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明辨是非》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72665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明辨是非》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案-《明辨是非》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案-《明辨是非》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案-《明辨是非》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案-《明辨是非》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明辨是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明辨是非》(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明辨是非一、教学目标: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二、教学重点:铸造心中的良知标尺三、教学难点:正确对待社会影响四、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以故事导入新课。寒假期间,小龙拿着春节所得的“压岁钱”,到自家附近的电子游戏室玩,只玩了几天就把钱输光了,可是他已经上了瘾。这时,一个经常来玩的叫大朱的人对他说:“怎么?没钱了?不要紧,我们来赌一赌赛车,你赢了就给你50元。”小龙想了想,自己没有钱了,可又很想玩

2、,也不敢问爸妈要,就咬牙答应了。第一场就真的赢了50元,他高兴极了,没想到这是陷阱,后来是兵败如山倒。小龙欠了大朱近千元,没钱还,大朱就教小龙去偷自行车,卖了还债。小龙无奈,只好照办。一次,当小龙偷自行车时,被警察抓住,送进派出所。小龙从玩电子游戏开始,最后走进了派出所,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他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的确,在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离不开价值的判断,都要讲是非善恶,。老师和家长常希望我们懂事,懂事就是能判断是非善恶,这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因为只有知道了什么是是非善恶,才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扬善弃恶。而判断是非善恶需要有正确的标准,这就是一

3、把良知的标尺。从小到大,我们接触过很多人,经历过很多事情,每一次经历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我们的心中播下了善恶的种子。例如:老师举例子:1、邻居的儿子因为偷窃而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偷窃是恶的行为)2、两位同学打架,其中一位被打成脑震荡,另一位要赔钱给对方。(打架是不良行为,害人害已)3、今年月日下午,岁的女孩王孟珂不慎落入黄河。后来王孟珂被乡亲打捞上岸。在急救车赶到现场之前,闻讯赶来的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女记者曹爱文,向打电话请教人工呼吸的方法,之后按照“五下压胸,一下吹气”的步骤,为王孟珂做起人工呼吸。做了分钟心肺复苏术后,不见小女孩醒来,曹爱文急得直掉泪。急救车赶到后,医护人员虽

4、尽力抢救,但小孟珂还是没能醒来,医生宣布抢救失败。曹爱文的事迹被公开后,被网友评为“中国最美的女记者”(曹爱文救人的行为是善的)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让我们来判断一下,对下面的一些事情,你是持什么态度的?理由是什么?课本P11 : 班级风景 朋友之间1、等价交换:周立和王云海的行为是不妥当的。打扫卫生和做作业是一个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一部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让别人代替就失去了意义。2、打抱不平王云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违反了校规校纪,也不符合道德要求。同学之间的矛盾应该通过交流沟通来解决,不应“以牙还牙”。3、好样的王云海的认识是不正确的。这位青年无视法纪,讲“江湖义

5、气”,最终只会害人害已,不值得崇拜和效仿。4、作贡献王云海的交友方式不妥当。中学生之间经常互相请吃喝不是正确的交往方式,友谊不能靠吃喝来建立。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难免会受到社会现象,社会风气的影响,我们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判断各种各样的事情。被称为三大国粹之一的京剧,相信大家都有所听闻,京剧最有特色的其中一方面就是它的脸谱,不同的脸谱代表人物的不同性格:例如: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白脸代表阴险狡猾;黑脸代表正直忠厚。(当然京剧的脸谱有几百种之多,人物的性格、品质等都有脸谱中有所体现)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人有脸谱吗?(没有)是啊,社会是复杂的,社会上的人是复杂的,并不象戏剧、电影电视里的人

6、物那样简单。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应该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分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那样才能决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值得崇拜和效仿,什么应该鄙视和抛弃。那么,我们怎样铸造良知的标尺呢?(怎样做一个有良心的好人?)良知标尺铸造法:1、 懂道德,学法律(道德和法律都是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一个有良知的人首先是一个守法律、有道德的人,如果你能遵守法律和基本的道德规范,那么一定能被称为有良知的“好人”)2、选择好的榜样(例如从小到大,老师让我们学习雷锋,学习洪战辉,就是因为他们的行为符合良知的标尺,是高尚的)3、学会理性分析(很多事情的对与错并

7、不是那么明确,他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这时就需要我们用理智去深入分析思考,才能得出结论,哪一种做法才是妥当的)4、树立美好理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追求,有的人追求的是舒适安逸的生活,有的人追求的是名成利就,有的人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同的人生追求决定了一个人的为人处事方法,在关键时刻作出不同的选择)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也许有许多十字路口在等待着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请同学们用心聆听十字路口的故事,思考是什么原因使文中的主人公在十字路口徘徊?是什么使他大步地向医院走去?(一位同学进行朗读或讲述)十字路口 再往前是一个十字路口,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一方通向家,一方通向学校,还有一个方向是通向

8、医院的,往哪里拐弯呢?他用手摸了摸那鼓鼓的小军用包,又一想自己的家庭,心头一阵紧缩,内心一片迷茫早上心烦意乱的他出门游逛,希望可以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再过几天学校就要开学了,可自己的学杂费用还没有着落,一想到那破旧的小屋,被煤烟熏得黑白斑驳的墙壁,灰暗的光线中,杂乱的小床上一个虚弱的男人在剧烈地咳着,喘息着,那就是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家。白发在母亲头发中扩展,皱纹无情地爬上了母亲的额头,整日为生病的丈夫,上学的儿子,繁忙的家务而劳碌奔波的母亲老了。真的老了。他的心头一阵痛楚,下决心将刚才捡来的军用包带回家,那里面的一万多元足够给自己交学费,给父亲治病了,可是,别人呢?失主呢?他要是一个大款就好了

9、,可那包里一叠叠的100元,50元,10元,5元,1元甚至5角,1角的钱告诉他,失主不仅不太有钱,而且还可能比他更缺钱,更急着用钱。怎么办呢?他恨恨地踢了一脚前方的石块,他现在宁愿自己是一个自私自利、贪心的人,这样他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将钱据为已有,而免受良心上的谴责。可他是哪种人吗?他不是的。呯!又是一脚大力抽射,石块横飞出去。他再也没有了刚才捡钱时的激动和兴奋。 十字路口近了,他的心跳也愈来愈快了,感觉自己的胸口在沸腾、在燃烧,慌乱而不知所措。刚才的喇叭声回响于耳边:“哪一位好心人拾到了一个军用包,里面有一万二千多元,那是我为爱人治病而借来的钱,却不慎丢失了,好心人!我求求你们,把钱还给我吧!

10、我急用钱呀!”妇人哽咽焦急的声音如泣如诉,他的心却渐渐的平息了下来,脚步也不再慌乱失措了。他已有了主意,钱丢了可以再找回来,可人格要是丢了就永远都找不回来了。十字路口已在脚下,家中的一幕在心头晃过。他轻轻地说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下没有蹚不过去的坎儿。自己这么大了,应该下一次决心了。” 脚步坚定地响着,他大步地向医院走去,在晨光中,如一座金雕的巨人在引导人们前进,不迷失自己的方向。小结:对是非、善恶的判断使主人公在十字路口徘徊,而内心的良知使他大步地向医院走去。讨论:事件一:有一位同学从南海一所贵族学校转学过来,由于他从小生活在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在宿舍

11、的大集体生活,他不会洗衣服,也懒得扫地。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出钱“请”同宿舍的一位同学帮他洗衣服、帮他做值日扫地,那位同学也自愿这样做。老师知道了这件事情,问他:“这样做合适吗?”他说:“这有什么?就象我们家请保姆一样,保姆拿工钱,帮我们家做家务,天公地道。再说,他家庭经济不太好,我给机会他赚取一些零用钱,这不是两全其美吗?再说,现在市场经济嘛!有不少大学生也是半工半读的呀。”班上的同学对这位同学的做法意见也不一致,有的认为他说得有道理,有的却不那么认为。 同学们,你的意见是怎样的?请你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学生讨论发表意见教师小结)事件二:红山饮料厂的刘厂长这

12、两天正苦闷着:由于大量产品滞销,资金周转不过来,他这个残疾人的小厂正面临着倒闭的危险,如果破产,这些职工就要失业,你叫他们以后怎么过日子呢?正在这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他自称是外地某客商,他向刘厂长宣称,他可以帮助销掉全部商品,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在近期内帮他生产一批冒牌饮料。是干,还是不干?刘厂长又陷入了苦思。干!这厂子虽小,但却是几十个工人的命根子呀,这一步步走过来不容易,你忍心看它倒闭吗?不行!国家明令规定不准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你怎么能视法令如尘土呢?你别忘了你还欠几十个工人的工资呢,还有老王,他女儿得了重病,倾家荡产,可医药费到现在还没能报销,干!你难道想让大批消费者受害吗?他们花了

13、同等价钱却受骗买回冒牌次等饮料,你是厂长也是消费者,你知道这害人匪浅。饮料虽是假冒,但是又不至于吃死人,况且只干这么一次,有了这笔钱,厂子一恢复,就再也不干。这一次还不够吗?这批假冒饮料实际上是肥了私人腰包扣了大众利益。这一销很可能阻塞了正牌厂家的销路,毁损了他们的名誉,这种行为太自私了!自私?那你忍心看到这些到社会上也很难找到工作的残疾人生活拮据之苦吗?医疗无保,小病不了了之,而大病看一次要花大半辈子积蓄,可能连日常生活都维持不下去,这样眼睁睁看着就应该吗?这是损人利己,有悖做人道德,也有悖 社会主义公德,况且如果被查处,是要受到严厉处罚的,那时同样还是会面临破产危险!只有这条路也只能铤而走

14、险了,况且一恢复就立即停手。要是每个快破产的厂都这么做,那市场上还不假货满天飞,那消费者权益还怎么有保障?!不能这么干!但不干这刘厂长拿起杯子,大口喝入一口浓茶,站起身来,望着窗外,口里浓茶的苦味正在慢慢蔓延开来 该进,该退?!(板书)一、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1、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善恶观2、怎样铸造良知的标尺3、学会在生活中辨别是非第二课时:二、正确对待社会影响1、对社会影响要做判断和选择2、正确对待来自长辈亲朋的影响3、正确对待公共传媒发出的信息4、正确对待社会流行三、跨越障碍,正确选择1、正确的是非观需要付诸行动2、战胜自己,抵制诱惑3、打破情面,不追随犯错4、坚持理想,身体

15、力行导入新课:去年,湖南卫视的电视节目超级女声风靡全国,受到全国观众的普遍欢迎。但是,后来,却有一个女孩因为“超级女声”而死。(女孩名叫曾依,15岁,湖南岳阳人,岳阳四中的学生,曾是班长兼学习委员,成绩优异,从小就能歌善舞,还曾获岳阳市三好学生。去年她迷上超级女声节目,每场必看,今年6月间,她还曾向父母表示,自己要参加明年的超级女声节目。 迷上超级女声后,曾依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她原本身高1.55米、体重44公斤,可曾依认为“不符合标准”。今年4月起,曾依开始控制食量,到最后干脆不吃东西,即使吃了也会马上到厕所用手抠喉咙将食物吐出。很快,她就骨瘦如柴。曾依的父亲曾带她求医,确定她患有神经性厌食症。随后,曾依住进了医院精神科。经过治疗,她的病情有所好转,又被父母接回家中,但她心情一直不好,对父母将她送医院一事耿耿于怀,8月10日过了生日后三天更离家出走,流落到北京,到21日人们在北京火车站发现她时,她已奄奄一息,入院不久后便去世。主治大夫说,女孩是因饥饿过度,造成身体各个脏器衰竭而亡,死时女孩的大腿只有成人的小臂粗,手臂只有两根手指并在一起那么粗。)这个女孩走上这条不归路,就是因为她未能够正确对待社会的影响,盲目追求流行事物。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要正确对待社会影响。包括:(一) 、来自长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