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棚户区住房改建设申请报告201008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698095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棚户区住房改建设申请报告201008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县棚户区住房改建设申请报告201008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县棚户区住房改建设申请报告201008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县棚户区住房改建设申请报告201008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县棚户区住房改建设申请报告201008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棚户区住房改建设申请报告20100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棚户区住房改建设申请报告201008(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棚户区住房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总论11.1项目概况11.2编制的依据和原则21.3研究范围31.4结论3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32.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52.1项目提出的背景5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83.建设地点93.1建设地点93.2地形地貌93.3气象水文94.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124.1建设规模124.2项目构成125.建设标准135.1建筑标准136.总平面布置及公共系统146.1总平面布置146.2建筑方案146.3 建筑设计166.4 结构设计186.5公共配套设施206.6 强电236.7 弱电256.8 通风267.环境保护、消防及

2、安全卫生277.1环境保护277.2消防297.3安全卫生308.合理利用资源和节能措施318.1建筑节能318.2节电318.3节水329.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39.1建设工期339.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39.3项目建设进度横道图3310.项目组织管理3410.1项目建设管理3410.2招投标3510.3建设项目拆迁安置管理3611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3811.1投资估算3811.2资金筹措3912.社会效益分析4013.研究结论41附表:投资估算表附件:-15-1.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xxx棚户区住房改造建设项目1.1.2建设性质改造1.1.3项目承担单位情况1.1.3.1项

3、目承担单位名称xxx建设局1.1.3.2项目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及通讯地址法定代表人: 通讯地址:xxx建设局1.1.4项目承担单位的主管部门xxx人民政府1.1.5项目建设地点xxx城棚户区1.2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2.1编制的依据1、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之公共建设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2、xxx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投资司关于编报2010年国有工矿棚户区住房改造中央投资补助建议计划文件的通知(云住建发明电【2010】19号)3、xxx建设局、xxx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4、关于编报2010年国有工矿棚户区住房改造中央投资补助建议计划文件的紧急通知昭建电【2010】124号4、关于上报2011年国有工矿棚户区和城市棚户区项目的通知xxx建设局房管局6、关于上报2011年国有工矿棚户区和城市棚户区项目的通知xxx发展和改革委员会7、国家和xxx的有关规范、标准8、工程技术人员实地踏勘收集的资料9、xxx建设局提供的基础资料和附件1.2.2编制的指导思想及原则1、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能力,结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棚户区改造目标及改造任务,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安排连片、规模较大、住房条件困难、安全隐患严

5、重、群众要求迫切的项目,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实施。 2、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坚持整治、保护与改造相结合,严格界定改造范围。重视维护城市传统风貌特色,切实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严禁大拆大建。对可整治的旧住宅区和规划保留建筑,主要进行房屋维修、配套设施完善、环境整治和建筑节能改造。3、统筹兼顾,配套建设。棚户区改造应与其他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统筹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综合开发,进一步完善新建安置小区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和商业、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4、充分合理利用场地,做到功能分区合理,规划有序整齐,

6、符合规范,具有合理性、时代感和前瞻性。5、个性化的总平面布局、安全通畅的交通流线、生态化的景观绿地系统、独特的建筑环境氛围、经济合理的规划、灵活、可变、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6、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方针政策和规范。1.3研究范围根据国家发改委、城乡建设部关于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的要求,并在xxx建设局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建设进度和组织管理、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研究和计算,对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1.4结论xxx棚户区改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民生,推进城

7、市化进程建设,和谐发展新巧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改善棚户区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城区整体环境质量,全面加快xxx城市建设步伐,是一项真正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 目 名 称单位指标备 注1总占地面积m250002总建筑面积m2106003建筑容积率2.12建筑密度%35.3绿地率%354拆迁户数户180拆迁面积106005项目估算总投资万元1895.115.1其中: 建筑安装工程费万元16235.2其它费用万元181.875.3 预备费万元90.246资金筹措方案万元1895.116.1中央补助资金万元221.006.2省级补助资金万元85

8、6.3市县级配套及单位自筹资金万元1589.112.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xxx地处xxx东北部,全市辖昭阳区及鲁甸县、巧家县、xxx、大关县、永善县、绥江县、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水富县10县1区,总人口55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xxx处于东经1025210519,北纬26552836之间,东西宽241km,南北长234km,面积23021km2,东面与贵州省毕节地区、六盘水市相邻,北和西北方向与四川省宜宾市、西昌市和攀枝花市接壤,南部与我省曲靖市会泽县相连。市政府所在地昭阳区位于北纬2772739,东经103810956之间。从xxx昭阳城区,到xxx省会昆明的公路里程

9、为350km,直线距离约300km,空中航程30分钟,内昆铁路已于2001年9月全线铺通,2002年开始运营,全面开展客运和货运业务。xxx位于xxx东北部边缘与四川交界处,居昭通、宜宾2市之中部,地处东经10400-1042、北纬2749-2824之间。东北与四川筠连、高县、宜宾三县接壤,南靠彝良县,西北与大关、永善、腰江三县毗邻,北与水富县联界。县城盐井镇南距省会昆明市650公里,距昭通行署驻地xxx145公里。县境东西最大横距43.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1.75公里。总面积2029.83平方公里。其中,高二半山区(海拔1200米以上)占总面积的23.5;半山区(海拔300-1200米)占

10、总面积的45.5;矮山河谷区(海拔800米以下)占总面积的31。全县总面积2092平方米。县城新区黄葛槽海拔420米,距xxx政府驻地139.3千米,距省会昆明475.3千米,县境内最低海拔330米,最高2263米,平均海拔1160米。全县年平均气温17.8,年总降雨量1204.4毫米,年日照时效814.7小时,无霜期333天,平均相对湿度79%。全县辖盐井、普洱、豆沙、中和4镇,兴隆、落雁、滩头、牛寨、庙坝、柿子6乡,有村民委员会87个。2008年末,全县有人口104394户380508人,其中农业户88461户345188(占总人口的90.72%),为大力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简陋,破损严

11、重,房屋建设年代久远,内部基础设施条件差等情况,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棚户区改造建设的实施办法,有力的推进了城市和工矿企业棚户区改造建设进度,使得棚户区居民居住条件 有了较大的改善。按照五部委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保2009295号、中央补助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积极做好国有工矿企业和城市棚户区的改造工作,是一项改善民生的福利工程,民心工程。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xxx棚户区改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住房城乡

12、建设部统计显示,我国在过去几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约改造5000万平方米棚户区,近100万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目前,我国包括棚户区在内有大约1.5亿平方米危房亟待改造,政府正在制定改造计划,因地制宜进行改造。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我国从2009年开始,对国内煤炭采空区、林场、农垦及华侨农场中棚户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xxx城市棚户区在基础设施条件,房屋结构以及土地综合利用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基础设施配套条件不完善成了房屋使用的最大局限,不符合现阶段xxx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城市住房条件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居民对居住条件的要求,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xxx社

13、会经济发展的要求。2.2.2xxx棚户区改造是贯彻落实中央及地方关于改善棚户区居住条件各项政策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保2009295号、中央补助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印发中央补助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1046号等文件和xxx有关棚户区改造建设相关要求,大力加快棚户区改造进度,服务低收入居民,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体现社会主义新中国共

14、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好政策,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及地方对国有工矿企业和城市棚户区的改造的各项政策的结果,是一项改善民生的德政工程,福利工程。2.2.3项目建设是xxx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实现“社会更加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胡锦涛同志年初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大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团结。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进一步密切党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保持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200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建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一)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是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居民中低收入家庭比例高,特别是下岗失业、退休职工比较集中,群众要求改造的呼声强烈。实施棚户区改造,有利于加快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共享改革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