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443085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小古文,完成下面小题。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涉:跋涉,就是“度过江河”的意思。 遽(j):急遽,立刻,表示时间紧迫。 契(q):动词,用刀子雕刻。 惑:迷惑,这里指“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坠于水(_)(2)入水求之(_)2请说说列句子的意思。(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_3说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2. 阅读理解。欧阳修苦读欧阳公四岁

2、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孤:小时候死了父亲。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荻(d):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像苇叶,秋天开紫花。闾(l)里:乡里。文字:文章。1“家贫无资”的“资”意思是_。当这个字表示“供给;提供”的意思时,可以组词为_。2“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意思是()。A.他从小时候开始写诗歌文章时,个子就和大人一样高了。B.他从小时候起开始写诗歌文章,下笔就和大人一样镇静了。C.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水平已经和大人一样高

3、了。3选文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写欧阳修苦读的?_4你还知道哪些名人苦读的故事呢?给大家介绍一下吧。_3. 阅读小古文,完成下面练习。猫 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中,不敢复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斗于屋上(_) 黄猫奋起逐之(_)白猫走入室中(_) 不敢复出(_)2两猫相斗,惊心动魄。请用“_”画出描写这种紧张激烈场面的句子。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这篇文章写了两只猫打斗,一只是(_)猫,另一只是(_)猫。它们在(_)上打斗。听,它们打斗时的声音(_);看,它们打斗时的样子(_),(_),两不相下。结果(_)猫败而

4、(_)猫胜。4. 阅读理解。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起光,以书映光以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数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西京杂记)1解释下列词语。(1)逮_(2)愿_(3)给_(4)大学_2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主人怪问衡_3用过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邻舍有烛而不逮。_(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文段中写了那几件事来表现匡衡勤学?_(2)我们应该向匡衡学习什么?_5. 阅读理解。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

5、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1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_2

6、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_3第二段文字主要写这一场面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_”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_写法,这种写法有_作用。4第三段描写突出了“弄潮儿”的_、_、_等特征。“_”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6. 重点段落品析。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最后一句“取之,信然”的“信”是什么意思?_。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意思是_。3“人问之”,别人问王戎的是什么问题呢?_4给这篇文言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5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_7. 小古文阅读。勿贪多瓶中

7、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注释)汝(r):你。矣(y):了。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瓶中有果。B.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C.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D.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2“取之满握”中的“之”指的是()A.瓶子B.瓶中的果子C.瓶口D.拳头3对“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果子,手就可以出来了。B.我不要那么多,你握紧拳头就可以出来了。4这篇小古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8.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女娃。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1按原文填空。2精

8、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_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_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_9. 阅读综合训练。欧阳苦读(文言文)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d)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阳苦读(白话文)欧阳修先生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母亲用获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等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

9、读,有时进行抄写。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那篇文章。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欧阳修只用心做读书这件事。_。1将文言文和白话文对比着阅读,并写出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家贫无资(_)教以书字(_)及其稍长(_)或因而抄录(_)昼夜忘寝食(_)惟读书是务(_)2欧阳修小时候,遇到的困难是:_;_。他克服困难,刻苦学习,文章中主要写了他小时候_、_、_这三件事。年龄大了之后,他又去_,还进行_,这些方面都表现了他是一个_的人。3文言文最后一句“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意思是()A.自从小时候开始学习,就像大人那样用笔学写诗歌和文章B.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不像大人那样用笔C.从小时候起

10、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向大人学习D.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像大人写的一样有文采4关于欧阳修和囊萤夜读中的车胤,两个人的相同点是_;不同点是欧阳修_,而车胤_。5欧阳修的身上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值得你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给你带来的启发。_10. 比较阅读两篇小古文,回答问题。(一)精卫填海炎帝之少(sho sho)女,名曰(yu r)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n ru)而不返,故为(wi wi)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二)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2读句子,选择合适的停顿,画上“”。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3下列每组句子中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A常衔西山之木石 诸儿竞走取之 B渴,欲得饮饮于河、渭C夸父与日逐走诸儿竞走取之 D树在道边而多子道渴而死4读课文,照样子填一填能表达故事经过的关键动词。(_)(溺)(_)(堙)5“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都表现的是一种的精神。下列各项中,也体现这种精神的有(_)(可多选)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B大禹坚持十三年,耗尽心血和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