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报告交通项目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492427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0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评估报告交通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风险评估报告交通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风险评估报告交通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风险评估报告交通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风险评估报告交通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险评估报告交通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评估报告交通项目(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242恩施市石乳关至白杨坪段改扩建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恩施市发展和改革局二一四年七月目 录第一章 基本情况41. 项目概况41.1 项目简介41.2 建设方案41.3 建设必要性41.4 土地利用51.5 环境影响52. 评估依据53. 评估主体64. 评估过程和方法6第二章 评估内容71. 风险调查评估及各方意见采纳情况71.1 风险调查内容71.2 调查范围81.3 调查的方式和方法82. 风险识别和估计的评估82.1 风险识别82.2 主要风险因素识别112.3 风险估计123. 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的评估134. 落实措施后的风险等级确定15第三章 评估结论161. 主要风险因素1

2、62. 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结论173. 风险等级174. 风险防范、化解措施184.1 征地拆迁184.2 噪声治理184.3 交通组织184.4 施工组织194.5 信访工作195. 应急预备和建议205.1 基本要求205.2 社会稳定应急预案205.3 建议21第一章 基本情况1. 项目概况1.1 项目简介本项目推荐方案起点位于恩施市石乳关(鄂渝界),与石乳关隧道恩施侧洞口相接,经太阳河、梭布垭、九根树,止于白杨坪(接209国道GK1911+600),整体走向为西北-东南向。路线全长43.28公里,其中新建25.43公里,沿老路改扩建17.85公里。桥梁总长2274米/2

3、0座,桥梁占建设里程的5.25%,其中大桥1254米/5座,中小桥1020米/15座,涵洞56道。全线隧道总长558米/1座,占建设里程的1.29%。全线推荐采用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8.5m的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荷载为公路-级。投资估算总金额为42506.2118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为982.1213万元。1.2 建设方案计划2013年12月开工,2015年11月完工,建设工期24个月。1.3 建设必要性本项目的建设是落实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2011-2020年)、湖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十二五”规划规划精神和完善国省道路网的需要;是解决通行能力“瓶颈”,

4、改善交通基础条件、提高行车安全性和整体服务水平需要;是完善恩施州旅游景区布局,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推进片区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恩施市与重庆市奉节县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加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力度、构建和谐社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需要。1.4 土地利用本项目建设用地规模已纳入恩施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恩施州规划建设用地规模2010年9.72万公顷、2020年10.30万公顷,本项目占用土地约20.89公顷,分别占其0.0215%以及0.0203%,所占规划比例相对较小,能够较好地适应土地利用规划。本项目拟用地面积20.89公顷,均为农用地。就用地总量来看,其占恩施州土地总

5、面积比例微乎其微,因此宏观上对土地利用结构不会造成直接影响。1.5 环境影响尽管项目的建设对所在区域的自然生态、水、气、声和社会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在建设和运营阶段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使本项目建设给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本项目建成后,由于提高通道通行能力,缩短里程,使本项目原有道路及相关道路汽车油耗明显减少。本项目评价年限内可节约燃油2.8万吨(合4.12万吨标准煤),这将对能源的节约方面有很大的贡献;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和运营阶段对当地居民、社会的影响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是有限的,且通过一定措施可将负面影响降低至较小程度,风险可控。2. 评估依据(1)中

6、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1999年1月1日)(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5)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2001年6月6日)(6)国务院信访工作条例(国务院第431号令 2006年6月22日) (7)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22492号)(8)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13】428号)(9)其他有关法律、法规3. 评估主体恩

7、施市发改和改革局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体,含设计单位、州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项目所在地乡镇的主要负责人,并进行了大量的群众参与调查。4. 评估过程和方法按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有关要求,2014年7月,恩施市交通运输局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共同组成了评估委员会,由市发展和改革局主持。评估委员会首先调阅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工程建设方案、征地拆迁方案等工程资料;并向工程技术人员、项目前期筹备人员咨询了项目的进展和准备情况,对项目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多次深入一线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研,并于相关机构、个人进行了沟通、座谈,评估小组还咨询了有关部门,对我市近来总体信访工作、其他在建项目社会稳定情况进行

8、了了解。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根据要求,评估委员会编制完成了G242恩施市石乳关至白杨坪段改扩建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第二章 评估内容1. 风险调查评估及各方意见采纳情况1.1 风险调查内容影响社会稳定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项目建设方案、建设用地及征地拆迁补偿、管线拆改、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交通影响、施工措施及对沿线生产生活的其他影响等方面。(1)项目建设方案及主要比较方案,全面征求了地方政府及有 关部门的意见,外部条件稳定,方案风险较小。(2)建设用地及征地拆迁补偿,包括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已实施项目实际发生的资料,拆迁范围满足国家有关规定的要 求,特别是可能受项目影响的住宅、厂矿企业

9、等,全面征求了产权单位及相关群众的意见,收集可能发生的相关费用。 (3)管线拆改,调查落实拆改管线的产权单位、管线数量、拆改方案、拆改及施工过渡等,并全面征求了主管部门、产权单位及相 关群众的意见。(4)生态环境保护,收集沿线经过或有影响的自然保护区、水 源保护区等;施工期间水土流失、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振动、 扬尘、固体废弃物等;运营期间噪声、振动、固体废弃物、通风等。征求了主管部门及相关群众意见,综合考虑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意见。(5)文物保护,调查、分析沿线主要文物、古木、墓地等分布及与本项目的关系;对于受项目影响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征求了文物主管部门意见。(6)交通影响,包括沿

10、线主要既有道路、规划道路情况,征求了主管部门及相关群众等意见,尤其是封堵既有道路、施工干扰等可能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7)施工措施,包括基坑开挖、降水、地下结构开挖、爆破等引起附近房屋沉降、倾斜、变形、裂缝、渗漏、倒塌等可能的影响,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8)沿线生产生活的其他影响,包括施工过渡、铁路建筑物等对既有建筑的影响、影响公共场所舒适度、安全性等。(9)沿线区、县基本概况;各级政府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统计;“十二五”发展规划等。1.2 调查范围根据项目地理位置和功能作用,确定本项目的吸引范围为恩施市。凡项目涉及到利益相关者切身利益、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因素,都纳

11、入调查范围,涵盖拟建项目建设和运行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范围。1.3 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通过初测实地踏勘情况,以及发函、走访群众、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和方法,以达到广泛调查、充分收集各方意见和诉求的目的。针对社会各界和群众意见、建议,开展风险分析的情况以及制订、优化完善预防和化解措施的情况。2. 风险识别和估计的评估2.1 风险识别在风险调查基础上,针对群众不理解、不认同、不满意、不支持的方面,或在日后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情形,全面、全程查找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各种风险因素。围绕拟建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是否可能引起群众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从拟建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可能对外产生的负面影响,项目与当地经济社会的

12、相互适应性等方面,全面、动态、全程识别拟建项目建设和运行可能诱发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稳定风险事件,识别影响拟建项目总体目标顺利实现的各种社会稳定因素。拟建项目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因素众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项目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风险和项目与社会的互适性(社会对项目的认可接纳)风险。运用层次分析法,项目对社会稳定风险可分解为六种类型:政策规划和审批程序、征地拆迁及补偿、方案的技术经济性、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社会影响和媒体舆情。这六类可细分为 32 个因素,本节将结合本项目及周边环境特点,针对 32 个因素进行逐条对照,初步识别本项目风险因素如表13.4.1。社会稳定性风险对照表类

13、型序号风险因素参考评价指标是否为该项目风险因素备注一、政策规划和审批程序1立项、审批程序项目立项、审批的合法合规性。否2产业政策、规划与地方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相容性,周边敏感目标(风景区、湿地)与拟建道路的位置关系和距离等。否3设计标准与行业中长期规划的符合性、功能定位的准确性。否4立项过程中公众参与道路方案、环评审批过程中的公示及诉求、负面反馈意见等。否二、征地拆迁及补偿5建设用地、房屋征拆范围建设用地是否符合因地制宜、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总体要求,房屋征拆范围与工程用地需求之间、与地方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等。是6被征地农民就业及生活农民社会、医疗保障方案和落实情况,技能培训和就业计划等。否7

14、土地房屋征拆补偿标准实物或货币补偿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与近期类似地块补偿标准之间的关系(过多或过少均为欠合理)。是8土地房屋征拆补偿程序和方案是否按照国家和当地法规规定的程序开展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工作;补偿方案是否征求公众意见等。否9特殊土地和建筑物的征收程序涉及基本农田、军事用地、宗教用地等征收征用是否与相关政策的衔接等。是10管线迁改及绿化管线迁改方案和绿化的合理性等。否11对地方的其他补偿对因项目实施受到各类生活环境影响人群的补偿方案等。是三、方案的技术经济性12线路方案道路线位方案的工程安全、环境影响等方面的风险因素。是13桥隧工程施工可能引起的影响主要有不良地质诱发的工程风险,桥隧施工中产生的污水,施工过程中引起的火灾、爆炸等事故是14资金筹措和保障资金筹措方案的可行性,资金保障措施是否充分。否四、生态环境影响15大气污染物排放施工、运营期间,工程施工、沿线物是16水体污染物排放料运输过程中各污染物排放与环保排是17噪声和振动影响放标准限值之间的关系,与人体生理是18电磁辐射、放射线影响指标的关系,与人群感受之间的关系等。是19土壤污染重金属及有害有机化合物的富集和迁移等。否20取、弃土场取、弃土场设计是否符合环水保要求。是21日照、采光影响与规划限值之间关系,日照减少率,日照减少绝对量,受影响范围、性质(住宅或其他)和数量(面积、户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