收集、卫生改厕、生活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环境整治重点,整合交通、建设、卫生、环保、林业等部门的相关资金,形成建设合力。同时,结合自身实际,一村一品,在发展有机农业、生态旅游上动脑筋、下功夫,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要坚持原则。重视各地条件的差异性,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拆大建,更多地关注村庄的特色和个性,从而推动人与自然、村庄形态与生态环境的相得益彰,确保村庄整治保持田园风光、传承优秀文化、体现农村特色。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