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与进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507034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与进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与进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与进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与进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与进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与进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与进度(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 录本册教学要求1教学进度安排2第1课 看!我们的画3第2课 走进大自然5第3课 七彩生活8第一课时8第二课时10第4课 新花布,新衣服11第5课圆圆的世界14第6课 方方的物16第7课 找找三角形18第8课 拼拼搭搭20第9课 太阳、月亮你们好23第10课 水墨游戏26第11课 玩泥巴30第12课 秋天来了32第13课 手印、指印变变变34第14课 像什么呢37第15课 站起来 站起来39第16课 画声音42第18课 卡通卡通44本册教学要求1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

2、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2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3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本册重难点:1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否动脑筋用可塑性材料,制作简单的物体或动物形象。 3能否对媒体特性有大致的了解,能选择媒材进行造型制作。4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5能否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美术作品的感受。6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

3、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教学计划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习惯比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起决定作用。如果能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那么孩子将自然地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美术课的喜爱。二、教学目的任务:1、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2、 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三、教材重点、难点:1、 学习有关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等。四、个人教研专题

4、: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五、主要措施:1、 精心准备,做好课前工作。2、 运用不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六、教学进度安排: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看,我们的画第2周走进大自然第3周七彩生活第4周新花布,新衣服第5周圆圆的世界第6周方方的物第7周找找三角形第8周拼拼搭搭第9周太阳、月亮你们好!第10周水墨游戏第11周玩泥巴第12周秋天来了第13周手印、指印变变变第14周像什么呢第15周站起来站起来第16周画声音第17周难忘幼儿园第18周卡通卡通 第1课 看!我们的画教材分析: 本课是属于“欣赏评述及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本课是学生进入小学阶段的第一节美术课,大家互相还不熟悉,

5、用画传情,用画表情,在介绍及展示活动中领略美术的魅力。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大胆想,大胆画,用自己熟悉的工具材料尽情涂抹美丽作品。适当穿插工具材料及画种相关美术知识的介绍,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课 时:12课时教学目标:*师生见相互交流展示,以画会友。*了解美术的多种表现形式,体会美术作品的魅力。*选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大胆想,大胆画出漂亮的画。重、难点:体会自己的心情,用自备的材料画自己想表现的画。教学准备:教师:美术作品,常见的美术工具材料,展示用纸笔等。 学生:自己得意的画作,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等教学过程:展示及交流:1、观察周围的新人新物。讲一讲当上小

6、学生的所见所闻的随感。2、大家进行自我介绍,了解新伙伴的特征和可爱之处。师生在介绍时谈谈自己对美术的认识和看法。3、在教室办一小小画展,师生画作展示,相互交流观摩。(课前布置大家各带一张自己得意的画作)4、从观察身边的新事物入手,一件件逐步介绍。介绍学校的环境及美术室,交流入学上课的心情。欣赏及介绍:1、介绍美术的概念,种类。美术常称造型艺术。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造型指塑造形体。美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2、观摩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如毕加索,米罗,雷诺阿,梵高,马蒂斯,卢梭,康斯坦丁、克力等),作简单的生平介绍,引发学生关

7、注,激发兴趣。解读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及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3、介绍一些常见画种(水彩画,水粉画,油画,线描,速写,中国画,素描,版画,剪纸,雕塑,书法,篆刻,电脑美术等)及创作用工具材料(铅笔,毛笔,颜料,水彩笔,油画棒,色粉笔,调色盘,彩纸,剪刀,油泥,胶棒等)出示相关作品。例:达芬奇蒙娜丽莎那神秘的、亲和的微笑,像母亲像姐姐吗!梵高向日葵那是花的盛宴,那是金黄的聚会,那是太阳的儿女们啊!莫奈日出印象也许河水还没有醒来,也许鱼儿还在梦乡,可渔船和太阳早就等不及啦,偏要跳进他们的梦里,淘气地添上几声耗子和一抹橘黄。4、介绍一些儿童画作品,看一些有趣,色彩丰富的插图作品(如美术书中的作品),体会

8、同龄孩子的用笔用色。讨论与练习1、你最想画一幅什么样的画呢?说说看。2、引导学生尝试用各种材料表现物体形象,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的作品。选一种或几种画画工具,大胆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3、大师们说: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在我们眼中世界是那么新鲜、神奇,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画出我们的惊奇、梦想和快乐,那就是很精彩的画。(可开展一些比谁画得多、画得大或涂色漂亮的竞赛活动。)小结与评价1、互相观摩,介绍自己今天的画作。2、多邀请一些朋友来看自己的画,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大家。第2课 走进大自然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本课是优美的,感性的,斑斓的。大自然的色彩丰富美丽,

9、而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许许多多的颜色来。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来,把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出来。课 时:1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用水粉颜料做调色游戏,认识大自然的色彩。*学习用几种基本的颜色调配许多颜色。 重、难点:色彩调配的方法,对颜料习性的掌握。教学准备:教师:七彩自然的图片若干,颜料,彩笔,几种蔬果切面,范作等。学生:收集的与大自然有关的图片,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抹布、作业纸等。教学过程:欣赏及交流:1、观看大自然的风光图片或记录片。(如四季美景)认识各种颜色,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

10、三间色,大自然太迷人啦,这么丰富,美丽的色彩你能分辨出来吗?2、交流各自带来的图片资料,小组讨论自己的观后感。3、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绚丽的日出,那风花雪月,那秋虫的颜色,那霞光的天空,装饰性很强的舞台化妆脸谱。4、“猜猜看”色彩游戏。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谁找到的颜色多。讨论及反思1、大自然的颜色在阴天和晴天一样吗?2、白天看到的颜色晚上躲到哪里去了?3、阳光下的喷水池旁会出现彩虹吗?(大自然的光和色会玩魔术)展示及介绍:做一幅色彩游戏图。可用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调色游戏(几种基本的颜色可以调处许许多多颜色来)1、水彩笔、油画棒涂色并进行变色练习。2、也可用彩色铅笔先涂一

11、层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色,就会产生第三种颜色!3、用水粉色画画,在第一种颜色没有干时就紧接着涂另一种颜色,它们会融化在一起。红+黄=橙 蓝+黄=绿 红+蓝=紫尝试与练习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画大自然的颜色。1、可做一“七彩花园”的情境设定,认识一些大自然常见花卉,借助图片及学生的记忆描述。教师可将不同色彩形状的花板演一些。(梅花,菊花,一串红,百合花,向日葵,荷花,太阳花,蝴蝶花等)出示花园范作几张,从不同角度描绘大自然。在作业纸上画各色花卉,并添画小草、蘑菇或小昆虫,空中可添画太阳、云彩、小鸟、蜻蜓、蝴蝶等。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2、可用蔬菜切片玩色彩盖章游戏,如藕片、土豆,

12、青椒等均是不错的载体。可选择不同的色不同的底衬纸看不同的效果,玩过再添画。3、介绍点画法、平涂法,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涂色方法。可任选表现方式,试着用颜料盒中的几种色彩,调出大自然美丽、丰富的色彩。小结与评价1、作业小组及班级观摩,互评。2、讲讲自己的画,互相找亮点,互相评价。3、喜欢哪些颜色,不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设计的环节较多,可根据课时需要选择性运用)第3课 七彩生活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观察总结生活中的色彩,进一步感受色彩。2. 技能目标: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混合、并列、覆盖后的不同效果。a)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自由表达、自由创作,在观察中去发现蕴藏于生活中的美,培养

13、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学习内容:在前一课走进大自然的基础上,了解大自然中的色彩后延续至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美。在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中找出这些丰富的色彩,并大胆地表现色彩,观察色彩的变化。教学要求:1. 用水粉色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互相混合,并列或覆盖之后的不同效果。2. 用同一种颜色在不同颜色的纸上涂抹,观察它的效果。教学重点难点:l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色彩,观察色彩变化。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1. 把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带进课堂,欣赏丰、可爱的色彩。2. 准备颜料、画笔、调色盒、洗笔的小水桶、抹布,也可以准备油画棒或彩色铅笔等。3. 收集生活中的彩色照片。4. 准备海

14、棉、夹子、冷暖色彩纸、旧衣服。教学思路:一、导入l 找一找欣赏各种生活用品、彩色照片等,寻找生活中丰富的色彩。二、新授l 试一试(实验一)教师分发海棉和夹子,用夹子夹住海绵块,蘸颜色,画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色块,注意色与色不要重叠在一起,观察色彩并置的效果。(实验二)1、分发冷、暖色纸两张。在一张纸上用笔中含水多的颜料试试,再用笔中含水少的颜料图色试试,有什么变化?2、多选一些颜色涂在同色纸上,看看它们在有底瑟的纸上有什么变化?3、同一颜色在冷色纸上有什么变化,在暖色纸上有什么变化?偶尔学生也会有使老师意想不到的想法或表现,要充分鼓励。4、把自己实验的结果告诉老师和同学。l 改一改1、学生准备旧衣服,摊放在铺在地上的报纸上,组内成员合作添画。2、用小杯子装上自己用生活中的色彩调的美丽的颜料,注意颜料稍浓厚一点,不要太稀。3、泼洒到衣服上,颜料在布料上自然渗染,互相覆盖或并列后产生不同的效果,把旧衣服变成“艺术品”。4、老师帮忙用吹风机吹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