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牛津版科学全册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72450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5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牛津版科学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七年级上牛津版科学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七年级上牛津版科学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七年级上牛津版科学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七年级上牛津版科学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牛津版科学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牛津版科学全册教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液的形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身边溶液的例子建立溶液的概念,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2、能区别可溶物质和不可溶物质;3、了解溶液的组成,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4、了解水以外的其他常见的溶剂。5、以糖在水中溶解为例,了解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过程与方法】1、通过“找出清除油渍的最佳溶剂”的实验,让学生将科技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让学习科学变得更加有趣; 2、通过“探究影响溶解速度因素”,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及学会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影响溶解速度因素”的活动中,初步养成善于与他人交流、倾听与协作的习惯,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

2、解。重点和难点【重点】1、 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2、 了解水以及其他常见的溶剂;3、 了解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难点】糖在水中溶解快慢影响因素的探究过程。教学准备【教学器材】教师: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溶液等。 每个学习小组:硫酸铜晶体、碘、沙粒、粉笔屑、食用油、酒精、100 mL烧杯5个、50毫升量筒、玻棒等;水、酒精、丙酮、石蜡油、碘、煤油、乙酸乙酯、指甲油、试管八支、玻棒四根、药匙一只、试管夹、试管架等;(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或分组实验)汽油、酒精、水、食用油、培养皿3只、布条若干。其他见书P3的拓展活动。【教学资源】PPT课件、“影响溶

3、解快慢的因素”活动单。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过渡 探究情景引入使用其他溶剂 物质溶解实验演示 活动据经验提出假设 认识溶液、溶质和溶剂了解水以外的溶剂获得有关溶解的更多知识技能观察、描述据经验提出假设交流 讨论与活动据经验提出假设 提问 探究活动 交流、归纳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找出清除油渍 的最佳溶剂 情景过渡教学内容及设计目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溶解展示不同颜色的溶液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新一章节的学习。1、什么是溶解通过实验让学生在熟悉的化学药品中认识一些溶液的实例,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教师通过层层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微观粒子的运动,

4、从而理解溶解的过程,学生通过表达来培养自己的分析、观察和归纳总结能力。2、可溶物质和不可溶物质教师由点带面,由一般到特殊,给出学生可溶物质、不可溶物质、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3、溶液的组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新课引入】教师展示已经配制好了的几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等,让学生观察并设疑:你想到了什么?这些溶液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是今天的学习内容。【实验指导】“物质的溶解”(ppt展示过程)1、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会,有什么现象?2、将固体碘(黑紫色)加入酒精中,搅拌后静置一会,又有什么现象?3、将沙粒、粉笔屑、

5、食用油分别加入三杯水中,用玻棒搅拌后静置一会,再用放大镜观察又有什么现象?【小结并提问】1、我们观察到 (物质)分别在水、酒精中消失了。怎么理解这里两种物质的“消失”呢?这个消失的过程,我们称之为 。【进一步提问】那溶解的物质还应该在啰?如何用事实来证明呢?肯定学生的回答。 像硫酸铜、碘这样可溶于水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可溶的物质”。2、我们还观察到 (物质)浮在水面, (物质)沉入水底。像沙粒、粉笔屑、食用油这样不溶于水的物质,我们则称它们为“不可溶的物质”。【小结概念】一、溶液1、溶质:象碘、蔗糖、食盐、硫酸铜等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等,水是较好的溶

6、剂,许多物质能溶在其中)3、溶液: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得到的物质(碘酒、硫酸铜溶液、糖水、盐水) 联系实际:谁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溶液,并说出它的溶质和溶剂。【思考】 以上溶质是固体或液体,那么溶质可否是气体呢?【思考】 河水中溶解了哪些物质,能用来养鱼。冷开水不能养鱼,浇花花不开,又是为什么?【观察想像】略。【实验】观察与体验1硫酸铜固体不见了,得到蓝色的液体。2碘消失,得到暗黄的液体。3沙粒、粉笔屑、食用油还看得见,它们没有溶于水中。【讨论得出结论】这两种物质的“消失”并不是真的消失,是因为高锰酸钾固体溶解在水中,碘溶解在酒精中,变成了我们肉眼不能看见的细小的微粒,分散在水和酒精中了,

7、虽然看不见,但它们依然存在。这个过程就是“溶解”。【思考讨论】不应使用品尝的方法,而该利用测量的方法或其它安全、科学的方法。如现在所得的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物质+水+烧杯的质量。【听讲并理解】【观察并回答】沙粒、粉笔屑、食用油不溶于水,利用肉眼和放大镜都能观察到。【听讲并理解】【阅读书本】在理解的基础上,在P2书上做好相关活动的记录,将相应的名词和概念划好,做好补充笔记等。举例,由教师填写在表格中溶液溶剂溶质糖水水糖食盐水水盐硫酸铜溶液水硫酸铜碘酒酒精碘可以。举例: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泉水中溶有矿物质外,还溶有氧气、二氧化碳等。河水中溶有矿物质,还溶有氧气等,冷开水中的氧气、矿物质很少,不能提

8、供鱼生活所必需得物质。二、水以外的常用溶剂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接受新知识。1、寻找可以溶解碘的溶剂2、寻找可以溶解指甲油的溶剂提供清晰的表格,引导学生从结果中学会观察、对比、分析,学会归纳总结,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3、找出清洁油渍的最佳溶剂此实验引导学生将理论用于生活实际中,既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探究欲;又能巩固溶剂、溶解等知识。【过渡】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却不是唯一的溶剂。事实上,还有很多其他液体也可以作为溶剂的。【实验指导】“使用其他溶剂”(ppt展示过程)1、 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种不同的溶剂。2、 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粒碘晶体,振荡。观察碘晶体能不能溶解

9、。3、 记录。1、 分别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四种不同溶剂。2、 把4根玻棒分别插入指甲油瓶内,蘸取少量指甲油,待棒上的指甲油晾干后,在分别将玻棒插入4支试管中,观察,找出能溶解指甲油的溶剂。3、 记录。【讨论】通过这些表格我们发现什么?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性 (一样/不一样),水能够溶解许多物质,然而,除了水之外,还有很多 的溶剂,常见的有 等;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 (一样/ 不一样)。有些溶剂带有毒性,容易危害健康,所以使用时必须特别小心处理。此外,由于有些溶剂属易燃化学物品,加上挥发性高,容易引起火警,因此不应储存过量的这类溶剂,使用时亦不应燃点火种,以免失火。【小结概念】二、常

10、用的溶剂 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较好的溶剂。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丙酮等。【情景提问】(图片展示)当油渍滴到了你的衣服上时,你将怎么办?司机同志的双手上沾满了黑古隆冬的润滑油,他该用什么东西洗去手上的这些润滑油呢?酒精 水 汽油 引导学生讨论,以洗去布条上的油渍为例,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试验方案加以验证。利用等待的时间,联系生活,介绍干洗原理。我们穿的有些衣服的衣料是由天然纤维,如羊毛、真丝等制造的,湿水后会缩水、变形甚至退色。遇到这类衣服或衣物沾上墨汁、指甲油等用水难洗的污渍,就需要干洗。干洗时,干洗店使用一些有机溶剂作为干洗液,把油性污渍洗掉。由于干洗溶剂都是一些

11、致癌物质或具有中度毒性,对人体有害。所以,拿去干洗的衣物要相隔数天才可领回,时残留的干洗溶剂先挥发掉。回来看实验的结果,体会汽油是水以外的溶解油渍的良好溶剂。【阅读书本完成实验】溶剂溶质溶解与否(用或)表示水碘酒精碘丙酮碘石蜡油碘溶剂溶质溶解与否(用或)表示水指甲油丙酮指甲油煤油指甲油乙酸乙酯指甲油水是常用的溶剂,但它不能溶解所有的物质。碘和指甲油等不溶于水,但却可溶于其他溶剂中。【阅读书本】在理解的基础上,在P5-6书上做好相关活动的记录,将相应的名词和概念划好,做好补充笔记等。用洗洁精、洗衣粉来洗。 汽油。【活动】分析,讨论。先作出假设,再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通过实验,发现汽油能够很好地

12、溶解油渍,正如水能够很好地溶解食盐一样。三、找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拓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单的设计重点给予学生反思与质疑的时间。变量控制法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在教学中,这部分内容我是通过“活动单”从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的,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提出问题】 在实验中大家为什么要用玻棒搅拌? 影响蔗糖溶解快慢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指导学生填写活动单。学生交流前明确提出交流要求:交流者声音响亮,表达清楚;其他同学仔细倾听,学习别人长处的同时发现问题,而后提出意见或建议,帮助他们改进计划。交流时,用实物投影仪将交流组的“工作纸

13、”投影在屏幕上。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组织进行交流,得出结论。【思考问题】 怎样使蔗糖溶解得更快些?【建立假说】根据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活动单的引导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并进行填写。【交流设计】 重要部分是有无控制变量(条件)。【实验检验】修改实验计划后按计划实施实验操作。【交流评价】小组汇报,对各组的研究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得出结论:(1)搅拌能够加快溶解。(2)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更快溶解。(3)颗粒变小使溶解加快。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科学实验的方法,得到了什么知识?酸雨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什么是酸雨2理解酸雨形成及其对大自然的危害3学会查找、分析、汇总资料。4逐步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对客观事物进行理论分析和揭示的能力方法和能力1通过资料的查阅,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酸雨和酸雨的成因2通过模拟实验:酸雨对幼苗的影响,使学生理解酸雨对大自然的危害3通过小组讨论和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