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实业综合楼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9412784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阁实业综合楼结构实体检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金阁实业综合楼结构实体检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金阁实业综合楼结构实体检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金阁实业综合楼结构实体检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金阁实业综合楼结构实体检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阁实业综合楼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阁实业综合楼结构实体检测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2三、结构实体检验3四、模板工程4五、钢筋工程5六、混凝土工程6七、砌体工程7金阁实业综合楼结构实体检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回弹法检测混凝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7、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4-2000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工程名称:金阁实业综合楼建设地点

2、:杭州市余杭区崇贤镇崇杭街北侧建设单位:杭州金阁实业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浙江耀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浙江文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2、建筑设计简介该工程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崇贤镇崇杭街北侧,该项目总用地面积为3156.18m2,总建筑面积为13572.98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4437.09m2,人防建筑面积:1616m2,地上建筑面积:9135.89m2,建筑层数:12层,大楼地上裙房附楼3层,主楼为9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44.7m。结构形式:框架结构。3、结构特征1、裙房附楼:框架三层,结构高度14.400m主楼:框架九层,结构高度40.400

3、m屋面:框架一层,结构高度43.800m2、各部位砼强度等级一览表层 数部 位抗压强度负二层剪刀墙、柱C35底板地梁C35负一层剪刀墙、柱C35框架梁C35一层四层剪刀墙、柱C35框架梁C35四层十二层剪刀墙、柱C30框架梁C30十二层以上剪刀墙、柱C30框架梁C30钢筋:-HPB235,-HRB400级钢筋;其它铁件为Q235,砌体:0.000以下采用MU15混凝土多孔砖,M10水泥砂浆;上部结构砌体采用MU10烧结多孔砖(KP1型),M5混合砂浆砌筑;多孔砖规格24011590mm,容重15K/m3。3、地下室外墙四周墙厚为500mm,地下室底板厚为700mm、800mm,地下室顶板厚为1

4、60mm、180mm、200mm,楼层板厚分别为100mm、120mm、180mm、200mm等。4、受为主筋钢筋保护层厚度:地下室底板、外墙迎水面50mm、背水面25mm,地下室顶板有覆土时,板面筋取25mm、梁上部筋取25mm,柱(0.00以下为30mm,0.00以上为25mm),梁主筋25mm、板筋15mm;外于土中非地下室外构件:柱30mm,梁35mm,板25mm。三、结构实体检验1、砼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试验实施应具有相应的资质。、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混凝

5、土强度:同条件试块强度、回弹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楼板板厚;平整度、垂直度、回弹、外观实测实量等。3、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以混凝土浇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混凝土强度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养护和强度代表值。4、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对混凝土强度的检验,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制备并以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作为依据。当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的检验结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有关规定时,混凝土强度应该判定为合格。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方式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4.1、同条件养护试块所对应的结构件或结构部位,由监理、施工单位商定每层梁板和

6、柱的标号各留一组试件在于楼板上。4.2、对混凝土强度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4.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和重要性确定,不少于规范确定的组数。4.4、同条件养护拆模后,要放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5、针对本工程0.0以上各楼层梁板及墙柱混凝土工程,在每次浇灌部位时按要求留置同条件试块。6、 同条件养护试件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同条件自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的龄期及相应的试件强度代表值,宜根据当地气温和养护条件、按下列确定: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月平均温度日累计达到600度时所对应的龄期,0度

7、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天,也不宜大于60天。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确定后,剩折等系数取用,折算系数宜取为1.10也可根据当地试验统计结果作适当调整。7、本工程同条件试块留置 针对本工程主体、基础混凝土工程量、结构的特殊性以及重要性,确定各部位及标号的同条件试块留置如下: 基础部分: 地下室底板、外墙C35留置6组(每浇筑一次留置3组) 地下室框架柱C35留置3组 地下室梁板C35留置8组 地上主体结构部分: 柱、墙、梁板混凝土按标号各层留置二组同条件试块 屋面层柱、墙、梁板按标号留置二组8、结

8、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8.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由监理、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钢筋保护层检验的结构部位定地下室顶板及上部逢三结构层、钢筋混凝土梁板柱以及挑出的悬挑梁等部位、随意抽取2%作为检测样品。8.2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度点。8.3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采用非破坏

9、或局部破损的方法进行校准。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检测操作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检测误差不应小于1mm。8.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8.5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结构实体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合格点率小于90%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制定为合格。(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

10、结果仍应判为合格。(3)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允许偏1.5倍。9、板厚在上层结构完成后,对下层结构的板厚进行抽取的点数(按分区图划分的板块分)不少于3点,具体位置在每层的预留洞口边与水电预埋管道的边进行检测。10、回弹10.1、技术要求:(1)测定回弹值的仪器,宜采用示值系统为指针直读式的混凝土回弹仪。(2)回弹仪必须具有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及检定单位的检定合格证,并应在回弹仪的明显位置上具有下列标志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和中国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CMC及许可证证号等。10.2、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其适用范围及结构或构件数量应

11、符合下列规定:(1)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2)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10-30%且构件数量不行少于10件,抽检构件时,应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10.3、每一个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量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于4.5m且另一个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少于5个。(2)相邻两侧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

12、m,且不宜小于0.2m。(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相对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2。(5)检测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宜有残留的粉末和碎屑。(6)对弹击时产生颤动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10.4、回弹值测量:(1)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

13、,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2)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钢筋石子上,同一测点应弹击一次。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10.5、碳化深度值测量:(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不应少于构件测区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2)碳化深度值测量,可采用适当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孔洞中粉末和碎屑应清除干净,并不得用水檫洗。同时采用浓度为1%的酚酞洒

14、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碳化于未碳化界线清楚时,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不应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mm。10.6、实体回弹(1)在该层结构完成混凝土强度达到28天强度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质检员负实施,到现场进行该层结构砼的实体回弹。(2)回弹过程应在现场院过程应在现场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现场监督下,随机抽取试件进行回弹并在相应表格上做好回弹原始记录,而且该记录必须让现场监督人员签字确认。(3)回弹完成后,用随身携带小锤子敲破该结构的表面,用事先准备好的酚酞试滴在面上,用肉眼或游标卡尺估读出该结构构件的

15、碳化深度值。10.7、回弹计算值:(1)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删除3个最大值3个最小值,余下的10个回弹值应按下列计算:Rm=Ri/10式中Rm.测试值Ri.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勤。(2)然后根椐测得数值计算出该结构或构件的回弹平均值,利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中的附表,结合现场测的碳化深度值,查表得出该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四、模板工程1、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和安装完毕后,要对模板工程进行过程验收和交接验收,因此要对模板工程进行实测实量。模板安装过程中随时检查,随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整改。2、模板安装完毕后,由项目总工长牵头,质检员进行验收,验收过程中根据规范现场进行实测实量,检查项目包括表面平整度,标高、层高、全高、垂直度、截面尺寸、轴线位置、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底模上表面标高,预留洞口的尺寸及中心线位置,预埋钢筋,预埋管线,预留孔中心位置,预留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