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21秋《环境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431934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农业大学21秋《环境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东北农业大学21秋《环境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东北农业大学21秋《环境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东北农业大学21秋《环境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2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东北农业大学21秋《环境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2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农业大学21秋《环境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农业大学21秋《环境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农业大学21秋环境法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1. 征收的排污费应当主要用于( )。A.环保部门的行政经费B.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C.区域性污染防治项目D.污染防治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E.污染防治新工艺的推广应用项目参考答案:BCDE2.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并公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高污染燃料的目录由( )确定。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参考答案:D3. 水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于( )的污染治理A.湖泊B.海洋C.江河D.水

2、库参考答案:B4. 记过是最轻的行政处罚形式,只能单独适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5.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可以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具备条件的单位从事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6. 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 ),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A.吊销采矿许可证B.吊销勘查许可证C.注销工商执照D.取消矿业权人资格参考答案:A7. 在我国,取

3、得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主要方式是( )。A.强制取得B.法定取得C.自然添附D.天然孳息参考答案:B8. 我国环境法规定的环境行政责任方式有( )A.环境行政赔偿B.环境行政监督检查C.环境行政处罚D.环境行政处分参考答案:ACD9. 省级人民政府为实现区域水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的目标,而将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到工业污染源的法律规定是指( )A.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B.排污申报登记制度C.超标排污收费制度等D.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制度参考答案:D10.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有(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B.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C.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D.奖励综合利用原则参考

4、答案:ABCD11. 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的时间是( )A.事故发生后72小时内B.事故发生后64小时内C.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D.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参考答案:C12. 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B.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C.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一般情况下行政处罚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D.当事人对复议决议不服的,可以在30内向人民法院起诉E.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15日

5、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参考答案:ABE13. 国际环境争端解决的法律方法有( )。A.仲裁B.谈判C.协商D.调查E.司法解决参考答案:AE14. 一般来说,各国将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是在( )。A.19世纪5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参考答案:C15. 从享有行政权力和具体行使行政权力的角度分析,土地管理的主体可以分为( )A.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B.土地行政主管机关C.行政首长D.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普通公务员参考答案:ABCD16. 危害环境犯罪的行为可以分为( )A.行为犯B.结果犯C.危险犯D.动机犯参考答案:ABC17. 城

6、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 )A.25dBB.20dBC.15dBD.10dB参考答案:C18. 限制治理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A.1年B.3年C.5年D.6年参考答案:B19.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中,城市的详细规划,由( )人民政府审批。A.设区的市以上B.省级以上C.国务院D.该市参考答案:D20. 根据国家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居民、商业、工业混合区的标准值是( )A.昼间70分贝(A)、夜间65分贝(A)B.昼间65分贝(A)、夜间55分贝(A)C.昼间60分贝(A)、夜间50分贝(A)D.昼间55分贝(A)、夜间45分贝(A)参考答案:C21

7、. ( )应当指导、帮助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进行技术改造,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安全生产。A.国务院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C.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参考答案:D22. 环境方法标准的作用是什么( )A.确定环境标准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B.是确定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环境纠纷中有关各方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C.是标定环境监测仪器和检验环境保护设备性能的法定依据D.是认定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参考答案:B23. 第二环境问题可分为( )A.自然环境的破坏B.食物公害C.环境污染D.自然资源的开采E.交通拥挤参考答案:AC24. 张某与金某于1999年结婚。2001年9月,张某以缺乏夫妻感

8、情为由,向A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金某离婚。A县人民法院张某与金某于1999年结婚。2001年9月,张某以缺乏夫妻感情为由,向A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金某离婚。A县人民法院受理后,查明原告张某(女方) 的住址、工作单位和户籍均在B县。被告人金某虽然婚前探亲住在A县父母处,但其工作单位和户口现在C县,他与张某结婚后安家在B县。因此,A县人民法院认为此案不属于自己管辖,遂将案件移送至B县人民法院处理。 B县人民法院受理后,认为原、被告结婚后家虽安在B县,但被告的单位和户口都在C县,遂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6条的规定,将案件移送给 C县人民法院审理。C县法院接到此案后不久,给 B县法院复函称:“我院受理

9、后,经两次传金某谈话,认为此案主要事实难以查清,金某本人亦要求回原籍处理,同时,被告单位现已迁至D县,因此,特将全部案卷材料移送你院查办。”B县人民法院以“被告单位迁至D县”为由,又将案卷移送至D县人民法院。不久,D县法院又以金某已回B县治病为由,将案件退回B县法院。B县人民法院又以金某一直在A县父母处为由,将案件转至A县人民法院审理。B$BD$A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本案中被告的户籍虽然在C县,但是其家安在B县,因此经常居住地应当是B县。所以应当由B县法院管辖。25. 对于非自然人

10、(我国原先称法人,现称为单位)能否成为危害环境罪的主体,我国刑法体现了( )的观点。A.肯定说B.混合说C.否定说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A26. 在变更之诉中,人民法院无权直接对其环境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变更行政处罚而直接决定环境相对人的合法权利。(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7. 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行为主体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A.赔偿损失B.停止侵害C.排除危害D.赔礼道歉参考答案:ABC28. 环境保护法的主体主要包括( )等A.国家B.国家机关C.社会团体D.企事业单位参考答案:ABC29. 省级人民政府为实现区域水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的目标,而将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到工业污染源的

11、法律规定是指( )A.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制度B.超标排污收费制度等C.排污申报登记制度D.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参考答案:A30.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两类行政处罚形式,即对破坏环境者与对污染环境者的行政处罚。(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1. 自然保护区内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的区域是( )。A.核心区B.缓冲区C.实验区D.外围地带参考答案:B32. 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3. 国家公园的类型很多,包括( )A.国家自然公园B.国家湖岸公园C.国家海岸公园D.国家文物公园参考答

12、案:ABC34. 按照规定,下列哪些征用土地的行为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A.征用基本农田B.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C.征用耕地外的其他土地70公顷D.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70公顷E.征用基本农田超过35公顷参考答案:ABC35. 甲从乙处购买黄牛一头,作价500元。乙明知该牛有病而告知甲该牛没病,甲认为该牛可能有病,但因价格便宜而愿意甲从乙处购买黄牛一头,作价500元。乙明知该牛有病而告知甲该牛没病,甲认为该牛可能有病,但因价格便宜而愿意购买。在交易过程中,乙对甲说“如果发生纠纷,你必须在3个月内(自交易之日起算)起诉,否则我概不负责。”甲表示允诺。甲买回该牛后第4个月该牛

13、因病死亡,遂发生纠纷。()A甲与乙之间构成民事欺诈B甲与乙之间构成合同违约C甲与乙之间约定起诉期限有效D甲与乙之间约定起诉期限无效AD本题考查欺诈的构成条件、诉讼时效的性质。首先,判断是否构成欺诈。应当根据欺诈的具体构成条件判断。甲并不明知牛有病,仍然属于因欺诈而陷入错误认识。甲对陷入错误认识虽有过错,但不影响欺诈的成立。其次,判断诉讼时效的性质。诉讼时效的规定属于强行性规定,因此,不得由当事人自己约定。 在本案中,虽然“甲认为该牛可能有病”,但仍然因为相信乙的承诺而陷入错误认识,因此符合欺诈的构成条件。 36. 下列不属于环境污染特征的是( )A.环境污染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是人类正

14、常活动的有害副作用B.环境污染是以环境质量的改变和自然生态的破坏为媒介影响和危害人类人身财产与自然生态系统。侵害对象广泛,侵害权益多种C.环境污染有综合性、积累性和有限性D.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往往难以发现和治疗参考答案:C37. 我们常说的“两控区”指的是( )A.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B.粉尘控制区C.二氧化碳控制区D.酸雨控制区E.氮氧化物控制区参考答案:AD38. 草原法中规定的草原,是指( )A.天然草原B.人工草地C.草皮D.滩涂参考答案:AB39. 海洋环境保护法主要以( )方面对海洋倾废做了规定。A.实行海洋倾倒许可制度B.合理设置海洋倾倒区C.海洋倾废管理制的具体规定D.防止船舶对海洋的环境污染E.船舶油污保险金制度参考答案:ABC40. 大气污染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