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426765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一 中国石拱桥【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对象、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把握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周密的特点。2.了解中国石拱桥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学习重点】1. 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2.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学习难点】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知识链接】茅以升(18961989),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桥梁学专家。1921年获美国加里基工学院博士学位。1933年主持设计并领导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2、。五十年代有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1989年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他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推崇( ) 和谐( ) 惟妙惟肖( )2按注音填字组词。桥dn( ) xio( )河 雄ku( ) n( )桥 古p( )巧妙绝ln(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_,这是一篇_,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_、_、_。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_,结构_,强度_。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

3、原理,施工技术更是_。(巧妙绝伦 匠心独运)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_(崇拜 推崇)这座桥。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_(证明 表明 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4下面四个句子,说明不严密,不准确的一句是( )A大拱的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C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D全桥结构匀称,和四面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5下列词义的范围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拱桥石拱桥桥中国石拱桥B桥石拱桥拱桥中国石拱桥C中国石拱桥桥拱桥石拱桥D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合作探究】6、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7、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哪

4、几个例子?这些例子能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吗?8、作者对这两座桥说明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各详写什么?9、作者写赵州桥结构时怎样安排顺序的?具体说说看。10、卢沟桥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精读精练】阅读课文第5段,回答问题。11用“”将这段文字分成三层,标明层意。_12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_13揭示这段文字中心的句子是_。14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15文中“这个创造性的设计”是指什么?_16文中引用张嘉贞语是为了说明_。十二 桥之美【学习目标】1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2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5、3揣摩本文充满诗意的描写文字和带有说明性的文字,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培养良好的语感。【学习重点】1理解桥美在何处。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难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知识链接】吴冠中,中国现代画家,江苏宜兴人,生于一九一九年七月。一九四二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留校任教。一九四七年留学法国,在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后在鲁弗尔学校学习美术史。一九五年回国,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曾前后在国内外举办画展数十次,获得多项殊荣。代表作有油画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国画春雪长城

6、等。 【自主学习】按下列句中注音写出汉字1、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xi tng)_谱出形与色的乐曲。2、方、圆之间相处(h xi)_、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3、“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sh jng)_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4、形似字组词(1)销( ) 俏( ) 峭( ) 削( )(2)峻( ) 竣( ) 俊( ) 骏( )(3)孤( ) 弧( ) 狐( ) 瓢( )(4)魅( ) 魄( ) 魏( ) 魁( )5、解释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点的字(1)驻足:(2)极目:(3)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合作探究】6、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7、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

7、子? 8、作者是位画家,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9、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精读精练】如果你是作者,你怎样解释语段后的问题?(相信你,没错的!)阅读课文第4段。10选文内容与下面的语句相照应的一项是( )A石拱桥不仅历史悠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B桥更具有绘画美。C桥在不同环境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D桥作为大件艺术品来欣赏。11选文共举了四个例子来说明画家眼中桥之美。第一个例子是写_与_的搭配给人带来了特别的感受;第二例子是写出_与_的搭配,令画家销魂;第三个例子写了_之美;第四个例子写了_桥,它与其他桥不同之处是_。12体会下列画线语句的表达作用:(1)颐和

8、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2)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13概括本段段意:_ 【拓展提升】20文章第4小节所举的四个例子,每个例子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请根据课文内容为每一幅画设计一个题目。 _、_ _、_ 第十二周十三 苏州园林【学习目标】1.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3.

9、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学习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学习难点】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知识链接】叶圣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多收了三五斗。【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池沼( ) 嶙峋( ) 着眼( ) 琢磨( ) 丘壑( )镂空( ) 轩榭( ) 斟酌( ) 对称( ) 阑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败笔 蔓延 玲珑 盘屈嶙峋B堆叠 闲适 映衬

10、自出心材C明艳 阅历 彩绘 因地治宜D鉴赏 工细 雷同 俯仰生姿3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A尽管 但是 只要 就 B尽管 那么 只有 才C如果 那么 只有 才 D如果 但是 只要 就4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5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败笔(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

11、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寂寞(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胸中有丘壑【合作探究】6、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什么?7、本文的逻辑思路是怎样的?课文为什么采用这样的顺序分项说明?8、文中很多地方提到了图画之类的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何用呢?十四、故宫博物院【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2、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3、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学习重点】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学习难点】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自主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矗立( ) 鳌头( ) 湛蓝( ) 琉璃( ) 殿檐( ) 藻井( ) 蟠龙( ) 中轴线( ) 击磬( ) 檀木( ) 攒( ) 额枋( ) 乾清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