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习惯 塑造世纪新人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591947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良好习惯 塑造世纪新人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培养良好习惯 塑造世纪新人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培养良好习惯 塑造世纪新人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培养良好习惯 塑造世纪新人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培养良好习惯 塑造世纪新人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良好习惯 塑造世纪新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良好习惯 塑造世纪新人(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良好习惯 塑造世纪新人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的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国外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本世纪初,主要内容是对学生的职业辅导到学 习、生活、人格辅导,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构建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体系,形 成了从师资培训到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制度、人员使用、服务范围等比较完备的 教育体系。台湾、香港地区的学校心理辅导历经 30年,也基本上在师资培训、 课程标准、学校辅导工作等系统形成网络,使这项工作成为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 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这一领域进行研究,他们的 研究成果,尤其是有关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等理论技术,为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 育,培养

2、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专家指出:心理适应不良的学生 往往会产生一系列不利于学习的“症状”:多动分心、情绪波动、易怒、爱寻衅 挑事这样的学生个性不成熟,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社会的发展对学校提 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未来社会的公民不仅需要文化底蕴、聪明智慧、道德高 尚,而且还要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创造精神。 现实与未来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归结为一点,就是如何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 有用的人。因此,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学 校能否顺利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这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基础工程。然而,家庭背景差异和个性差异客观地存在于我们

3、的教育对象之中。学生间发展 的不平衡现状也客观地存在于学生之中,教育者都充分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 未来世纪的建设者和保卫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心理教育,使他们在 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都健康地成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更是学校和教师 应尽的天职。因此,引导学生在师生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不断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获 得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家庭行为习惯等, 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获取和完善独立探索中的未知,矫 正自主学习中某些心理偏差和行为偏差势在必行。正如俄国一位教育家说的那 样,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

4、断在增殖,而 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新课程计划也提出这样的要求:“初步养 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 上等良好品质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正是基 于这样的认识,我校进行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并已迈出了可喜的_ iR一步。二、研究内容:(一)对学生行为特点的思考:行为,顾名思义,就是行动之所为。墨经说:“行,为也。”行乃行动,为系作为;行与为可以互训。亦即凭借行动有所为或有所不为,就叫行为。2000 多年后的今天,心理学仍沿用这一观点。行为是人的心理、意识参与外部活动时其外部表现的组合。心理、意识是行为

5、的 内部基础,活动、行动是行为的外部载体,行为是心理、意识、活动、行动的表 现与结果。统观现状,学生行为特点主要表现为:1、活动性:一为它总是凭借活动的动作与行动表现完成的;二是行为的表现与 完成有一个活动过程。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在多种活动中,教育、矫正和评价习 惯。2、意识性:行为都受一定的心理、意识来支配,无意行为也在潜意识的操纵下 产生。运用合理的心理辅导艺术,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支配言行。3、外显性:行为是在外部活动中表现和完成的,具有突出的外显性。教师必须 及时捕捉现状,对症下药。4、适应性:行为是个体适应环境的工具,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同 个体行为的适应性水平则

6、不同,同一个体的行为水平也有差别。无论是社会、学 校还是家庭都必须为学生创设有利的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5、习得性:部分行为由遗传决定,大部分行为是后天习得。学校的责任尤其重 大。6、复杂性:人的心理纷繁复杂、所处的环境也五彩缤纷,因而心理与外在环境 相互作用下的行为,自然具有复杂性。对学生的培养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7、良莠性:行为有优劣、好坏、良与不良之分。学校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良好 行为,预防其不良行为。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主要是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差异。 它的现实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领域里会有不同的特长 和才能;二是不同的个体在同一领

7、域里会有不同的发展水平。由于智力差异、原 有知识水平的差异和认知方式的差异的存在,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 一是要提高其心理素质,让它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二是组织多种活动,使学 生都有主动参与的机会。(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育者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多 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集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克服 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开发自身潜能,取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人格健全发 展的一种教育活动。由于这种教育活动不仅体现了现代进步的教育观念,而且也 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所以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本课题比较系统、深

8、入地探索了思想行为后进学生不良习惯的成因与对策、教育 的途径、矫治的方法、研究对象转化的评估;并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分阶段目标, 根据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制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并根据目标的达成度 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校行为习惯培养工作的成效。课题在内容上侧重于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背景调查、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帮助全体学生获得适应与发 展,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矫治的能力。在途径和方法上,侧重于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优化个案者家庭教育的辅导研究,并辅之一次定期教育、适时矫治和过程评价等多种 方法。1、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有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

9、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学习方面的行为方式, 也是一种定型化、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习惯养成后,就会使人不必耗费多大精 力而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良好 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 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勇于提问,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2)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

10、自觉研讨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应 注意结合各学科的具体任务,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不放任自流。在自学过 程中,如果遇到较难解决的问题,还应教会学生形成善于与他人研讨交流的习惯, 以此相互砥砺启迪,集思广益、博采众长。(3)联系学生实际,文道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 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因此,在课 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 机渗透预、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 爱幼,热爱

11、劳动等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大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师要在学生有了学习要求的情况下去 教;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记;要在学生明白行动规则的条件下再要求去做。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积极鼓励学生 主动参与教学,这不仅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学生形成 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无穷。2、优化环境,家校同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小学生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环 境,环境不同造就他们不同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根据一些资料记载和教学经 验所得: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根源

12、不在自身,而在于现实社会中不良环境,以及不 良的家庭教育环境。(1)优化人文环境。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受多方面影响的,需要各方面力量的配合。就拿学校来说,无 论是教师还是校园环境都必须协和统一,形成合力,让学生在和谐的人文环境中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A、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就 尤为重要。a、仪表示范:教师随时随地都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整洁大方的形象。b、语言示范:脸上的表情写满了一个人情绪。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想的孩子。教师应时时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c、性格示范:教师良好的性格是积极的教育因

13、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教师对现实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尊重他人 的品格,教师有稳定情绪,有助于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坚韧的意志有 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d、行为示范: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在讲课时应体现语言美,操作 时表现出谐调美,板书时表现出文字美,教态中展现气质美,让学生在潜移化中 接受教育。e、人格示范: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教师的人格时时处处影响着学生。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求真正直。凡是答应学生的事情一定要保证做到,决不食言。B、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者,制造人才之所也。”尤其是现代社会,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十余年左

14、右, 乃至更长的时间在学校这个环境中生活。因此,学校的状况如何,对学生的学习、 成长关系极大。因此,我们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如 窗明几净,教室走廊地面发光见影,学生自然就不会随地吐痰或乱扔纸屑,教学 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学生自然不会乱刻乱画,教室物品摆放整齐,学生物品也 会摆放得整齐有序等等。我们还充分运用学生自己的宣传阵地,如板报、特色专 栏、名言警句栏、优秀作业栏等等,引导学生学会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学 习。一是利用晨会课学习日常行为规范、校园三字经,联系现状,引起 学生反思;二是在国旗下讲话中或组织班会、队会进行专题讨论,现身说法,深 入领会,提高认识。三是做

15、好专栏导向。宣传好的典型,刊登学生来稿,注意针 对性,启发性,帮助学生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养成习惯,产生效果。(2)优化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最初受到教育的课堂,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 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家庭环境的状况和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 的重要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子女与父母之间是有一种特殊的血源关系的感情纽 带联系起来的,这是父母影响孩子、孩子向父母学习的最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 也由于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子女是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 用。家庭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品德等,对孩子的个性,习惯和品德的形成有 很大的影响。孩子是否诚实、文明、谦虚等等

16、,无不与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潜移 默化有关。再一方面,还由于家庭的影响具有早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其特殊作 用是其他影响所不能代替的,不论在学校接受教师、同学的影响,还是走向社会 接受领导、同事的教育,都是暂时的、可离的,而家庭影响则是长期的、终身的。作为父母,既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购置必要的书籍、学习用具等,努 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应在言谈、行为、思想、信仰、习惯、爱好等方面提 供优良的示范。总之,父母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以身作则,才 能把子女教育得更好。因此,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我们注重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强调 互访,要求互励,注重互谅,以其获得更佳的效果。我们将学生守则及一些规范 中的内容化为可实践的东西,让学生分阶段,有重点地在家中“练习”,并定期 召开家长会,或通过家校联系本,让家长把“练习”结果向老师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