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安全护理制度和措施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449941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安全护理制度和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安全护理制度和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安全护理制度和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安全护理制度和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安全护理制度和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安全护理制度和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重患者护理的高风险因素1、观察病情不细致、预见性不强 :由于危重患者的病情危重,病情复杂、变化快,年轻护士专科知识不足,没有预见 性,容易失去最佳抢救时机,造成医疗纠纷。2、社会心理因素:由于疾病发展到不可逆性,导致患者死 亡, 亲属往往对导致患者死亡的每个细节都十分关注。 而 这种强烈的情绪可能进一步加深医护人员和亲属之间的误会,引起医疗和护理的纠纷。3、护患沟通不良所造成的风险: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过分关注, 工作稍有不慎, 会引致家属的 误解和不满, 同时,患者患病的自然过程或治疗、 检查过程 的风险都可能会使患者病情出现反复或加重。4、人为的失误( 1)规章制度落

2、实不严没有严格按照医疗护理操作规程处 理,如常用抢救设备没有定时检测,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 抢救仪器、机械突然故障。( 2)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记录必须保证真实、完整、及时、准确,它是反映患者病情变化、疾病治疗护理经过及其治疗效果的原始记录。二、安全护理制度1、制定完善医疗护理规章制度( 1)护理级别制度 必须落实护理级别要求,危重患者 15min-30min 巡视 1 次,对病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2 )抢救室工作制度 成立专人管理小组,包括急救物品管理、 使用、 保养、 供应等, 使急救室设备及药品完好 率达100%,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设备的使用。( 3)“三查七对”制度 必须准确及时执

3、行“三查七对”制度,对药物的性质、用法、剂量以及配伍禁忌要熟悉并掌握。抢救时执行口头医嘱应复述医嘱两遍,核对无误后 方可执行,过后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并签上准确执行的 时间及全名。( 4)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侵入性操作必须坚持无菌操作原则,要事先向患者或家属讲清楚,让患者或家属理解并 签知情同意书,免疫机能低下及传染患者按隔离种类落实隔 离措施。2、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必须从法律角度严肃对待,真实、 客观地书写各种护理文书。 护理记录单上各项数据要 准确无误,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应保持一致,以免贻误病情 造成医疗纠纷。3、加强护患沟通,强调服务态度危重患者病情复杂,抢救多,工作人员紧张忙乱,家属焦虑

4、、担心。应合理满足 患者及家属感情、 心理等多方面的需要, 从而减少纠纷发生。三、安全护理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严格落实值班、 交接班、 分级 护理、病区管理及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时采取处理措施。2、避免坠床对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的病人使用床栏, 并检查床栏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必要时使用约束带。病人搬运时应有护理人员在场, 重危病人在转运过程中有护理人 员陪同并备好抢救用物。3、避免误吸、窒息病人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床边备好吸引器及吸引用物。气管插管及气管切 开病人要充分湿化气道, 防止痰液结痂, 翻身时给予叩背, 使痰液松动易吸出。4、避免意外拔管对于躁动、意识不清病人妥善固定插管及各引流管,增加保护性约束,严密观察病人的躁动情 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适当地给予镇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