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460262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内容包括:三位数加三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估算。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3、理解验算的意义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形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学习。三、教学重点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掌握验算方法。四、教学难点1、连续进位加法。2、连续退位减法。五、教学建议1、运用迁移的方法进

2、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2、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3、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4、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形式。六、课时安排1、加法 课时2、减法 课时3、加减法的验算 课时4、整理和复习 课时第一课时 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内容:P15-17 例1及全部习题。集体教案个性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重点、难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三张数字卡片:3、5、9。提出问题:利用这三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板书出示:(教师有意识地从小 到大分成两组) 35 39 53 59 93 952 、从上、下两行中各选择一个数能组成几道不同的加法算式:(请同学们把算式写在自己的卡片上)3、生汇报算式。(并启发学生怎样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学生列出了九道不同的算式。二、展开1、师:请同学们选择能计算的算式独立尝试着算算看。(要求学生把计算好的算式贴到黑板上)2、要求同学们对这些算式进行分类。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分类方法:(1)得数小于100

4、分为一类,大于100分为一类。(2)一次进位的分为一类,两次进位的分为一类。(3)个位进位的分为一类,十位进位的分为一类,个位十位都进位的分为一类。3、按第(3)种分类方法把算式移动成三列。 35+59 35+93 35+95 39+59 53+93 39+93 53+95 39+95 53+59师:在这些算式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什么是新的知识?若学生提出十位进位与个位十位都进位的加法以前虽没有学过,不过我们已经都会算了,教师就先让学生说说十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检验卡片上的得数是否正确,接着教师提出今天我们要对个位十位连续进位的加法作进一步的研究,看看到底有多少种算法,哪种算法最简便。

5、4、选择其中的一道 题作重点研究:39+95。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要求:(1)这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计算?(2)讨论时,请组长主持好,并整理好向全班汇报的内容。(3)全班交流时,思考你喜欢哪种方法?计算要时注意些什么?5、集体汇报、交流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1)39+95=39+90+5=129+5=134(2)39+95=40+951=1351=134(3)39+95=(30+90)+(9+5)=120+14=134(4)39+95=(40+90)+(51)=130 +4=134(5)39+95=39+100 5=1395=134(6)竖式计算: 3 9 +9

6、 5 1 3 4请同学们比较一下,(1)(5)这四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启发学生得出:都是把新问题转化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6、讨论用竖式计算。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错例。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3 9 (2)3 9 +9 5 +9 5 1 3 41 2 4先请这两位同学分别说说算法,再让大家比较:你认为哪种对,为什么?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先自己轻声说,再个别指名说,再集体说。)7、比较39+95与39+59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8、请从剩下的3题中选一题做一做,说一说。同时请3位学生板演。检查一下和你做的同一题的小朋友,做对了吗?把你做的题说给同桌听。9、小结计算方法。

7、今天学的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用竖式怎样计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三、分层练习1、“做一做”第1题。(列竖式计算)说明:掌握笔算方法有困难的同学到老师这儿进行小组教学,帮助纠错)。2、哪把钥匙开哪把锁。(多媒体呈现钥匙和锁的画面,四把钥匙上分别挂着四道算式,四把锁面上分别写着四个数,钥匙与锁配对了,锁就会被打开)。59+73 55+67 79+89 58+94122 132 142 1683、开放题:下面的里可以填几? 5 4 5 4 + 7 + 7 1 11(说

8、明:教师对潜能生辅导第1题时,其他学生完成第2题。第2、3题反馈时让优生反馈,潜能生倾听)。第二课时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内容:P18页的例2集体教案个性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估算的方法。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4、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5、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约4分钟)1、创设情境:师:最近老师到家电市场看中了价格为768元的一台微波炉和价格为362元的一台电磁炉,想把它们买下来。帮我算算,应带多少钱才够买?在学生列出算式后,直接导入并揭示

9、课题。(板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2、提出学习目标:A、你能用学过的方法解答三位数加三位的连续进位加法吗?B、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约24分钟)1、小组个人展示。(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2和“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交流(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说,如果不懂,优生对其辅导),寻找学生错例。2、各小组在班上展示(1)算法展示生1:165+78我是这样算的,先算5加8等于13,个位写3,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6加7生再加1就等于14,十位上就写4,向百位上进 1,百位上的1加1等于2,结果是243。生2:我是这样算237+565的,生3:重要讲解549+867=

10、的计算过程,并与例题进行比较。(2)错例展示一般情况下,学生容易做错的地方可能是:在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中,学生经常会忘了加上进位的数。百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应该向千位进一。 如:一些学生在计算549+867时,百位上的5与8相加后,有些忘了加上进位的1,有些忘了写千位上的1。由于连续多步计算,有些学生会出现两数相乘的情况。如:计算409+394时,有的学生会将百位上的4与3相乘,结果得1306。(3)学生自由质疑问难师:同学们,你在学习中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对大家说说?(4)小结计算方法。师:今天学的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师:用竖式怎样计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11、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5)用刚学的知识独立解决“情境”中的练习。(学生做完后,在小组中交流)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约9分钟)1、练习五第7题。(重点讲错误的原因)2、练习五第4题。(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3、下面的里可以填几? 5 2 5 4 2 + 7 6 + 6 1 81 1 2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约3分钟)1、三、四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2、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好吗?好在哪里?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三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 P19-P21练习五集体教案个性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

12、学生能较熟练、正确地计算出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习题,进一步领会加法的基本法则。2、能进一步领会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熟练地运用算理进行计算。2、进一步领会估算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约4分钟)1、创设情境做“猜一猜”游戏:你能很快地说它们的和有几位数吗?56+49 123+89 564+444 756+245 785+452反馈时,引导学生从进位方面去思考、判断。2、提出目标A、能较熟练地、正确地求出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算式的结果。B、能较熟练地、正确地估算。二、自主探索,整理知识(约8分钟)1、先让学生对学过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进行整理,然后请个别学生在班上交流。2、基本练习、用竖式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