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选课管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40062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1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选课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学生选课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学生选课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学生选课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学生选课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选课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选课管理(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学生选课管理系统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班级12信管姓名 朱晨 汪杨潇 张厚义学 号 1206121069 1206121065 1206121042指导教师杨慧铜陵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时间: 2014年 5月12日至 2014 年5月16日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论文)的评语(工作态度、任务完成情况、能力水平、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撰写和图纸质量等):指导教师评审意见评价内 容具体要求分数类别评分调研 论证能独立杳阅文献,收集资料;能制定课程设 计方案和日程安排。10864工作能 力态度工作态度认真,遵守纪律,出勤情况是否 良好,能够独立完成设计工作。2016128工作量按期圆满完成

2、规定的设计任务,工作量饱 满,难度适宜。2016128说明书 的质量说明书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 理,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 编号齐全,图表完备,书写工整规范。50403020课程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名:第一章开发背景4第二章功能描述5第三章业务流程分析6第四章数据流程分析74.1数据流程图74.2数据字典7第五章概念模型设计13第六章逻辑模型设计和优化14第七章物理设计和实施15第八章系统测试17第九章课程设计心得体会29参考文献30第一章开发背景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教务管理自动化是提高工作效率的 有效途径,随着各高校学分制的实施,实现信息化管理学生选课势在 必行。学

3、生选课管理系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主要包括 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前者 要求建立起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好的数据库,而对于后者 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及界面友好等特点。系统实现后,极大的方便对学生进行选课和选课后临时班级的安 排管理,学生选课信息的管理。避免在安排课程信息的滞后,减少信 息交流的烦琐过程及其带来的开销。促进高校教育的计算机信息化进 程,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对于系统的本身而言,应该具有较高的实 用性、安全性。能够极大的满足学生选课,以及学校对选课信息的管 理。第二章功能描述(1) 在选课管理过程中,实现信息自动化管理;(

4、2) 实现各种信息的修改、删除、录入等管理功能;(3) 实现对各种信息的查询、统计,支持模糊查询;(4) 管理员可以设置学生什么时间开始选课,什么时间结束选 课;学生根据开设课程进行选课操作,可以选课、退课、查询课程和 课表;根据身份不同,权限也不相同;(5) 当选课结束后,可以导出所有教师课程表,学生课程表;(6) 对学生选课的结果,实现汇总、归纳和分析;按年份统计 课程的学生选课人数及名单,按年份统计学生的选课内容;(7) 按系统实际情况,数据量不低于200条记录。第三章业务流程分析根据本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管理职能分析以及设计管理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流 程图如下:管理职能分析:(1)

5、网上选课系统总体业务流程图如下所示:图3-1系统总体业务流程图(2)登录子系统主要验证不同的用户身份并取得不同的用户权限,进行不同的系统操作。其业务流程图如下所示:图3-2登录子系统业务流程图(3)排课子系统主要完成设置选课时段、限制最大选课人数、排课并其业务流程图如下所示:检测排课冲突、发布选课信息等功能。图3-3排课子系统业务流程图(4)选课子系统主要完成面向学生的选课功能,包括查询课程信息、提交选申请、撤销申请、查询选课情况等。其业务流程图如下所示:图3-4选课子系统业务流程图第四章数据流程分析4.1数据流程图(1) 网上选课系统顶层数据流图:图4-1系统顶层数据流图(2)网上选课系统第

6、一层数据流图:图4-2网上选课系统第一层数据流图(3)根据不同的用户权限,展开登录处理过程,数据流图如下:系统管理员用户名、密码和用户类型错误的输入信息图4-3管理员登录数据流图用户名、密码 和用户娄型是否首次登录图4-4教师登录数据流图新密码用户名、密码和用户类型系统用户信息表P10修改赛码Pt查询系 统用户 信息表P#Pg进入 系统退出正确的 输人信息错误的输人信息图4-5学生登录数据流图(4)排课过程的数据流图:课稈名、堆大图4-6排课过程数据流图(5)选课过程的数据流图如图:图4-7选课过程数据流图4.2数据字典根据数据流程分析,对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总,建立系统数据字典。下面 列出部

7、分数据字典内容。排课数据流编号:A01系统名:网上选课系统条目名:排课输入:课程信息表,教学楼信息表,教师信息表,院系信息表输出:排课表,选课通知表描述:排课者按年级排课。排课表内容包括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受课院系,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教师代号,考察方式,学分,开课时间,上课时间,地点,开课院系, 最大上课人数和课程选则限制(必修或选修)等。在排课过程中,排课者可以查询教室使用情况和院系课程设置。在排课者提交排课表以后,系统应当确保该排课方案中没有时间冲突和教室冲 突。如果有冲突,系统应该提示排课者具体冲突产生的原因。选课数据流编号:A02系统名:网上选课系统条目名:选课输入:排课表,选课通

8、知表,教师反馈表输出:学生选课表描述: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段内选课。该规定时间段由排课者通过发布消息通知教师和 学生。选课过程如下:学生在选课表上单击课程号,则该信息被提交到服务器,并显示学生 的选课结果。选课表的内容包括排课表的全部内容。如果一门课程已经达到最大选课人数, 则不能再选择这门课程。如果有学生退课,则该门课程的已选人数减1。(3)设定选课时间段数据流编号:A03系统名:网上选课系统条目名:设定选课时间段输入:选课时间段表输出:选课时间段表描述:排课者应该设定选课时间段。学生只能在此设定的时间段内选课和退课。第五章概念模型设计根据需求分析与关系模式画出系统的E-R图如下:选课时间

9、段图5-1排课过程实体及其属性选课时间段1时间课程管理员排课选课通知图5-2排课过程E-R图图5-3选课过程实体及其属性E-R图图5-4选课过程E-R图选课通知图5-5系统的总E-R图第六章逻辑模型设计和优化逻辑设计:(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根据E-R图,通过对实体的属性和之间的联系的分析,我们将其由概念模型 向关系模型转化,并且根据范式化理论进行优化1:N联系的转化的关系模式(1)教师课程联系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教师表(教师号,教师名,性别,年龄,身份,密码,课程号)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上课时间,开课时间,结束时间)(2)教师临时班级联系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教师表(教师

10、号,教师名,性别,年龄,身份,密码)临时班级表(班级号,班级名,人数,地点,教师号)(3)课程临时班级联系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临时班级表(班级号,班级名,人数,地点,课程号)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上课时间,开课时间,结束时间)M:N联系的转化的关系模式(1)学生选课联系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部,密码)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上课时间,开课时间,结束时间)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2)学生班级联系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化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部,密码)临时班级表(班级号,班级名,人数,地点)学生班级关系表(学生号,班级号)优化

11、:确定范式级别根据上述分析所归结出来的数据依赖的种类和在本系统实际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涉及多 表的查询及表的修改和删除,且存在多值依赖的实际情况下,其关系模式应达到BCNF。实施规范化处理由于学生选课联系的关系模式、学生班级的关系模式和教师管理员联系的关 系模式已经不存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额多值依赖,所以在这里不需要做处理 各个关系模式的函数依赖集如下:教师课程联系:F=教师号一教师名,教师号一性别,教师号一年龄,教师号一身份,教师号一密码,教师号一课程号班级临时班级联系:F= 班级号一班级名,班级号一人数,班级号一地 点,班级号一教师号课程临时班级联系:F= 班级号一班级名,班级号一人数,班级号

12、一地 点,班级号一课程号选课联系:F=(学号,课程号)一成绩学生班级联系:F=(学生号,班级号)(1)教师课程联系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优化教师表(教师号,教师名,性别,年龄,身份,密码)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上课时间,开课时间,结束时间)教师课程联系(教师号,课程号)(2)教师临时班级联系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优化教师表(教师号,教师名,性别,年龄,身份,密码)临时班级表(班级号,班级名,人数,地点)教师临时班级关系(班级号,教师号)(3)课程临时班级联系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优化临时班级表(班级号,班级名,人数,地点)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上课时间,开课时间,结束时间)经过规范化处理后的所有关系模如下: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部,密码)课程表(谡程号,课程名,学分,上课时间,开课时间,结束时间)教师表(教师号,教师名,性别,年龄,密码)教师课程关系(教师号,课程号)选课表(学号,课程号,成绩)第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