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修养_促进专业成长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700705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师德修养_促进专业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加强师德修养_促进专业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加强师德修养_促进专业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加强师德修养_促进专业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师德修养_促进专业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师德修养_促进专业成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师德修养促进专业成长“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坛数年风雨,我饱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具有高尚师德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前提。加强师德修养,才能更好地促进专业成长。要提高师德修养水平,唯有不断学习与实践。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内涵学者科恩豪瑟给出了专业的四条标准:具备知识才能的专门能力;充分的自治;强烈的职业道德;运用专门才能的责任感与影响力。我国教师法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基本认识,那就是教师从事的不仅是一种作为谋生手段的职业,更是一种专业,因此它应该符合普通专业的标准,并且我认为作为从事塑造人类灵魂工程的工程师,其专业标准理应更高。结合以

2、上观点,我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是教师以专业标准为基本准则,以已有基础为出发点,朝着自己追求的目标,经过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师德修养水平,并不断创造新业绩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既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在要求,更是时代的呼唤。二、师德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因素,与教师专业成长正相关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每位教师都要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准则,它势必要求教师人人都要遵守。所谓立人先立德,就是这个意思。一个有道德的人必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否则,就是不道德。而教师作为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使者,社会对他的人格要求一定更高。他的职业道德即师德就应更高尚。说

3、到这里,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只要掌握丰富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便能畅通天下。学生学得好,说明教得好、水平高,学生学得不好,那是学生天生愚钝或后天不努力。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答疑、解惑,只要能完成教学计划,学生考出好成绩就是自身专业成长了,跟有无师德,没有多大关系。我觉得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我认为教师只有具备崇高的师德修养,才有可能培养出心胸宽广、品质高雅、心理健康、富有学养的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就是大教育家孔子的师德观。他主张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格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表率。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

4、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再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学校的任何规章和大纲、任何组织都不可能代替的力量”。一位教育家也说过:当一个人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时,他对老师教给他多少知识并没有什么印象,而记忆犹新的是老师的高尚品质及言行举止。由此可见,教师的师德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我认为,具有崇高的师德修养,一定能促进教师人格的提高,进而让教师满怀信心,爱满课堂,在自己的专业上不断有新的建树。三、在实践中学习,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师德来自于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教师师德的提升,在

5、于文化、艺术、心理、社会等诸多精神营养的植入。加强师德修养的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这其中理论学习很重要,那是间接经验的获得,对提高自身师德修养大有裨益。但我更认为教师在实践中学习,不断践行师德标准,把师德外显为高尚的师德行为,才更有意义。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一个不断学习与不断实践的过程。同时我认为还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诚如是,其结果必然是教师自身发展和人格不断完善,学生身心健康,学有所得。教师自身专业必然得到成长。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做事即修养,修养即做事。然而人何必有修养?修养又有什么好处?就普通所得,修可以丰富经验,养可以活泼精神,身体且亦因之健全,所以人人讲修养”。加强沟通,

6、建立好五个“和谐”关系;教师是从事以人为对象的工作,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首先必须做好沟通人的工作。加强沟通,建立和谐关系是基本的前提。我认为要关注五个“和谐”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领导、同事的和谐;教师与家长的和谐;教师与社会的和谐;教师自身的和谐。这几点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仅就第一点谈一谈感受。时代在发展,学生的精神风貌和群体心理特征也打上时代的烙印,做学生思想工作教师不能凭经验。要对自己的社会角色重新定位当前,核心理念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伴随着新课改的步伐,对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的学生不在是视野狭窄,孤陋寡闻、死读课本的学生,

7、他们对信息的采集、检索比老师甚至来得还快,教师已不在是“学术权威”;现在的课堂也不在是一支粉笔加一张嘴的课堂,而是生成性课堂。教师能否适应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我认为教师的观念要改变,要对自己的社会角色重新定位。应从知识传输者转变为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变班级管理者为服务者。要做到这两点,我认为教师至少要有五种意识。1.要有平等意识;2.要有公正意识;3.要有包容意识;4.要有创新意识;5.要有发展意识。关爱学生,从心开始爱是师德的核心。作为教师,关心爱护学生不应只说在嘴上,还要有一颗真诚的心。无论是你选择了这个职业,还是这个职业选择了你,都应责无旁贷,应该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因为学生的前程和未来就在你的手中,安师大附外明天的发展更需要你为之付出智慧和辛劳。只有不断学习实践,加强师德修养,才能让我们人生与专业一同成长。让我们去爱这个崇高的事业,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爱得无怨无悔。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