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400691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目标、内容教育目标明确,要求具体 ,符合幼儿实际;体、智、德、美相互渗透;内容处理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涉及的内容正确、科学。方式、方法以游戏为教学的主要手段 , 注重游戏的教育性;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选择和使用符合内容需要和幼儿实际;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 善于处理偶发事件。程序、结构教学结构完整 , 程序严密、活动之间的过渡和转换是否能用来作为儿童学习的良机,自然、平稳地引导儿童从一项活动转换到另一项活动,既不匆忙,又不让儿童长时间地等待;程序结构符合幼儿活动和学习心理 , 符合动静交替,个人活动与小组活动和全班集体活动、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小肌肉活动与大肌肉

2、活动、以教师为中心的活动与以幼儿为中心的活动等方面的平衡的原则;教师的基本素质准备充分 , 能根据计划组织教学活动 , 指导意识和能力强 , 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尊重幼儿的意愿 , 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 教态自然;创设与教学目的相适应的教学环境 , 为幼儿提供比较充分的实践活动材料及玩具;语言生动、规范,富有启发性 ,熟练掌握必要的技能。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和要求 , 效果好;幼儿心情愉快、主动参与 , 学习习惯良好 ,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为了给新教师打下一个比较扎实的教育教学实践基础,要求接受培训的准老师们在各科教学法和教学实习课上统一使用一个教案模式,每个教

3、案都需要涵盖-以下的内容:儿童行为基础。它是指幼儿在能够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之前需要具备的行为基础。比如你要让孩子们参与剪剪贴贴的手工活动,就要考虑一下班上的幼儿是否大多已经具备了使用剪刀和贴纸片所需要的小肌肉精细动作的能力;而在设计一堂语言课时,你也要考虑幼儿现有的吕语表达能力、听的能力以及语言理解能力。奥苏贝尔说过“如果要我把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概括成一句话,我就会说,影响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想这也许就是把“儿童行为基础”放在教案的第一条的原因吧。“长期教育目标”和“本课的即时目标” 。在我们中国,各年龄幼儿需要达到的长期教育目标在教育纲要中已经规定出来,老师们只要遵循

4、就可以了。把它们写在教案里可以强化教师对长期教育目标的认识,使他们的教学活动目的性更强。当然,老师并不需要把教学纲要中所有的教育目标都列出来,而只需要选择与本课有关的就可以了。“本课的即时目标”需要由教师来具体制定。比如,上音乐课,这堂课的即时目标可能就是“幼儿能够分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幼儿能够随着音乐的节奏使用打击乐器”等等。制定这些行为目标的关键在“行为”这两个字上。也就是说,这些即时目标应当可观察到的儿童行为为指标(比如孩子的动作、操作、语言等等) 。越是给年龄小的幼儿上课,这一占越是重要。教学材料的准备。这部分委简单,就是把备课时需要准备的一切教具用品都列出清单来备查。不过,即使

5、是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在列清单的过程中可能也会发现他准备使用的教具存在的问题,比如材料搭配不当或用具效果不佳等。活动区的布置。它是指教师计划如何布置教室。活动区的布置能够起到成功地激发幼儿兴趣、有效地发挥幼儿学习的自主性的重要作用。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的策略。它是与活动区的布置密切相关的。事实上,活动区的布置是教学的前提,也是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的一个重要策略。当然,除了活动区要对幼儿有吸引力外,老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可以分为:开始、进行和结束等几个阶段。开始时,教师要考虑如何通过提示、示范、讲解等方法引导幼儿引导幼儿认识教学材-料,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帮助幼儿指导新的学习内容

6、与他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一旦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就注意观察,选择适当的教育时机来强化幼儿的新概念,纠正幼儿的错觉,或扩充幼儿相关的词汇。当幼儿的操作结束了以后,教师又要考虑该如何帮助幼儿-从一个活动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活动环节。丰富相关词汇与提问的方法。这是每一个活动都必须强调的重要的环切。这不但是因为情况教学是语言的最佳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的参与能够帮助幼儿把具体的、特殊的经验抽象化、概括化,有利于更好地巩固学习效果。此外,有效的提问还能够激发幼儿独立思考,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当然,我们做老师的都知道,开放式的问题(如“为什么.”“ 怎样才能 .”“你会如何去 .”)比封闭式的问题(“对不对”“是不是”“应该不应该”“好不好”)的教育性要强得多。考查教学效果的方法。有许多方法,如提问、通过“即时教育目标”观察幼儿是否能够达到行为目标而确定教学效果如何。考查教学效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下一次的课提供有关“儿童行为基础”的资料,以便继续教学。教学注意事项。可以有几个幼儿同进参与一个活动,使用某种材料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某个幼儿应该特别注意哪方面的辅导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