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单元测试 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492461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单元测试 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单元测试 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单元测试 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单元测试 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语文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单元测试 人教版必修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马嵬(wi)惘然(wn)宵柝(ch)B弦柱(xun) 驿馆(y) 眉睫(ji)C栩栩(x) 金钗(chi) 痴心(ch)D自缢(sh) 厮守(s) 哗变(hu)2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B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2、。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空。D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四十年。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B庄生晓梦迷蝴蝶C沧海月明珠有泪D当时七夕笑牵牛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外出旅游,异地的风物固然让人迷醉,可是在商场购物时导购的劝说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B、汽车经销商虽然不希望看到市场的大起大落,却欢迎大浪淘沙式的竞争,因为这将使汽车市场更加规范有序。C、闹得纷纷扬扬的“安大线”和“安纳线”石油管道铺设之争终于尘埃落定,2004年最后一天俄政府决定修建“泰纳线”。 D、新年第一周股市势如破竹地下跌,

3、使得不少股民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有了新的认识。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的一句是:( )A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B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C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D“五一”期间,植物园在“百花展”系列游园活动中将展出郁金香、牡丹、连翘等花卉,并举办民族舞蹈表演和荷兰风车展。二、课外阅读端居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

4、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三、语言表达 某公司经理张毅遗失一张支票,被某厂工人小王拾到并送回。张毅去致谢,但小王不在,便写下留言条。这张留言条有几处词语必须删改。请找出来并作删改。小王同志:你好。丢失支票,事关重大,使我寝食不安,公司上下,焦急万分。多亏你高风亮节,及时送回。今天,我于百忙之中,专程来致谢意,不巧未能见面,实在遗憾。我由衷地感谢你,并希望你能再接再厉。略备薄礼,聊表谢意,万勿推辞。 公司经理 张毅 4月5月答:必须删改的有(只写序号): 修改办法:

5、 _ _ _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一、基础知识1答案:C解析:A项,“柝”读“tu”;B项,“弦”读“xin”;D项,“缢”读“y”。2答案:B解析:这两句虽有史实,但这是本诗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3答案:D解析:“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4答案:B解析:“梦”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梦。5.(B)不厌其烦:意为不嫌麻烦,应用“不胜其烦” 大浪淘沙: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选。纷纷扬扬:指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应用“沸沸扬扬” 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6、(D)A两面对一面,应去掉“否”B最后一句缺主语“济南惨案纪念园”C去掉“提

6、前”二、阅读鉴赏1.参考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收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他词好,言之成理也可)解析:端居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端居”,即闲居之意。首句所写是诗人在盼远方来信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叹息,怅然若失。次句写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敌”字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8参考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回答,如互文手法,言之成理也可)解析: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人性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三、语言表达2 。是多余的话,应删去;过头话,不得体,可删去;不得体,有抬高自己之嫌,应删去“于百忙之中”;不得体,有居高临下之嫌,应删去“并希望”这一句。这样表明身份,不得体,应删去“经理”二字。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