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大英帝国,不控制的智慧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48625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3.大英帝国,不控制的智慧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73.大英帝国,不控制的智慧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73.大英帝国,不控制的智慧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73.大英帝国,不控制的智慧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73.大英帝国,不控制的智慧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3.大英帝国,不控制的智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3.大英帝国,不控制的智慧(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3.大英帝国,不控制的智慧前不久大家可能知道,罗胖追随我们罗辑思维会员的十七名小伙伴去了一趟南太平洋的岛国斐济去玩耍,而且还录了一期节目回来。在刚下飞机的时候,我们就得知一个情况,原来斐济前两年刚刚脱离英联邦独立,刚刚把代表英国的那个米字旗的图案从自己的国旗上给抠掉,刚刚把伊丽莎白二世老太太的头像从自己的钞票上给请下去。那发生了什么呢?我们就请教当地的导游,导游说我们这儿政变了呗,我们这儿三军总司令把总理给赶跑了呗,然后英联邦就谴责我们呗,然后我们就不跟他们玩了呗,所以就独立了。哎呀,当时我们心里有点小紧张,刚刚政变还没两年,这个地方旅游安全吧?导游说放心,我们这儿没那事。什么叫政变?就是三

2、军总司令给总理打一电话,说哥们儿呢起开,限你三天搬家,总理一看干不下去,好吧,搬家。然后总司令住进去了,就这么简单。老百姓听说这事,就是龇着大牙在村口乐,你听说了吗?政变了,听说了,听说了,然后接着过自己安详平静的生活。这个我们又倒吸一口凉气,虽然没觉得不安全,但是这个国家也很奇葩。有很多词在我们中国人听来,那至少你是要板起面孔说的吧,比如说主权转换、独立、政变这些词,但是好像在那个国家,这些词听起来稀松平常,跟老百姓、普通人的生活好像没有什么瓜葛。所以在斐济旅游期间,我们就萌生了一个念头,想为大家聊一期节目,就是讲一讲英联邦的前身,一百多年前如日中天的那个大英帝国以及大英帝国背后的历史逻辑。

3、这个帝国,你听这个词,大英帝国,好大,好雄壮,好暴力,但它真正的逻辑是这样吗?我们就得回到历史当中,重新看这个词,什么是大英帝国。如果严格地从历史的概念上讲,大英帝国的成立之日,应该是1877年,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年英国女王才自封为印度皇帝,她的王位的称号当中才出现了“皇帝”这个词,所以大英帝国这一年才算名至实归。给大家介绍一本书,这是中信出版社前两年出的叫帝国,它的作者是英国的著名历史学家佛格森。按弗格森的说法,其实大英帝国的历史就是丘吉尔这个人一生的历史。因为丘吉尔出生在1874年,他老人家当年3岁的时候,大英帝国刚刚创生。丘吉尔是死在1965年1月,他老人家也是亲眼看着这个帝国叫“眼看天

4、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他是目送这个帝国进入坟墓的。所以1965年基本上也是大英帝国分崩离析的时代。丘吉尔的一生就是大英帝国的一生。但是这个是严格的历史界定,我们今天讲背后的逻辑就不能这样讲。1877年这仅仅是严格历史定义上的大英帝国的起点。但是如果我们要追寻这个帝国的内在逻辑,找寻它的历史逻辑起点的话,那还要早整整100年,大家自己算,1877年倒转100年,1777年。什么时候?正是美国独立战争打得最凶的时候。1776年莱克星顿的枪声,美国独立战争打响。所以说到这儿,你可能已经明白了,所有后来我们看到的,那个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其实是美国独立战争打完之后,英国挫败之后的,那个

5、废墟当中浴火重生出来的一个帝国。你想想,确实悲催,干了几百年架,跟西班牙人、荷兰人、法国人,好不容易搞出这么一块殖民地,但是你想,就像一个40多岁的男人,就像罗胖这岁数,突然一下离婚了,净身出户,房子、地、老婆、孩子全归人家了,自己面对茫茫的世界,没有出路。当年的大英帝国就沦入了这样的状态,当时的欧洲列强都笑话它,那个奥匈帝国的约瑟夫二世就嘲笑它,说从此英国人完了,完了,二流国家,从此不带它玩了。包括英国当时的乔治国王,恨不得就得脱袍让位、以谢国民,这是重大的挫败。可是从这样的挫败,表面上的挫败的背后,我不知道你感受到一点什么奇怪的东西没有?至少我在读历史的过程当中,你就觉得美国独立战争赢得好

6、蹊跷,因为甭管是美国人写的书还是英国人写的书,他们描述的都是:哎呀,华盛顿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将军,将军很有道德感召力,士兵们就算饿肚子,就算没有粮饷,都愿意跟着他干,甚至连整齐的军服都没有,惨那,那个时候。咱得会讲革命故事好不好,革命故事你得分两段讲啊。爬雪山、过草地得有吧,可是“三大战役”打得蒋介石满地找牙那个英雄故事你也得有吧。但是美国独立战争没有。你看很少能够看到什么英国人怎样从优势地位、通过多么惨烈的战役逐渐地削弱,华盛顿将军拥有什么样伟大的战略把英国人打败的故事,好像很少。那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我们不能按照我们中国人理解的那种仇敌的逻辑来理解这场战争,因为人家毕竟是“亲父子

7、”、亲兄弟。所以,当英国人撤出美国,就是认怂的时候,1781年在约克镇大捷,整个英军投降,包括两年后1783年在巴黎签的那个合约,其实英国人就一个心态:说既然不划算,老子不玩了。其实逻辑就是这样,说你这个儿子也不听话,打呢,我现在又有一点儿打不动;我打动了打赢了,我有什么好处呢?英国人算了算账,儿大不由娘,去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去吧。这个才是我读历史到最后得出来的,英国人止息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真正的原因。我们其实可以给英国人算笔账,英国人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其实还打过一个和法国人的七年战争,七年战争耗费多少军费呢?12亿英镑。你今天看12亿英镑没多少钱,造一个体育馆就是那个钱,当年可是不得了

8、的巨款。因为打完,我给你算另外一笔账,打完七年战争之后,英国人留了1万士兵在美国,驻守嘛,毕竟还有一些防卫的任务,还要跟印第安人作战,所以就留了1万人。这1万人一年的军费是35万英镑。所以你看,12亿英镑是一个多大的财政负担!但英国人咬牙扛下来了。那么英国人从美国殖民地能够拿回多少税收呢?一年是11万英镑。英国人说,我傻呀?我为了维护你的独立,为了维护我对这块殖民地的独占权,每年是35万英镑,收回11万英镑,时不时再来一个像七年战争这样的军费支出12亿英镑。我有病啊,我再跟你这么玩。所以从简单的账面资产上算,英国人不玩这局游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中国人熟悉一套逻辑,说但凡领土这个问题,哪怕是

9、一块小岛,一块石头,我们没有一块多余的,这是一个政治家尤其是当政的政治家,要对千秋万代子孙负责的事情。但是英国人好像没这么想,那英国人为什么不这么想呢?这就得说到一个人,在我们的节目当中已经反复提到了,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的作者,其实就是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好巧啊,历史上又碰头了,碰头在哪一年?就碰头在1776年,就是美国独立战争打响这一年。刚才介绍帝国这本书的作者佛格森,前两年在参加美国的TED(美国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演讲的时候,就曾经讲过一段俏皮话,他说“1776年的时候,一个著名的英国绅士写了一本书,这是那一年的大事。那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小事,就是我们的一块殖

10、民地要闹独立。”听得现场哈哈大笑,美国人听了都明白他在说什么。你看,这段俏皮话背后的逻辑其实特别有意思。美国独立战争和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这两个事情到底哪个重要呢?弗格森认为国富论重要,为什么?因为正是国富论以及它包含的那些思想说服了整个英国人,我们应该按这种方式去走我们的道路。什么方式?在国富论这本书里下册的第七章里面,亚当斯密帮英国人算这账非常简单,说你不要跟殖民地搞,你们让它独立,它要独立,你让它独立好不好。你首先军费负担降下来了吧,你不用付那么多钱。第二,你自由贸易的秩序就又开始了,你何必要独占呢?独占只对那些拿到英王特许的商人有利,对老百姓的自由贸易没有利。而这个时候你一旦撤出,这

11、笔账很好算,毕竟我们是同文同种,有那么多政治上的、法律上的、经济上的、血缘上的联系,大家的情感马上就会恢复。以后万一我们英国出什么事,那人家小兄弟还会来帮我们的。这就是亚当斯密当时四处跟别人讲的话。当然好巧不巧,这也不是一个大学教授他讲话,当时就能说服英国人。英国人确实也有一批政治家听得懂这个逻辑。其实英国历史上最有趣的一个政治家,就是1776年上台的,这个人叫小皮特。不,我说错了,他是1783年上台的小皮特。小皮特是英国历史上一个特别有传奇色彩的政治家。首先,他的年龄就很传奇,他当首相这一年他刚刚24岁,英王是力排众议,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当了国家的掌舵人,而且一当就是20年。更重要的是,

12、正是在小皮特这20年当中,大英帝国完成了从美国独立战争的废墟中浴火重生的历史重任。而这个小皮特就是亚当斯密的粉丝。有这么一个历史记载,说有一天,他跟很多政治家在一个屋里开会。这个时候一推门,亚当斯密进来了,全体起立。亚当斯密说:“先生们,你们坐,不要客气。”小皮特说:“不行,先生您得先坐。”这听着有点像中国的那个范,是刘备对诸葛亮的那个色彩。您得先坐,为什么?因为这个屋里所有的人都是你的门生弟子。从这个细节当中,其实我们可以判断出两点:第一,确实亚当斯密用他的理论的强大的说服力,说服了当时英国的主流政治家们;第二,这个说服是带有一种恍然大悟的色彩,是一种拨云见日的色彩。要不然大家为什么这么尊敬

13、他呢。说明这个此前它不是常识。那亚当斯密带来了什么思想呢?此前的节目我们也都介绍过,说白了很简单,就是虽然每个人对自己各自的利益负责,但是只要参与分工,只要参与交易,最后大家都得益。所以这么一算账,殖民地的问题就很好解释了,不要占有它,就用大家的兄弟感情、血缘联系做生意就好。只要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整体的交易中获得新增的利益,而不是去把已经产生的采取去争夺、去分享。你看,这是亚当斯密算明白的账。所以一百多年过去了,到了19世纪末期,当整个欧洲列强都起来抖搂膀子,都开始要要冲出欧洲、走向世界、去强占殖民地的时候,你发现整个殖民地的心态是不一样的。英国人这套逻辑在亚当斯密那个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而其他

14、国家因为它是后起的,是后来者,所以往往是带有一种军备竞赛的心态去冲到殖民地去强占的。所以按照后来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说法说(这个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他说其实我给他们算算账,这些其他国家在殖民地上用的钱是不划算的,是连本儿都没收回来的。但这笔账我们没看他细算,但是确实有这个问题。大家想一想,现在比方说,让你穿越回一百多年前,就是给你一块殖民地,你去当总督,好吧,你管,都穷啊,什么亚洲人,什么非洲人,都榨不出几个银两。但是你为了控制当地人,你得养支军队吧,这军队是要粮饷的,你从当地榨出来的财富跟你花进去的成本是不是一定划算?不一定的。你以为你狠,你拳头大的你就一定是哥哥,你就一定赚

15、钱?不一定的,这笔生意。所以当时,我们看到1904年的时候,德国一个杂志上画的一幅漫画,就是列强们对待殖民地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德国人就是咱们得讲规矩,所以他们把什么鸵鸟,不是鸵鸟,什么鳄鱼、长颈鹿都弄来,正步走,学我德国这一套。法国人比较自由浪漫,所以很多法国殖民地当地的土著部族就打成一团。像比利时的殖民地,比如说非洲的刚果,他们的国王就二话不说,我来就是榨取你们的,把所有土著人放在烤架上烤,然后一块一块肉切下,国王给吃了。而英国殖民地的场景就不一样,比较好玩,英国人是把当地人培植成商人,然后跟商人做交易。当然,德国人为了讽刺英国人,画了一个大磙子,是英国士兵把当地的商人弄到磙子下碾压,榨出最

16、后一个便士。等榨穷了之后怎么办呢?不是破产了吗?好,我英国人再派一个传教士,你到传教士那儿去信上帝吧,从此你的心灵就安顿了。你看,即使在德国人的嘲笑当中,英国人的做法可能也是最聪明的一种做法吧。所以果然,你看整个,这就说到我们今天要点题的,什么是大英帝国?你不要以为大英帝国和我们熟悉的历史上比如说蒙元帝国,那是成吉思汗用刀、用马、用血战,一寸一寸地征服下来的那个帝国。英国人虽然他也用枪、也用刀、也用暴力,但是你去真的去看,大英帝国这一百多年,说白了就是维多利亚时代整个这个时代大英帝国,它其实每一块都不一样。它是一种自然生长的一个生态系统,它反而是暴力色彩最淡的一种状态。所以到今天为止,如果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你根本就分不清什么是英格兰,什么是大不列颠,什么是大英帝国,英国女王或者国王他头上那么多头衔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它的殖民地也是摊成一地,每一块殖民地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是自治领,有的是半自治领,有的是托管殖民地。比如说光在印度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