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是客观的收集与评价有关经济活动和事项断言的过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60587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是客观的收集与评价有关经济活动和事项断言的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审计是客观的收集与评价有关经济活动和事项断言的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审计是客观的收集与评价有关经济活动和事项断言的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审计是客观的收集与评价有关经济活动和事项断言的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审计是客观的收集与评价有关经济活动和事项断言的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是客观的收集与评价有关经济活动和事项断言的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是客观的收集与评价有关经济活动和事项断言的过程(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审计是客观的收集与评价有关经济活动和事项断言的过程审计产生的三大直接动因(1)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出现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因为,受托经济责任使两权分离或管理者的内部分权成为可能。(2)两权分离或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授权)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社会基础),并直接导致审计的产生。(3)责任授予者对责任承担者应负责任的履行情况,无法直接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原因。(1)国家审计产生于国家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2)注册会计师产生于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3)内部审计产生于内部所有权与

2、经营管理权、以及经营管理权的进一步分离审计关系:委托责任关系的确立是审计关系确立的前提西周时期“宰夫”是我国国家审计的萌芽,标志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审计工作从财务审计扩大到效率、经济性及效果(Economy, Efficiency, Effectiveness),即3E审计。效率(Economy)指投入少,产出多,经济性经济性(Efficiency)指如何以更少的投入达到目标效果(Effectiveness)指投入(人,财,物)是否达到目标。政府审计分三个层次:(1)财务和遵循性审计;(2)经济性和效率性审计;(3)项目效果审计。审计基本职能是评价和鉴证职能,此外还具有经济监督审计假设又称审

3、计假定,是指人们对审计领域中存在的尚未确知的或无法论证的事物作出的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判断;它是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所做出的合理的、但仍需证明的命题。依据这些审计假设,才能确定审计的范围与内容,审计的过程与方法,审计承担的责任范围等。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审计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具有不确定性或无法正面论证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认识不清楚或不一致就会导致不同的审计结论。给审计理论研究或实践活动带来争端。所以审计假设实际上就是对审计环境、审计实践中的不确定因素的假定,是审计结论的前提。同时,审计假设对审计实践活动又具有指导作用。(1)财务报表和会计资料是可以验证的;(可计量假设):该命题

4、是审计客体对象的建立基础(2)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之间没有必然的利害冲突;(独立性假设) :该命题是审计主体建立的基础(3)提交验证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信息资料不存在串通作弊或其他舞弊行为;(假定内控执行良好)该命题是建立审计目的的基础该命题是认认清审计责任的基础建立审计方法的基础(4)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存在能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内控设计良好):该命题是建立基本审计模式的基础(5)通过公认会计原则的一贯运用,可以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既定标准假设)该命题是建立审计标准的基础。(6)如果没有明确的反证,被审计单位过去被认为是真实的情况,将来也属真实;该命题是确定审计范围的

5、基础。(7)审计人员会尽职尽责审计财务资料并发表独立的审计意见;该命题是确定审计主体理论的基础。(8)独立审计人员承担的职业责任与职业地位相称。该命题是确定审计主体理论的基础。1、审计总体要求:独立性、职业谨慎的态度;2、审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3、实质性测试应建立在调查、了解内控制度及其符合性测试基础之上;4、审计过程中应控制审计风险,使之降至最低;5、选用恰当、客观的审计标准;6、充分保证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具体讲应从充分性、适当性、重要性、及时性、经济性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广义审计规范体系由法律规范和审计准则体系构成。实际上,我国准则体系包括职业道德准则和执业准则体系两部

6、分。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体系:一般由独立审计准则,审计质量控制准则、职业道德准则他后续教育准则构成。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2 册会计师承担的是对社会公众的责任。鉴证业务准则是整个执业准则体系中最主要的部分;而在鉴证业务准则中,审计准则处在核心地位。审计准则又可以分为若干组成部分。审计风险准则是整个审计准则体系的核心准则。 审计目标实际就是:判定审计对象的计量符合既定标准的程度。二、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划分1、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治理层对财务报告过程承担监督责任。管理层作为会计工作的行为人,其责任是在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

7、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1)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4)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2、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并通过签署审计报告确认审计责任。需要强调的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只能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为恰当履行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对执

8、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2)遵守质量控制准则:保证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执业准则的相关规定,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3)遵守审计准则:作为审计的技术标准,审计准则对审计责任、审计目标和核心要求以及必要的审计程序作了明确的规范。(4)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在确定拟实施的审计程序时,在审计准则规定的审计程序基础上,要根据职业判断确定并实施为实现审计目标而需要的其他审计程序。(5)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审计中证据的有效性,对相互矛盾的证据追加审计程序,对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觉。两种责任不能相互取代第一阶段:以查错防弊为主要审计

9、目标1905年,美国R.H.蒙哥马利出版迪克审计学,检查舞弊、检查技术错误、检查原理错误。2、第二阶段:以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为主要目标。1912年,美国R.H.蒙哥马利出版审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状况和盈利是主要目标。3、第三阶段:查错防弊和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两目标并重影响审计目标的确立和变更的因素1、社会需求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根本因素2、审计能力(审计技术的发展)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决定性的制约因素3、社会环境的制约使审计目标成为现实的审计目标4、国家法律5、法庭判决6、会计职业团体审计总目标1、美国:审计准则公告,“对财务报表是否遵守公认会计原则,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表达其财务

10、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表示意见”。2、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真实和公允的观点3、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合法性,公允性,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前后是否一致)审计具体目标:是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的。(一)管理当局认定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依据认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财务报表(中的各种业务和相关帐户)所作的陈述或声明。(二)符合性测试认定事项国际审计准则第8号-审计证据,有关内部控制的认定: 存在-控制存在;有效-控制有效执行;持续性-控制在整个可靠期间内执行。二)实质性测试认定事项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中确认的实质性测试认定事项。我国执业审计准则1301号审计

11、证据第三章: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认定的运用,对实质性测试认定做了详细规定。具体归纳如以下五点:1、存在或发生含义:资产负债表所列各项资产、负债、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列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内是否发生要点:I、“存在或发生”认定的是管理当局是否把不应包括的项目挤入了会计报表,但此时并不涉及金额(金额“估价与分摊”中认定)II、“存在或发生”认定与会计要素的高估(也称“夸大错误“)有关2、完整性含义:财务报表中应列入的所有“交易和项目”(课本用的是“业务和帐户”)是否都已包括进去。要点:I、“完整性”认定的是管理当局是否把应包括给遗漏或省略了,但此时并不涉及金额(金额“估价与分摊”中认定

12、)II、“完整性”与会计要素的低估(也称“缩小错误“)有关3、权利和义务含义: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公司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公司义务“权利和义务”认定也涉及资产使用权和非法律义务的负债问题如:租赁,承租人有权使用所有权仍归出租人的租赁资产。要点:“权利和义务”认定只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关4、估价或分摊 含义:各项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等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金额列入财务报表中要点: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要遵守“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该原则可能涉及总值,也可能涉及净值该金额在数学上或文书处理上无错误5、表达与披露 含义:财务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披露。一、接受审计

13、委托(一)接受审计委托前工作1、明确审计业务的性质和范围(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划分,业务、时间、收费)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营业务、经营与风险、以前年度审计情况、财务机构、工作组织、其它)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1)被审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2)被审单位未来法律及财力稳定性(3)确定重要性;(4)初评被审单的内部控制(3)评价审计机构自身能力(4)评价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二)与被审计单位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1、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概念本准则所称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共同签订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约

14、。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法定约束力。作用有三点:(作用选讲)(1)审计业务约定书可以增进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之间的了解,避免在审计目的、范围和双方责任等方面产生误解,明确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2)可以作为被审计单位鉴定审计业务完成情况及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被审计单位约定义务履行情况的依据。(3)如果出现法律诉讼,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据以确定会计师事务所和委托人双方应负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审计业务约定书内容 (1)签约双方的名称;(2)委托目的;(3)审计范围;(4)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5)签约双方的义务;(6)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7)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8)审计收费;(9)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有效

15、期间;(10)违约责任;(11)签约双方认为应当约定的其他有关事项;(12)签约时间。3、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范例二、制定审计计划(一)审计计划的概念和作用1、概念: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达到预期审计目的,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前编制的工作计划。2、作用(1)计划审计工作,使之按时、按进度、按步骤进行。(2)利于对审计工作实行监督和检查。避免重大遗漏。(3)利于与委托单位沟通协调,(二)审计计划的内容1、总体审计计划总体审计计划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做的规划,是注册会计师从接受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1)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2)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 (3)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4)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5)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6)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7)对专家、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他审计人员工作的利用;(8)其他有关内容。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