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基坑围护施工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569040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7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基坑围护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院基坑围护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院基坑围护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院基坑围护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院基坑围护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基坑围护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基坑围护施工方案(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 地 研 究 院 项 目基 坑 围 护 及 土 方 开 挖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上海绿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二一四年五月1 编制说明及依据1.1 编制说明绿地集团房地产事业二部拟在上海市松江区文逸路以北、龙腾路以西兴建“绿地研究院项目”,本项目由地上建筑物14层,地下1层组成,以上建筑均采用框剪结构、桩基础。本工程基坑面积约2890m2;基坑外边长约290m。围护结构采用SMW工法加钢支撑。为确保本基坑围护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安全,保证施工进度,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实现“安全、优质、文明、高效”的施工目标,特编写本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针对本工程的具体特点和环境因素,结合我

2、公司多年来在类似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以“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工期、减轻劳动强度、确保安全和文明施工”为原则编制,是施工现场的指导性文件之一。1.2 编制依据1 本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 基坑围护设计图纸;3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 现场实地踏勘获得的第一手资料;5 本工程答疑纪要及有关补充资料;6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7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8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9 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3、;10 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1 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2 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3 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4 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15 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2001);16 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17 上海市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 08-61-2010);18 上海市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J08-40-201

4、0);19 上海市标准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DGJ08-116-2005);20 上海市标准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21 上海市标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范(DGJ08-2077-2010)22 沪建交(2012)第64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基坑和桩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23 本公司ISO 900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程管理条例等有关文件;24 本公司自有的项目队伍素质和技术管理能力;25 本公司现有机械设备状况和调度能力。2 工程概况2.1.1 工程简介1)工程名称:绿地研究院项目2)建设单位:绿地控股集团房地产事业二部3)项目地点:上海

5、市松江区文逸路以北、龙腾路以西4)岩土勘察: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1.2 基坑概况本工程采用相对标高,0.00=+4.50,场地自然地坪整平至绝对标高+3.80m,即相对标高-0.7m。地下室反梁垫层底标高为-6.95m,因此地库基坑开挖深度为6.25m。本工程基坑面积约2890m2;基坑外边长约290m。2.1.3 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属于河口沙嘴砂岛地貌类型。场地地形较平坦,实测各勘探点的孔口地面标高,场地南侧填土层较厚,最厚约1.8m。(1)地基土构成该拟建场地内地基土均属第四纪沉积物。从其结构特征、土性不同和物理力学性质上的差异可划分为4层和不同层次

6、的亚层,各土层描述如下:层填土,层底平均标高+3m,平均厚度1.5m,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贝壳等杂物,局部夹碎石等建筑垃圾,见腐植物根茎,土质不均。层粉质粘土,场地均有分布,层底平均标高-0.5m,平均厚度2m,饱和,松散,压缩性中等,含云母,夹薄层粘性土,土质不均,无光泽,摇振反应中等,韧性低,干强度低。 层粘土,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底标高-17.9m,平均厚度17.4m,很湿,软塑,压缩性高,含有机质条纹及腐殖质,土质较均匀,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1b层粉质粘土,层底标高-24.5m,平均厚度6.6m,很湿,流塑,压缩性高,含云母、有机质,土质不均,稍有光泽,无摇

7、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2) 土层参数根据本工程勘察报告,基坑围护设计土层参数见下表:基坑围护设计参数表土层编号土层层厚(m)重度(kN/m3)j()C(kPa)填土1.5/粉质粘土2.018.520.020.0粘土17.417.716.514.01b粉质粘土6.618.920.030.0注:土的c、j值采用勘察报告提供的固结快剪指标。(3)地下水该拟建场地浅部土层中的地下水属于潜水类型,其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控于大气降水。勘察期间,实测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在1.301.40m之间,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有关条款,上海地区潜水位年平均水位埋深一

8、般为0.50.7m,本次围护设计潜水位按地下水埋深0.5m考虑。(4)不良地质现象本次勘察结果表明,拟建场地南部场地南侧填土层较厚,最厚约1.8m。2.1.4 周边环境拟建工程场地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文逸路以北、龙腾路以西。周边环境情况如下:北侧:距离用地红线较远,为内部场地。东侧:地下一层外墙距离用地红线约12.2m,红线外为龙腾路,路宽约12m,路西侧为近6m宽绿化带。西侧:距离用地红线较远,为内部场地,现为绿化用地。南侧:地下一层外墙距离用地红线约12m,红线外为文逸路,路宽约12m。2.1.5 基坑围护设计概况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设地下一层。地下一层开挖深度为6.25m,围护体系采用S

9、MW工法桩+水平支撑围护形式。SMW工法桩中搅拌桩为,650三轴搅拌桩,中心间距450mm+450mm,桩长12.8米。插入型钢为H5003001118型钢。钢支撑施工采用,60916钢管支撑。压顶圈梁结构尺寸为1100700钢筋混凝土结构,砼强度等级为C30.2.2 工程特点及对策措施2.2.1 工程特点1、本工程地库基坑开挖面积约为2890m2,围护周长约为290m,开挖深度6.25m,挖深相对较深。但基坑面积较小,施工工期相对较短;2、基坑北侧和西侧为内部空地,东侧和南侧距离红线12m;3、基坑开挖范围内涉及第填土、第粉质粘土、第层粘土,坑底位于第层粘土层。2.2.2 针对性措施1根据本

10、工程特点及围护结构形式,我方在土方开挖时严格遵循“分区、分块、分层、限时,先撑后挖”的原则,制定详细挖土施工计划,严禁超挖。挖至坑底后随即浇筑垫层,施工时严格控制基坑周围地面荷载小20KPa并安排专人检查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在围护施工前将对施工区及周边的管线进行排查、探明,并对道路结构及保护形式进行了解,对周边自然地面标高进行复核,同时提供给本工程结构及围护设计人员,以便本工程在基坑围护设计时,设计人员能充分考虑到周边的影响,合理选择形式,保护周边环境。在施工过程中由第三方专业监测单位对坑外土体位移和沉降、坑内地下水进行监测,开展信息化施工。3严格控制围护桩的施工质量,确保其止水效果,对

11、支撑系统严把质量关,从事前和事中控制,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基坑开挖前先把地下水降至坑底以下最少0.5m1m的时候方可开挖,开挖工程中,及时做好坑内的降水和明排水工作,制定雨季时期的预防措施,密切与监测单位配合,随时掌握施工过程中基坑的变形情况,加快施工进度,避免基坑长时间暴露,尽快形成底板,保证基坑变形在可控范围之内。制定应急预案,当发生基坑内漏水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配合明堵,在施工中,随机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以保证下一阶段施工的顺利进行。这不仅对安全有利,出现险情时能把所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而且可弥补设计与施工的不足,确保基坑施工及地下管线周围道路的安全。3 施工总体目标3.1 承

12、建方针信守合同,严格管理,精心施工,质量创优,确保安全。3.2 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3.3 安全目标无重大人员伤亡和安全事故发生,并做到文明施工。3.4 文明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一致的“方便人民生活,有利于发展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努力实现“三优二好一无”工程,配合项目创建文明、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地。3.5 职业健康本项目部以“职业健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以“管生产必须管职业健康安全”为原则,落实“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总体控制目标为:杜绝死

13、亡事故、集体中毒事故零起、无因劳资纠纷上访事件、无刑事案件发生。3.6 工期目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总工作量,我项目部基坑围护桩施工总工期为32天,总体施工工期以服从和满足甲方的工期要求,开工时间以实际日期为准。4 施工现场布置计划4.1 现场布置原则施工现场布置应本着充分利用现有的施工区域,依照点、线、面、体综合考虑的原则统筹安排,使施工区域分布、道路管线铺设、材料堆放等各项安排切合实际,方便可靠,减少劳动强度,确保安全和现场文明,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本工程施工现场布置的具体原则是:工程分区:即施工区、生活区和办公区,以便于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合理穿插专业工种施工

14、,缩短工期。各种生产设施的设置便于员工的生产、生活,且满足安全、劳保和环保的要求。能够适应工程建设施工对场地的要求。4.2 现场布置方案施工场地:本基坑围护工程施工范围为地下室区域。施工围墙、大门:根据业主要求及实际施工需要施工。 施工临时道路:可利用现有道路,以保证重型机械和材料运输车辆通行无阻。大临设施:标养室、工具间、仓库设于基坑北侧的平房中,施工人员全部安排在生活区住宿。 材料堆场、加工场:基础施工阶段,主要利用基坑范围内场地作为堆场和加工场,基坑周边所设堆场及加工场需严格控制堆载,不得超过20KN/m。 临时用电: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地西侧箱变作为接入点,以及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现场施工

15、用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当电缆经过主要路口时,用套管保护,其上回填黄沙处理或作6m高架空。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置投光灯,用于夜间施工照明。临时用水: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地西侧水管为接入点,所有水管布置均以不影响打桩施工和交通运输的布置原则沿道路边缘敷设,重载车穿越道需作加固处理。在基坑围护桩圈梁的外侧至现围墙边的区域全部作砼硬化处理(注:其构造为素土夯实 100厚夯实碎石层 100厚C20砼面层);在围墙内侧设一圈排水明沟(注:排水沟采用60厚C20砼浇筑,其上宽300、底宽200): 临时排水排污系统:沿基坑周边设置水沟、集水井,共同构成现场排水系统。5 施工总体部署及安排5.1 总体施工部署测量定位开挖沟槽、清理障碍物 三轴搅拌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