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导学案第一课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45447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柳先生传导学案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柳先生传导学案第一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五柳先生传 课型:预习展示 签批: 课时: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2010-9-2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2、记住文中重点字词的音、形、义。3、能用白话文翻译全文。环节预设:(早读时间将课文读熟。)1、自主学习。(15)2、合作探究。(5)3、展示交流。(15)4、穿插巩固。(5)5、达标检测。(5)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其姓字(2)。宅边有五柳树,因(3)以为号焉。闲静(4)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5);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6),家贫不能常得。亲旧(7)知其如此(8),或(9)置酒(10)而招之。造饮(1

2、1)辄(12)尽,期(13)在必醉,既醉而退,曾(14)不吝情(15)去留(16)。环堵(17)萧然(18),不蔽风日,短褐(19)穿结(20),箪(21)瓢(22)屡空,晏如(23)也。常著(24)文章自娱(25),颇(26)示(27)己志。忘怀得失(28),以此自终。赞曰:黔娄(29)之妻有言,不戚戚(30)于贫贱,不汲汲(31)于富贵。味其言,兹(32)若人(33)之俦(34)乎?衔觞(35)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36)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题解:陶渊明既是我国东晋时代的著名诗人,也是优秀的散文作家,五柳先生传就是一篇传世佳作。全文可分两部分:传和赞。五柳先生是陶渊明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

3、出来的人物,正像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那样,这篇传记也正是陶渊明“颇示己志”的作品,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作者的自画像。如果结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特点和陶渊明的思想态度来读这篇作品,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和作风,从心底里产生出一种敬意来。课前预习内容: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造饮辄( )尽、短褐( )穿结、箪( )瓢屡空、黔( )娄、俦( )、衔( )觞( )2、结合以前你所了解的陶渊明和本文的题解部分,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到的陶渊明。3、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翻译文章,利用注释,自己组织语言,争取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

4、为号焉。 1)何许:何在,什么地方。(2)姓字:古人有姓、名和表字。一般为表示礼貌,常称呼别人的表字。(3)因:因此,因而。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4)闲静:安静,没有什么欲望。(5)甚解:这里有刻意求深的意思。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6)嗜酒:非常爱好喝酒。(7)亲旧:亲戚朋友。(8)如此:指喜欢喝酒而又不能经常得到满足的情况。(9)或:有的,有时。(10)置酒:准备酒。(11)造饮:登门饮酒。(12)辄(zh):就。(13)期:目的,希望。(14)曾(zng):乃、却。(15)

5、吝情:惋惜。(16)去留:离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7)环堵:环绕四面的墙。(18)萧然:空旷的样子。(19)短褐:粗布短衣。(20)穿结:缝补破洞。穿,破洞。结,打结,缝补。(21)箪(dn):用苇竹编制的置放食品的器具。(22)瓢:舀水的器具。(23)晏如:安然自在的样子。(24)著:写。(25)自娱:自我娱乐。(26)颇:很。(27)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28)忘怀得失:心里没有得失之念。忘怀,忘却。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味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29)黔娄:黔娄是春秋时

6、齐国人,鲁恭公、齐戚王先后聘他做卿相,皆拒不接受。修身清节,甘守贫困,死时殓布都不能蔽体。(30)戚戚:忧愁的样子。(31)汲汲:努力追求的样子。(32)兹:乃。(33)若人:这个人。(34)俦:类。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35)衔觞(shng):醉酒。觞,酒杯。(36)无怀氏: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具体操作过程:1、 早读时间采用多种方式读文,范读、领读、齐读、自由读、个人展读等方式,争取读熟课文。2、 明确目标,分发学案,自主学习。3、 组内交流。(将自己弄不明白的在对子组之间讨论,仍不明白的上交各小组,还弄不懂得做好标记,准备在全班交流时解决。)4、 展示交流环

7、节:各组将本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版面上,其它小组帮忙解决,教师质疑、点拨。同学在听展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导学案。5、 穿插巩固,同学们整理自己的学案。6、 分发检测题,检测。 7、收导学案,检测题。五柳先生传第一课时检测题姓名 得分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2分)因以为号焉 不慕荣利 欣然 造饮 辄尽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短褐穿 结 箪瓢屡空 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 2、 解释下列句子(6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3、 古今异义:(4分)不求甚解:古义 今义 五柳先生传第一课时检测题姓名 得分 4、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2分)因以为号焉 不慕荣利 欣然 造饮 辄尽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短褐穿 结 箪瓢屡空 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 5、 解释下列句子(6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6、 古今异义:(4分)不求甚解:古义 今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