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二、六单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615917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二、六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必修二二、六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必修二二、六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必修二二、六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必修二二、六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二、六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二、六单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二第二、六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墨西哥总统费利佩一卡尔德龙在2007年10月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纪念日上发言说:“今天是种族日,是美洲发现日,是两个世界相遇日。”能为该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屠杀印第安人 发现新大陆 沟通欧美文明 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汇 A B C D2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最早期的殖民者从美洲掠夺来大量黄金白银财富。这些黄金白银财富主要流入西班牙,这直接导致该国()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对华贸易占据出超有利位置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3从世界发展的角度看,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最大价值是()A使人类首次进入美洲大陆B打破了美洲与世界隔绝的状态

2、C发现了美洲独有的农作物D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4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不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的是()A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B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D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6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

3、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 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7根据上帝创造世界的神学理论,天主教会始终坚持大地是扁平的圆罗盘,罗马或耶路撒冷是世界中心的说法。对这一说法构成致命性冲击的是()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哥白尼的日心说 C牛顿力学体系建立 D达尔文的进化论8 16世纪,一个西欧封建主抱怨说:“现在任何东西都价格昂贵!除了金银!”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经济大萧条9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

4、胜,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英国对荷兰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英国() A社会制度的优越 B商业贸易的成熟 C手工业的发达 D工业革命的成果10下图是根据有关数据绘制的英、西、荷、美四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英国美国西班牙荷兰 B美国荷兰西班牙英国C美国英国荷兰西班牙D英国荷兰美国西班牙11 1651年,英国政府针对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涉及英国货物的海上运输,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不能由其他任何国家(主要是指海上马车夫荷兰)运送。这反映了()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荷兰企图独霸贸易市场 C荷兰不

5、满英国制裁 D英国压制荷兰的海上贸易12 1768年,英国人安东尼培根开始从事黑人奴隶贸易。8年后,他已经赚了76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这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这一事例说明()A当时英国已经建立世界殖民霸权B殖民掠夺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C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D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3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年份国家157016701780甲232000568000450000乙510002600001000000A英国

6、、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14 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15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C“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 D“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

7、展16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18世纪初,一位叫罗伯特克莱夫的英国人在到达印度后的几年里,曾写信告诉父亲:“我得到的财富使我能在祖国过上我做梦也想不到的好生活我已经给姐妹们每人汇去2000英镑,并将在适当时候照顾弟兄们”。罗伯特克莱夫信中“我得到的财富”最有可能来自于()A对殖民地的掠夺 B大规模商品输出的回报C贩卖黑人奴隶 D海外资本输出的回报17 19世纪中叶,当英国人在印度修筑铁路时,有人断言:“(火车)一小时48公里的速度将会对异教徒落后的神灵带来深刻的打击”。这反映了()A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文化控制 B工业文明冲击了殖民地思想文化C宗教改革推动殖民地的信仰自由 D天主教会在殖

8、民地倡导神本主义18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该思潮盛行于()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C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最早的自行车产生于1790年,是木制的。此后,自行车先后出现铁制车轮、钢辐条、链条、无缝钢管用于自行车生产、橡胶充气轮胎的不断改进,至1898年奠定了现代自行车的雏形。由此可见,自行车的发展历程()A只利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只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利用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终结于工业革命的蓬勃进行时期20据记载,19世纪

9、中期,在世界贸易中,英国所占份额超过五分之一。以下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这表明()A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英国对外贸易顺差 D英国实行自由贸易2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扩张性决定了它的发展要以世界为舞台。“_”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这里的“_”应填入() A技术传播 B市场拓展 C殖民扩张 D制度渗透22下表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年份1870年1900年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人)78,000272,000产量(吨)3,200,00

10、0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A工业革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 D美国已经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23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 A水力 B核能 C煤炭 D电力24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种新能源改变了城市生活,使城市明显成为主导性社会机体。”“两种新能源”是指()A蒸汽和电力 B蒸汽和石油 C石油和电力 D电力和核能25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11、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C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26 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迅速大幅度下降,如下图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

12、本462%406%284%165%84% 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 C殖民地人民的抵制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27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A资本主义已过时 B渴望扩大政府职能C要求革命改变现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8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

13、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苏联这样做的目的是()A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渡过经济危机B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实施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经济实力D实现工业化,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9 1925年到1929年,德、法、比等国的关税分别提高了29%、38%和50%,1930年美国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商品进口税平均提高约40%。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100%。各国提高关税额的结果() A有效保护本国经济和应对经济危机 B推动各国对外贸易趋于平衡 C促进世界贸易趋于稳定 D加剧世界经济大危机30 1930年,巴黎每日新闻报发表社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