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中的品质与美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591155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往中的品质与美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交往中的品质与美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交往中的品质与美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往中的品质与美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往中的品质与美德-国学教育论文交往中的品质与美德文/王金喆人们常常会苦恼,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八面玲珑?其实这并非是 必要的,你不可能讨好所有人,也不能够满足所有人喜乐。康德的黄金法则讲道: 你希望其他人如何对你,你就如何对其他人。如果你真的信奉起来照做,估计你 会很失望。把别人的评价作为衡量自己的指标,不如安下心来,好好修炼一番自 己。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 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翻译过来白话文就是:与其让别人当面奉 承夸赞自己,倒不如做到不让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批评和诋毁;与其让别人在 第一次交往中就产生好感,倒不如保持让别人与自己

2、长久相处却不会讨厌与反 感。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没有人不喜欢听奉承的话,也没 有人不常是虚伪客套的,所以让别人当面夸赞自己是很容易的,但是想让他人在 背后仍能保持这种一致的评价却极其困难。因此,与其刻意地追求别人的奉承, 不如修养德行、严于律己,使人们发出由衷的赞誉之声来得有意义。在日常人际 交往中,或是碍于情面,或是利害关系,即使彼此哪里有做不对的地方,也鲜有 愿意撕破脸,在当面指摘对方的。在背后就不同了,要他人不言语指责自己,除 非从不犯错,没有可被人评议之处,没有落下口舌的地方才能勉强做到。因此, 得来面前之誉并不表示做人成功,享有背后之誉才算成功,享有背后之誉也不算 完

3、美,能够背后无毁才是难得。放眼现今社会,具有独立思辨精神的人越来越少, 容易被引导利用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候纵然白壁无瑕,也难敌众口铄金,积毁销 骨,如此现状,更要守得住一份初衷才是。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人们在初次相识的时候,总是充 满着一份好奇感和新鲜感,会因彼此的契合而欢喜,然而这时的交往就个人而言, 不过是冰山尖端的互望。没有谁会在初见面时就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所见到 的多是好的一面,因此,第一印象远较平日来得完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旦新鲜感消失,最初的亲切感也会因为缺点的增加和距离的拉长而改变。事实 上,最初的亲近和欢欣经常是幻象,往往会遭到破灭。所以,美好的第

4、一印象自 然重要,但是大可不必刻意去修饰与追求甚至伪装,否则在往后的交往中一旦放 松约束,缺点便会逐渐暴露,使人生厌。因此,要保持稳重而真诚的交往心态, 要做一个一如既往,始终如一的人。长久交往后的亲切才是真正的亲切,因为那 时存在的缺点都已被了解和接受,而能以完整的人格交往,此时的欢喜才是真正 的欢喜,热闹的开场不如最终的惦念,我们常说君子之交要淡如水。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或许现在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既要让别人当 面感受到如沐春风,更要在别人背后懂得恰到好处的沉默。既要让别人初识便有 相见甚欢之感,更要在长期交往中把握分寸不让人讨厌。我和你不熟,在交往中,面子上的功夫、谈吐上的分寸要做好;我和你很 熟,在交往中,玩笑可以开,彼此尊重更需要有。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比较做作, 因为人生得知己两三足矣。但是你们发现了吗,那些看似做作”的人往往朋友 更多。康德说,礼貌时常带有演技的成分,可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是一种让人感 到开心的美德,也许不一定总是真的,却是出于善意与尊重。坚守一份品质,保有一份美德,这是一种修养,更会让人在交往过程中, 得到尊重,为发展长期的友谊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会在协调人际关系里,让你成 为别人觉得相处舒服的那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