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中的水质管理与控制技术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493594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池塘养殖中的水质管理与控制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池塘养殖中的水质管理与控制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池塘养殖中的水质管理与控制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池塘养殖中的水质管理与控制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池塘养殖中的水质管理与控制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塘养殖中的水质管理与控制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池塘养殖中的水质管理与控制技术水体中有机物过多时,一般的处理思路是首先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水体中大量有机物沉淀下来,然后加入氧化底改剂,或者施用EM菌、光合细菌,再植入新的藻种,加快池塘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随着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的不断增加或改进,“肥、“活”、“嫩”、“爽也有了新的内涵,不能一概而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按照大连水产学院何志辉教授的观点,养鱼最适水质的生物指标是:1浮游生物量在20-100mg/L;2隐藻等鞭毛藻类较多,蓝藻较少;3藻类种群处于增长期,细胞未老化;4浮游生物以外的其他悬浮物不多。针对我国池塘养殖中常常出现与“水”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当前

2、实际的情况,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当水体中有机物过多水体中有机物过多时,一般的处理思路是首先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水体中大量有机物沉淀下来,然后加入氧化底改剂,或者施用EM菌、光合细菌,再植入新的藻种,加快池塘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此外,排换底层水、干塘清淤、合理的施用基肥和投喂饵料,也能有效降低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当水体有机物过多时,快速沉降水体中有机物的方法尤为关键,通常可采用如下一些解决方案: 方案一:可采用明矾(结晶体),以3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方案二:采用聚合氯化铝A12(0H)nC16 nm,用水溶解后,以3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聚合氯化铝是介于三氯化铝和

3、氢氧化铝之间的中间水解产物,该无机高分子化合物能沉淀水体中有机物,调节水质。固体产品中氧化铝含量为20一40%,液体含量8%以上,无色或黄褐色,有腐蚀性。其降解的基本原理与明矾类似,但采用聚合氯化铝具有以下优点:絮凝体形成快,沉淀速度高,反应沉淀时间可缩短。在同等用量下碱式氯化铝混凝时消耗水中硬度小于各种无机混凝剂,处理后水的pH值降低也少。在处理水时,特别在处理高浓度水时,可不加或少加碱性助剂及助凝剂。脱色能力优于其他无机净水剂。在气温较高,养殖密度大的池塘采用聚合氯化铝净水效果明显。在使用杀菌、杀虫消毒剂前,泼洒聚合氯化铝能更好地确保消毒、杀虫效果。方案三:采用沸石粉,以20g/m3的水体

4、终浓度全池泼洒。沸石粉是一种吸附性强的水体改良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其颗粒内有许多大小均一的孔隙和孔道,能有效吸附有机物。沸石粉作用还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吸收水体中的氨态氮、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有效降低池底的硫化氢毒性,调节水体的pH值;增加水体中的溶氧,提供常量和微量元素,促进鱼虾生长;吸附水体中有害物质,改良水体,减少病害.方案四:采用麦饭石,以150300g/m3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每15天一次。麦饭石主要成分以氧化硅为主,同时含有多种金属氧化物,其内部有许多孔和通道,无毒。主要作用如下:吸收和消解水体及底质中的有毒物质。有报道说麦饭石对细菌吸附能力在6小时内可高达96%,对

5、有毒金属吸附力达到98%。内含物氧化铁能够降低硫化氢的毒性;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防止疾病和缺氧浮头;调节水体的pH值,通常使pH升高;净化水质,排除生物体内毒素,促进酶活力。水质过肥、藻类过度繁殖水体过肥、藻类过度繁殖常常会导致水体的缓冲系统减弱,常用的控制方法如下:方案一:采用膨润土,以75-150g/m3的水体终浓度,定期全池泼洒。基本原理是利用膨润土具有极强的吸收性,入水后能迅速形成微小颗粒,水中呈悬浮和凝胶状,可吸附和粘集水中悬浮物,控制营养盐类溶出时间,从而降低池水富营养化程度,池土耗氧量,因此可有效防止水体过肥、藻类过度繁殖,并对缓解水生动物的缺氧浮头也有一定的作用。方案二:当藻类过

6、度繁殖时,可采用络合铜杀灭藻类。络合铜(也称螯合铜、天使蓝)水剂,无臭、无味,对光、热、硬水等性质稳定,较硫酸铜安全、刺激性小.能有效杀死水体中有害的藻,特别是大型矽藻和黑丝藻等;同时可防止动物性浮游生物过度繁殖;并且杀灭真菌和纤毛虫类寄生虫.鱼池以0.370。8g/m3;虾池0.61.2g/m3的水体终浓度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但淡水虾慎用;当水体硬度低于50g/m3或pH低于7。2,应减量使用,而且用后增氧;视水质变化3天后可再用1次。 水体中pH值变化过快过大pH值是养殖水体的一个综合指标,它主要与水体中的C032HC03-C02缓冲体系及Ca2+CaC03固体缓冲系统有密切关系,并与有机

7、酸、腐殖质缓冲系统有一定相关性.因此,水体中的pH值会随着水的硬度和C02的增减而变动。池塘中pH值通常随着日出逐渐上升,至下午16:3017:30(也有在13:00)左右)达到最大值,接着开始持续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反复。池塘中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当水体中pH值过高、过低或变化幅度过大,都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 1、pH值过低处理措施pH值过低、下降幅度过大通常是水质变坏、水体中溶解氧降低、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的综合体现.pH值过低或下降过快都会降低和削弱水产动物血液的载氧能力,造成其生理缺氧和应急;亦会降低水体中磷酸盐的溶解度,进而导致浮游植物的繁殖减弱,有机

8、物分解速率降低;而且在酸性的水体中鱼类更容易感染寄生虫病。遇到上述情况可参考采用如下措施:可以将池中老水排掉,注入新水,反复2-3次,以调节水体中的pH值;每半个月泼洒生石灰水(如淡养对虾池pH值低于7.8,每亩用量5-15kg),既可以调节水体酸碱度,又可以防治病害发生;对于pH值下降过快或过低的水体,也可用NaOH或小苏打进行调节,采用1NaOH溶液,一定要进行稀释(比如稀1000倍),少量多次均匀泼洒,并及时测定水体的pH值,以确定效果;加速培植浮游植物,形成新的藻相,对于形成的蓝绿藻要及时控制,必要时追施无机肥料,促使优良藻类繁殖茂盛;充分增氧,控制还原型物质的生成.2、pH值过高的处

9、理措施pH值过高或上升过快会造成水体中氨氮转化为分子氨,毒性成倍增加(尤其pH达到10以上时);pH值过高能腐蚀鱼虾蟹的鳃部组织,使粘液凝固,严重时体粘液成丝状;而且pH高的水体中易形成蓝绿藻水华;pH值过高的水体同样也会形成难溶的磷酸三钙,从而导致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循环减缓。对于水体中pH值过高(如淡养对虾池高于8.5时),可采用如下措施:用滑石粉(主要成分硅酸镁)调节,用量为每亩1-2kg。通常滑石粉以1。52。5g/m3全池泼洒,可使水体pH降低0.51;每亩用0.51kg明矾,全池泼洒;对pH过高或升幅太快的水体也可用稀盐酸或醋酸泼洒,少量多次泼洒后,并及时测定水体的pH值;多施有

10、机肥,以肥调碱.此外,在一些盐碱地进行水产养殖,盐碱地区通常pH值偏高,通常的参考措施有:尽量不使用高pH值和较高碱度的水源,如有条件可采用换水的办法,防止池水的pH值过高;盐碱底质土壤的鱼池,不宜施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和消毒,防止pH值上升;渔池中要除去大型藻类如眼子菜、聚草和轮藻等.减少光合作用,避免pH值大幅度增高;控制浮游植物的过度繁殖,可用0.50.7ppm双硫合剂进行全池泼洒或在下风口杀灭过多的藻类;不宜以鲢鳙作为主养鱼,应以鲫、鲤、草鱼、鲂鱼、罗非鱼等为主;紧急解救措施可适量泼洒醋酸或盐酸,以中和pH值,防止碱中毒与氨中毒。水体中溶氧不足溶氧是水体中最主要的理化指标,养殖池塘中溶氧量

11、通常要求在58mg/L之间,至少不低于4mg/L;当溶氧低于3mg/L时,鱼虾会烦躁不适、轻度缺氧、呼吸加快、摄食量降低,从而影响生长。溶氧更低时就可能造成水产动物的死亡。水体中溶氧量取决于增氧与耗氧因素的消长作用。池塘中溶氧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照、温度等影响较大);空气溶解(与风浪,水体的水平和垂直移动有关);增氧机或增氧剂的使用;换新水所携带氧气等几个方面。而水体中溶氧的消耗则包括水生生物及细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代谢耗氧,池水、底质中有机物等还原性物质的分解等几个方面。当池塘溶氧不足时可采用的主要应急措施有:增氧机的合理使用;合理的换水;减少池塘中有机物、微生物等好氧量(方法同前

12、);合理地使用增氧剂;逐渐培育出所需适用的新藻相。现仅就目前主要的增氧剂作简要的说明:过硼酸钠,白色细小结晶粉末,属于温和性氧化剂,能缓慢释放氧,当水温高于40,氧气逃逸加快,可增加水体中的溶氧。使用过硼酸钠后可增加水体的碱性,提高池塘水体的pH。使用时用水溶解后,以1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但应注意不能与酸类物质混存。过氧化钙,白色结晶粉末,与水反应后能产生大量的氧气,可增加水体中的溶氧,提高水体的碱性,提高pH值,并可絮凝有机物及胶粒,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去除二氧化碳和硫化氢,防止厌氧菌的繁殖,且杀死致病细菌,起到澄清水体的作用,改良水质。使用时用水溶解后,以1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

13、泼洒。但对于缺氧池塘可参考下表使用量。表:缺氧池塘过氧化钙的用量水深(m)用量(kg/亩)l2-31.53424-52。55-636-8过碳酸钠(Na2C033H202)白色、自由流动颗粒结晶粉末.水溶液呈碱性:活性氧含量14,具有氧化性。过碳酸钠干粉的活性氧含量相当于30%浓度的双氧水.使用过碳酸钠后池塘溶液的pH值呈碱性,生成活性氧,从而发挥了其杀菌、漂白去污的功能。预防缺氧以0.075-0.15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缺氧急救时使用量可加倍,以0。15-0.22g/m3的水体泼洒。此外,0.02过碳酸钠溶液还可进行活鱼运输,每5-6h加药1次.水体中氨氮偏高正常养殖水体中氨氮一般不

14、超过0。2mg/L为宜,过高就会影响水产动物的摄食,造成其中毒,甚至死亡。池塘中氨氮过高通常是由于养殖中投饵量过大;或者直接用饼粕、冰鲜喂养,过剩残饲料变成了昂贵的肥料;此外鱼、虾大量排泄物的累积,过高的放养密度和过度施肥都是造成水体中氨氮浓度偏高的重要原因。防治养殖过程中氨氮偏高的主要措施有:在养殖初期严格清塘、清淤,减少池塘中氮的库容量;养殖初期肥水的时候注意有机肥的使用量;根据水体的实际承受能力,制定合理放养密度;选择消化率高的饵料,科学投喂:经常开动增氧机;养殖中后期使用沸石粉(1520g/m3)或活性炭(23g/m3)改善底质,吸附氨氮,降解有机物;定期检测水中氨的指标,如果氨氮超标

15、,早预防,早处理;及时清理养殖水域底层的污垢及水产养殖动物排泄的粪便等措施。此外,随着生态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正确合理地使用光合细菌、EM菌等活菌制剂,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去除水体中的硫化氢和亚硝酸盐,改善池塘底泥、底质,稳定水体中的pH值,加快水体中的能量和物质循环;合理地使用活菌制剂可净化水质,促进生长,防止疾病,提高水产动物的成活率。目前使用活菌制剂已成为控制水体中氨氮的最主要措施之一。有人在河蟹池使用EM菌,结果21天后使用EM菌池塘NH4+含量为0。12mg/L,而未施的池塘为1。47mg/L,且施用EM菌池塘NH4+离子变化幅度较N02、P043等含量明显降低,pH也明显提高。

16、但在使用活菌制剂时,应当注意不同菌类的适应条件和使用方法,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泼洒活菌制剂前后37天忌施消毒剂,也不能与消毒剂、抗生素等同时使用。光合细菌在日出时使用,效果显著;在使用硝化细菌时,不能像芽孢杆菌一样用红糖、池水活化;硝化细菌繁殖速度慢,使用时最好与其他活菌制剂错开使用,使用后泼洒沸石粉,效果会更加显著;使用硝化细菌后,3-4天内尽量不排水等。水体中亚硝酸盐偏高正常养殖水体N02一般不超过0.1mg/L为宜,当N02-积累到0.1mg/L后,就会造成鱼体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减低,长期应急就会造成水产动物的慢性中毒,患所谓的“黄血病”,水体中N02-过高就会导致水产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