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厂职业健康培训资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57725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烧结厂职业健康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烧结厂职业健康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烧结厂职业健康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烧结厂职业健康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烧结厂职业健康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烧结厂职业健康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烧结厂职业健康培训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烧结厂职业健康培训资料烧结厂职工的劳动安全保护烧结厂作为冶金主体工艺的第一步,担负着为高炉输送原料的任务,其生产 工艺决定了烧结厂输送系统纵横交织、厂内机动车辆来往频繁、粉尘污染严重等 特点,同时也决定了烧结厂职工劳动安全保护的特殊性和艰巨性。一、烧结厂的生产特点与职工劳动安全保护的意义烧结是把含铁废弃物与精矿粉烧结成块用作炼铁的原料。其工艺过程是根据 高炉对原料粒度均匀、粉末少、有害元素量低、机械强度高、冶金性能好的要求, 将细粒含铁原料与熔剂和燃料进行配料,经造球、点火、燃烧,所得成品经过破 碎、筛分、冷却、整粒后运往炼铁厂。二、烧结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事故类别和原因烧结生产过程

2、中存在的危险源主要有:高温危害、粉尘危害、高速机械转动 伤害、有毒有害气体及物质流危害、高处作业危害、作业环境复杂、特种设备伤导致烧结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设备设施缺陷、技术与工艺缺陷、防护装置 缺陷、作业环境差、规章制度不完善和“三违”等。事故类别为: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灼烫、触电、中 毒以及尘肺病等职业病。三、烧结厂职工安全保护1、烧结厂职工劳动安全保护的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人为本,依法管理;以落 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 系”的要求,强化专业管理,不断加以改进;以创建“绿色烧结、和谐烧结

3、、诚信 烧结”为目标,提升职工的安全素质与安全归属感。2、烧结厂的劳动安全保护的基础管理(1)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 定时组织职工学习,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的必须,在企业整个安全生 产规章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个中心环节。烧结厂按照“安全生产,人人 有责”的原则,根据本厂实际情况制定烧结厂安全生产责任制,使企业内上 至第一责任人,下到每个岗位职工,都能明确自己应付的安全责任,企业做到了 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从根本上改安全生产管理中权责不清、分工不细、赏 罚不明的状况。(2) 从“加强安

4、全意识,强化安全技能,增加安全知识”三方面入手搞好职 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全面提升职工的安全素质与安全归属感(3) 以班组为单元,开展班组安全活动班组是企业中基本作业单位,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劳动和管理组织,所有的 制度、办法的落实都需要在班组内实现。烧结厂要以班组为基本活动单元,针对 生产的特点和作业工艺的全过程,以其危险性为对象,重点开展伤害预知预警活 动,控制作业过程中的危险,预测和预防可能发生的事故,有效减各类事故的发 生。(4) 组织专业人员对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关键时间进行重点检查,通过正 反激励的方法督促职工加强自身的劳动安全保护3、烧结生产的安全技术及职工的劳动安全保护(1)

5、配料铁精矿是烧结生产的主要原料,在配料过程中,常夹杂着大块和其他杂物, 在胶带运输过程中经常发生堵塞、撕裂皮带,甚至进入配料圆盘式排料口堵塞的 事故,处理时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为避免以上事故,胶带输送机的各种安全设施要齐全,保证灵活、可靠,并 应事先自动化控制。(2) 石灰消配生石灰进场时,不应含水,一般采用密闭式运输。否则,遇水局部消化,以 致喷出伤人,在配水时也不能加水过多。(3) 燃料破碎要求来料不得夹有大块,设专人在给料胶带上挑大块,并设有吸铁器,挑出 废钢铁。4、主体设备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1) 抽风机抽风机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着烧结矿的质量。抽风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是 转子不

6、平衡运动中发生振动的问题。针对这已问题,在更换新的叶轮前应当对其 做平衡试验;提高除尘效率,改善风机工作条件;适当加长、加粗集气管,使废 气及粉尘在管中流速减慢,增大灰尘沉降的比率。同时,加强二次除尘器的检修 和维护。(2) 带式烧结机带式烧结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是烧结机的又大、又长,生产与检修工人会因 联系失误而造成事故。随着烧结机长度的增加,台车跑偏现象也很严重;受高温 的变化,易产生过热“塌腰”现象。所以应当为烧结机的开、听,设置必要的联系 信号,并设立一定得保护装置。严格遵守煤气系统安全操作规程,防治煤气着火、爆炸、中毒事故的发生。(3) 混料滚筒、制粒滚筒由于联系失误造成的桶内有人情况

7、下进料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在清理滚筒 粘料时一定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确认制度,确认桶内无人的情况下开机。5、除尘与噪声防治(1) 烧结厂防尘烧结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废气、废水,含有硫、铝、锌、钒、钛、一 氧化碳、二氧化硅等有害成分,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因此应抽风除尘,烧结机抽 风一般采用两级除尘:第一级集尘管集尘和第二级静电除尘器除尘。(2) 烧结厂的噪声防治烧结厂的噪声主要来源于高速运转的设备,这些设备主要有主风机、冷风机、 通风除尘器、振动筛、破碎机等。对噪声的防治,应当采用改善和控制设备本身 产生噪声的做法,即采用合乎升学要求的吸、隔声与抗震机构的最佳设备设计, 选用优质的材料,提高制造

8、质量,对于超过单计噪声允许标准的设备则需要进行 综合治理。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至今,职业卫生相关工作的 开展也在积极的推动中,最近几年,从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到施秉恒盛公司发生 的建国以来最大的职业病群发事件,凸显出职业卫生工作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明 显没有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此时接手职业卫生监督管 理工作,应该说也是临危受命。如何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 的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安全监督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企业业主均肩负 着国家的期望和人民的期待。第一部分:我国职业病现状2010年4月28日,卫生部向社会公布了200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

9、况: 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 有色金属和冶金,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8%、9.33%和6.99%。2009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4万例,死亡病例748例。在尘肺病新病例中, 煤工尘肺和矽肺占91.89%。目前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2009年报告 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9.96%;尘肺病发病工龄缩短,群发性尘肺 病时有发生;中、小型企业尘肺病发病形势严峻,超过半数的尘肺病分布在中、 小型企业。职业中毒方面,2009年共报告各类急性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 例。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近50种,引起中毒例数最

10、多的物质为一氧化 碳,主要分布在冶金、煤炭、建设和建材行业。66.74%的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发生 在小型企业。2009年全国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912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排 在前3位的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只要分布在冶金、有色金 属和机械行业。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有专家指出,由于现在发布的职业病新发病例数是从覆盖率仅达10%左右的 职业健康监护中发现的,因此实际病例远远高于有关报告数字。一、职业性有害因素来源及其分类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生产环境中的

11、有害因素(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1)有毒物质: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有机磷农药等;(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有机粉尘等。2. 物理因素(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3)噪声、振动;(4)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等;(5)电离辐射:如X射线、r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 物性传染病源物。(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3.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

12、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 等;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二、职业病概念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是指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 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 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通称职业病。而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却有其特定的范围,即指政府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将其定义为: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 组织(即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 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患病主体 必须是

13、企业、事业或者个体经营组织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 过程中产生的。(3)必须是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 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三、职业病的特点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1)病因明确(2)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3) 有一定的发病率(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康复效果较好,但有 些职业病(例如矽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5)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四、职业病的三级预防原则1. 第一级预防即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 触。2. 第二级预防当第一级预防未能完全达到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 劳动者健康时,应尽早发现,采取补救措施。

14、它的主要任务是早期检测,及时处理, 防止病损的进一步发展。3第三级预防指对已发展成职业性疾病的患者,作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 包括脱离接触,实施治疗,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等。第二部分:粉尘危害与控制一、粉尘及主要危害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它 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多种职业性肺 部疾患。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 病。生产性粉尘污染的产生与技术水平、生产工艺和防护措施等因素有关,可以 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和防止其产生。一、粉尘的来源和分类(一)生产性粉尘的来源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

15、输、隧道开凿、筑路等;冶金工业中的原材料准 备、矿石粉碎、筛分、配料等;机械铸造工业中原料破碎、配料、清砂等;耐火 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等工业的原料加工;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化学 工业中固体原料处理加工,包装物品等生产过程。(二)生产性粉尘分类粉尘分类方法很多。1. 按粉尘的性质可概括为无机粉尘和有机粉尘两大类。 无机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铅、 锰、铁、铝、锌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2. 根据粉尘颗粒在空气中停留的状况分类由于粉尘颗粒的组成不同,形状不一、密度各异,为了测定和相互比较,目 前统一采用空气动力学直径来表示颗粒大小。即粉尘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 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1的球形粒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 时,即b的直径即可算作a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单位用微米(口m )表示。 降尘: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0口m的粉尘。 飘尘:指粒径110 口 m的粉尘。飘尘 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长,被人体吸入呼吸道的机会更大,容易对人体 造成危害。3. 根据粉尘粒子在呼吸道沉积部位不同分类 非吸入性粉尘:又可称为不可吸入粉尘,即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5 口 m的 粒子被吸入呼吸道的机会非常少。 可吸入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5m的粒子可以被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