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416266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3小题。“生生美学”这一概念来自周易,所谓“生生之谓易” “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意即“生命的创生”,是我国古代哲思与艺术的核心所在。长期以来,许多哲学界与美学界的前辈学者就“生生”作了 自己的探索。我国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明确将中国哲学精神概括为“生生”即“生命的创生”,而一切艺术均来源于体现生命的伟大。这种阐释形成“生生美学”的雏形。“生生美学”是一种相异于西方古典认识论美学的中华民族自己的美学形态,独具特色与魅力。而且,体现这种“生生美学”的中国传统艺术如国 画、

2、书法、戏曲、琴艺与民间艺术至今仍具有无穷生命力,它们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因此这种“生生 美学”也是鲜活的。“生生美学”是一种古典形态的“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过去,我们认为“天人相和”是前现代的 产物,所以没有勇气说这就是中国的生态美学,只说是生态审美智慧。但事实告诉我们,中国长期的农业 社会以及由此产生的 “天人合一”文化形态,决定了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在中国具有原生性特点。 这种原生性的生态文化,曾经极大地影响了现代西方学者生态观的形成。“天人相和”的生态之美不仅仅是一般的生态智慧,而是具有原生性并活在当代的生态理论。“天人相和”所构成的人与自然亲和的“中和之美”,与古希腊强调科

3、学的、比例对称的“和谐之美”是不同的。所谓“天人相和”具有明显的“生 命创生”的内涵,天地相交、风调雨顺、万物生长就是一种美的形态。“生生美学”是一种“阴阳相生”的生命之美。“生生美学”是一种东方的生命之美。这种生命之美包含万物化生、宇宙变化等极为丰富的内涵,而且体现出“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存”的理念,是一 种古典的生态整体论与生态平等论。特别可贵的是,周易揭示了包括艺术创造在内的万事万物生长演化的规律,即“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不仅是万物生长之道,而且是艺术创造之道。中国艺术是一种虚实相生的生命艺术,形成特有的艺术生命体。阴阳之道还概括了艺术创造特有的规律,即凭借阴阳虚实的对 比产生一种艺

4、术生命力。例如,国画就是通过白与黑、浓与淡的对比形成一种艺术生命力。“生生美学”还是一种“日新其德”的含蓄之美。“生生美学”作为一种含蓄的美,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无限风光,是一种“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诗歌之“意境”、绘画之“气韵”、山水园林之“写意”、书法之“神韵”等,说的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含蓄之美,可以说是意味无穷。“生生美学”化育于十几亿中国人的生活,蕴含在让我们流连忘返的无数民间艺术之中,寄托着我们 绵绵的乡愁与无尽的情思,需要我们好好体悟、好好研究。(选自2017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 .下列关于“生生美学”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生生

5、美学”中的“生生” 一词出自周易,而“生命的创生”这一具体理解,是由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最先提出的。B. “一切艺术均来源于体现生命的伟大”,这一观点系统地阐释了 “生生美学”的本质思想,直指我国古代艺术的核心。C.中国传统艺术如国画、书法、戏曲、琴艺与民间艺术等,都体现了 “生生美学”精神,一直具有无穷 的生命力。D. “生生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相和的“中和之美” ,形式上虽与古希腊的“和谐之美”有所不同,但在 本质上却并无差别。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二段通过对“天人相和”的认知过程、特点及内涵的分析,说明了 “天人相和”的生态观影响 了古希腊“和谐之

6、美”生态观的形成。B.文章第三段论证了 “生生美学”呈现出“阴阳相生”的生命之美,既揭示了世间万物生长的规律,也 揭示了艺术创造的规律。C.文章第四段列举例子,论证了 “生生美学”具有意味无穷的含蓄之美,这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中有 所体现。D.文章对“生生美学”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进行了梳理,以此证明其作为原生性的中国美学,始终鲜活 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生生美学”理论的构建过程中,我们曾经一度缺乏必要的自信,只能以“审美智慧”来定义,而 不敢称其为中国的美学理论。B. “生生美学”作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美学形态,彰显生命之美,崇尚人与

7、自然的相亲相和,反对单 纯表现自然之美。C. “瑞雪兆丰年”是中国年画中常见的题材,表现的是寒凝大地、雪孕万物的美的形态,蕴含着“天人 合一”的理念。D.齐白石画虾,寥寥数笔;活泼灵动,对水不着一墨,代之以大片空白,却使整幅画神韵充盈,凭借阴 阳虚实对比而使作品获得艺术生命力。(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46小题。材料一:6月25日2时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包括18颗MEQ1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因小巧灵活加之英文简称谐音而被网友称为“萌星”;1颗GEO1星

8、,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斗人称为“吉星”;以及两颗IGSO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以求覆盖到全球更广阔的区域;“吉星”则始终随着地球自转而动,以便时刻聚焦祖国;“爱星”则像辛勤的蜜蜂一样,让自己的星下点轨迹始终聚焦亚太地区跳8字舞。 此次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颗“爱星”。(摘编自2019年6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网站)材料二: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 5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最新成果得到全方位展示。据了解,我国今年还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继续加快全球组网步伐。20余年来,

9、我国北斗导航实现“三步走” 。去年,北斗三号卫星更是以一年19星的佳绩在太空中刷新了 “中国速度”。在北斗背后,是一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为主的研发团队,他们秉持“北斗精神” 为国家托举国之重器。北斗一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回忆,国产化从北斗一号的太阳帆板做起,“当时很多卫星都不敢上,北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硬着头皮上”,之后的国产化攻关更为艰苦,凭借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以总指挥李祖洪、总设计师范本尧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北斗人逐一攻克,于2003年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二号研制在国产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为实现快速形成区域导航服

10、务能力的国家战略,以谢军、杨慧等为代表的北斗人设计了国际上首个以GEO/IGSQ1星为主、有源与无源导航多功能服务相融合的卫星方案,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 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五院卫星团队在谢军、迟军、王平、陈忠贵等 的带领下,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 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摘编自2019年5月27日经济参考报)材料三:作为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北斗直接牵引带动着数百家单位、上万名研制人

11、员。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这些人在过去20多年的研制过程中共同锻造了主动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谢军说,即便是团队中的泰斗和“明星”人物,也不“藏着掖着”。他们相信“教会徒弟才能解放师傅,一代更比一代强”,从而醉心于推进知识转移和人才培养。(摘编自中国北斗的自主创新之路一一将“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材料四:北斗系统被称为“太空丝绸之路”。英国皇家联合军种防务与安全研究所的亚历山德拉 ?斯蒂金斯表示:“这期间肯定有涉及扩大影响力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关于经济安全的。”他认为,能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匹敌的全球导航

12、系统,是中国成为太空领域全球领导者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2018年9月25日网易科技报道BBC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走向全球)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斗三号的三种卫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我国发射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的第 21颗卫星。B.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和北斗团队的接力奋斗密不可 分。C.北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团队工程,它的研制发展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并跑到领跑,体现了中国速度,目前,已经全面领先世界其他导航系统。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

13、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8年是北斗卫星高密度发射期,2019年再发射6至8颗卫星之后,将开启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B.太阳帆板是北斗卫星国产化的开端,这之后北斗卫星国产化步伐逐渐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不断出现。C.由材料二和材料四可知,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北斗“三步走”的规划是由区域覆盖到全球覆盖, 为全球提供服务。D.随着北斗系统由区域导航发展到全球导航,西方有人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目的作出 自己的判断。6 .“北斗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小

14、题。东藏记(节选)宗璞昆明的天,非常非常的蓝。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会令人赞叹不已了。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 像九天之外,也是这样蓝着。蓝得丰富,蓝得慷慨,蓝得澄漱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一 下,哦!有这样蓝的天!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日寇飞机首次袭击昆明,玷污了纯净的蓝天和瑰丽的白云。空袭威胁着昆明。跑警报已经成为昆明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像吃饭睡觉一样占一定的时间。有一 阵空袭格外频繁,人们早早起身,烧好一天饭食,不等放警报便出城去, 到黄昏才回家。有一阵空袭稍稀, 人们醒来后最先想到的还是今天会不会有警报。如果有几天没有,人们会在菜市上说点废话:“日

15、本鬼子轰炸没有后劲,飞机给打下来了。”“几架?” “十多架。” “我听说二十多架! ”说完这些无可追究的话,哈哈一笑走散。日本空军大概在“养精蓄锐”。让昆明人享受了几天平安之后,又一次大举轰炸了昆明。随着警报声 响,明仑大学的师生都向郊外走去。他们都可谓训练有素了,不少人提着马扎,到城外好继续上课。一个 小山头两边坡上,很快成为两个课堂,一边是历史系孟檄(字弗之)讲授宋史,一边是数学系梁明时讲授 数论。孟檄讲到周濂溪的太极图说。梁明时讲到第一位对数论做出巨大贡献的欧洲人费马。“现在说到无限下推法:形如 4n+1的一个质数可能而且只能以一种方式表达为两个平方数之和”这些玄妙的话传 入历史系学生的耳鼓。数学系学生则听见“太极图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 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两位先生有力的声音碰撞着,大家听得都笑起来。紧急警报响了,讲课依然进行,没有人移动。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仍然没有人移动。空中出现了轰 炸机,排成两个正方形,黑压压的,向头顶飞来。愈来愈强的马达声淹没了讲课的声音。两位先生同时停 止了,示意学生隐蔽。“升空了,我们的飞机升空了! ”学生们兴奋地大喊。只见我们的飞机只有两架,正勇敢地升空迎战。 下面高射炮也开始射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