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441379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温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体温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体温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体温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体温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温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温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体温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1、楣栏及日期 / 日数 / 时间的填写要求: 用黑笔填写。 楣栏填写格式:姓名、年龄(岁)、性别、日期、科别、病室(如3-5)、床号( 8)、住院号( 6)。 转科 / 床的填写格式:例如:病区:消化内科 胃肠外科;床号: 1530 入院日期填写格式:每页第一日填写格式为:年 -月-日如 “2007-3-27”,其余 6 天,只填写日期;如到新的月份,应填月 - 日如 “4-3”;遇到新的年度,填写年 -月 -日,如:“ 2008-1-1”住院日数填写格式:从入院当天起为第一天,连续写至出院。手术或产后日数:(用红笔填写)手术当日写 0,次日开始记数,连续填写 1

2、0 天;如遇第二次手术则停写第一次手术日期,改写为 -0,依次填写到手术后 10 天止。依次类推2、40横线以上的内容填写:1 / 7 用红笔填写在相应的时间内,纵向顶格填写入院 / 出院/ 转入 / 手术 / 分娩 / 死亡后,用短竖线隔开(占一格)再写时间,按 24 小时填写,具体到时和分,填写死亡时间应与医生一致。手术不填写时间。 转科由接收科室填写:如内科转入外科,由外科接收时填写“转入 -五时三十分 ”。3、40横线以下的内容填写: 体温记录法:用蓝色笔绘制,口温 “”,液温 “X,”肛温 “O”相.邻两次体温之间用蓝线相连,若体温在横线上也要连接。物理降温记录:红圆圈表示,用红虚线

3、与降温前的温度在同一纵格内相连,下一次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连;多次测体温时,受体温单记录限制需将体温变化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 如体温低于 35,则在 35以下用黑笔写 “体温不升 ”。患者体温突然上升或下降应予复试,复试符合,在原体温上方用黑笔以一小写英文字母“v表”示核实。 患者如拒测 / 外出 / 请假而未测体温,在 34-35之间用黑笔写 “拒测 ”、“外出 ”、“请假 ”,前后两次体温断开不连接。患者因手术、检查等原因(没有离院)而未测体温,前后两次体温要连接。 脉搏记录法:脉率以红圆点表示,相邻的脉搏用红线相连,若脉搏率在红粗线上不必连接;心率以红圈表示,相邻的心率也用红线相连。 脉搏

4、短绌的病人测量脉搏的同时必须测量心率,并在体温单上绘制,以红圆圈表示心率,红圆点表示脉搏,两者之间头尾相连。2 / 7 呼吸记录法:呼吸不作常规测试,特殊需要时按医嘱或根据病情需要执行并记录。用黑笔以圆点表示4、时间具体到分钟;特殊检查、治疗、用药的反应和效果,告知的注意事项,手术患者的麻醉方式、体温单下栏内容的填写:下栏内容包括:总入量( ml)、总出量 (ml)、大便次数 (次/24 小时)、尿量( ml/24 小时)、血压( mmHg)、体重( kg)、皮试等。下栏各项除皮试阳性用红笔填写 “+外”,其余各项均用黑笔填写,只填写数字,不注明单位。 总入液量、排出量记录法:每 24 小时总

5、结一次出入量( 700),并将总量具体数字记录在当天体温单“总入液量 ”、“总出液量 ”栏中。 尿量记录法:如为导尿,尿量则以 “ml/c记”录,小便失禁时用 “”字表示。 大便记录法:每 24 小时统计一次,统计前一天 15:00 时至当天 15:00 时的大便次数或量,并记录在相应栏目内。大便失禁或假肛,用 “”字表示。灌肠后排便的记录方法:灌肠后排便 1 次,记录为: 1/E;灌肠后无大便,记录为:0/E;灌肠前有 1次大便,灌肠后又有大便2 次,记录为: 1 2/E 清洁灌肠后大便多次,记录为: /E。 血压栏要求:入院当天应有血压的记录;预手术病人当天早晨应测量血压并记录;每天测一次

6、血压,则填入上午栏,每天测二次血压,则填入上、下午栏。按医嘱要3 / 7求每天测量血压 3 次以上(含 3 次)者,除护理记录单上填写外,把 700 及1600 的血压填入体温单相应栏内。没有特殊要求时每周至少一次血压。 体重栏要求:病人入院时应测量体重一次,如不能测量时,应注明 “平车 ”或“轮椅 ”。住院期间,每周测量一次,暂不能测量者,应注明 “卧床 ”。病情需要者,可增加测量次数(如预手术病人)。 根据医嘱或病情需要可将 24 小时痰量、呕吐量、身高、腹围、特殊治疗等记入空栏内。 住院周数:用阿拉伯数字依次序填写。5、测量体温及绘画要求: 每天普查体温时间为 1400 时; 危重病人每

7、天测体温四次; 预手术病人当天测体温四次; 新入院病人、手术病人每天测体温四次,连续测量三天,如体温正常,改为每天测量一次; 发热病人体温在37.5-38.9之间,每天测量体温四次,体温在39以上,每天测量体温六次,待体温正常后连续测量三天,无发热改为每天测量一次;发热病人行物理降温,体温无改变时将体温记录在护理记录单。 急诊入院病人,急诊手术时,在填写入院时间下空一格填写 “手术 ”二字;填写血压分上午、下午栏记录( 800、1600),超过 2 次以上的血压,记录在护理记录单;新入院病人,当天应记录大便次数;药物皮试阴性,可不在体温单下栏注明。4 / 7二、护理记录的书写内容与格式:1、评

8、估单书写要求: 必须由护士通过交谈、观察、身体检查、查阅记录及诊断报告等方式收取健康资料,经评估而逐项填写;尽可能反映患者真实、客观的情况。 经过评估发现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问题及解决途径、办法应在护理记录中加以概括和描述。 入院评估在 4 小时完成,住院评估在 24 小时完成,无特殊情况要求在本班完成,必要时护士长审阅,作出补充并签名。 入住 ICU病人,可以不用评估表,转出其他科室,由收治科室开始填写。 入院评估中家庭图表示法:子女由左向右,由大到小排列表示。 营养指数体重() 身高的平方()。2、一般护理记录: 首次护理记录内容(入院):主要包括入院原因,护理常规要求的病情观察内容,入院

9、后治疗和护理情况,必要的宣教内容,需要向下一班交代的病情观察和检查、治疗、用药和护理重点。 病程护理记录:指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经常性和连续性记录。护理程序的思路专科疾病护理 病情观察重点内容 记录所观察到的病情 采取的护理措施 效果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病情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技术性护理措施、生活照顾性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措施,向患者交代的有关注意事项、健康教育执行情况、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手术前后护理记录:术前护理记录:5 / 7重点记录对病情的观察,术前准备工作,术前访视时向病人交代的注意事项、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执行情况,术前用药和特殊病情变化。术后护理记录:麻

10、醉方式、手术名称、患者返回病室时间及麻醉清醒状态、生命体征、伤口情况、术后体位、引流情况、术后医嘱执行情况。动态的观察和记录术后病情、术后康复指导、病人情绪变化和对护理的需求。 转科护理记录:主要包括内容患者转出的时间、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当天治疗落实情况、专科护理落实、各管道护理情况及有关注意事项。 书写要求:护理记录应真实、客观、准确、及时、完整,书写前须按时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信息;注意护理记录的合法性、科学性、时效性和实用性。书写字迹清楚,记录完整,使用医学术语,语言简洁、流畅,记录后及时签全名。当病人病情危重,停用 “一般护理记录单 ”,在病情观察栏写:改用 “

11、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并在相应时间栏填写月、日、时间。填写页码顺延。取消 “以下空白 ”;转科病人记录单的页码按时间顺序排序;死亡护理记录应注明死亡具体日期及时间,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护理记录频次:病情稳定的患者每周记录 1-2 次;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用药、随时记录;手术病人连续记录三天后,依病情决定记录的频数。3、危重护理记录: 书写要求:必须每班记录。病情变化或加重,或特殊检查、治疗、用药、护理时随时记录6 / 7患者住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均处于重病状态,首次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记录均在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中进行,其他要求同 “一般护理记录单 ” 书写内容:出入液量:种类、量、颜色、性状及时间,按要求统计并记录在体温单上;生命体征:详细观察记录 TPRBp及与病情相关的其他临床表现,记录手术名称、伤口、引流情况等。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