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939850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构代码11663项目编号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学校名称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业名称药 学所属省份填表日期 2011年12月18日目录1. 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12. 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43. 专业重点建设内容64. 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75. 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改革86. 教学改革举措87. 专业建设保障措施108. 专业建设进度109. 2012、2013 年预期绩效1210. 建设经费预算(2011.10-2012.10)1311. 建设经费预算(2012.10-2013.10)1512.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713. 黔南民族医学

2、专科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6药学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1行业背景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瑰宝,随着 21 世纪天然疗法的兴起,中 医药产业再度成为投资和市场运作的热门产业。“十一五”期间国家把中药 产业确定为“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党的十七 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国务院关于扶持 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 号提出“加强中医药职 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为贯彻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 策,建设药学和中药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是医学专科院校的历史 使命。贵州省人民政府制定的贵州

3、省“十二五”中药材生产发展规划,从 中药材的种植、生产、流通三个方面要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组织化程度 把中药产业培育成为贵州新的经济增长点。贵州省“十二五”民族医药和 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围绕我省特色产业发 展和重大研发项目的实施,有计划地造就一批学术的技术带头人,为我省 特色产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十一五”以来,以中药产业为主的贵州省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以年 均 19.5%的速度快速增长,利润总额仅居饮料、煤炭、烟草之后,利润增 幅则高居四行业第一,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后续支柱产业之一。通过鼓励 扶持中药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全省制药企业的技术水平、 生

4、产能力、质量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150 家企业的500余条 生产线(车间)通过 GMP 认证。目前,黔南州被列为省“六大苗药”的有五种(艾纳香、淫羊藿、头花 蓼、米槁、刺梨),被列为全国“十大地道药材”的有八种(天麻、杜仲、 石斛、吴茱萸、何首乌、半夏、黄柏、天冬),已规模化种植的药材60余 种,种植面积12 万余亩。先后有贵州神奇、信邦制药等数十家制药企业入 驻黔南,民族医药产业已成为我州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因高层次医药专业 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缺乏,民族医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广度、深度不够, 从而严重制约了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学校地处贵州少数民族集聚区,肩负着为民族医药制造业培养高端技

5、 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药学专业是学校传统的强势专业,具有良好的行业 背景和产学对接基础,契合贵州民族医药产业布局。提升该专业服务产业 能力,有利于实现专业对接产业、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社会需求分析现有资料表明(2010年3 月20日贵州日报),贵州省共有从事中成药生 产、中药饮品生产的企业约194 余家,贵州的中药、民族药的工业总产值 每年以 30%以上的速度增长,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贵州中药 产业在产品价格优势、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缺乏的是竞争优势。主要缺陷 之一是缺乏高水平的中药现代化人才、企业管理开拓性人才和中药企业生 产第一线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在达标的19

6、4 家企业中,多数是中小 型中等企业,生产条件、技术人才和产品生产管理都不理想,大规模的中 药资源、能量和人力的耗竭较为严重。我校药学系2010年 12 月曾到盛世 龙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去调研,发现企业中生产第一线人员很多是没有经 过完整中药制药科学体系培养的操作工(100 名左右),对企业的生产产 生了消极的影响。随着贵州中药产业的进一步整合集团化,生产工艺等更 科学化,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求更高,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 才,而目前我省只有贵阳医学院、遵义医学院开设有相关专业,每年的毕 业生不足200 人,按照目前200 余家药企的需求量来看,缺口很大,极不 适应我省医药产业的发展。加

7、大药学与中药学专业建设,为药企培养培养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药学相关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 产、检验、流通、管理、使用和研究开发领域从事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 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药物营销、药事管理、药学教育 等方面工作的实用型高级技能型人才符合当前贵州医药产业发展趋势。3. 专业建设基础3.1 传统强势专业,专业基础深厚 药学专业是我校历史较为悠久的专业,也是药学大类的基础专业。我 校于 2001 年开设药学专业,历经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积淀了较为深厚的专 业基础,形成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

8、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 素质为主线进行人才培养,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强化实训、校外生 产实习、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素质教育。在此基础 上,根据贵州省民族医药工业的发展状况,发展了中药学、中药制药、中 药栽培等多个专业,形成了完善的药学类专业体系。十年来,本专业已为 医药行业输送了近1000 名毕业生。近三年累计毕业人数为411名,平均就 业率为 92%以上。本专业现有在校学生人数为 452 名。3.2 校企深度合作,专业建设有成效在行业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下, 按照“以胜任职业岗位(群)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 单位要求为质量标

9、准”的原则,依托行业,不断加强本专业建设。现有的药 学为校级重点专业,另有校级精品课程3 门,主编和参编并出版高职高专 规划教材3 本,校本实训教材3 本。3.3 依托内培外引,教学团队建设成效大本专业现有教师32名,其中专任教师16名,兼课教师8 名,从企业 聘请兼职教师8名,具有“双职称”教师21名;16 名教师中,教授2 名,副 教授7 名,高级工程师1 名,高级技师1 名,讲师4名,具有研究生学历 9 人。3.4 重视实训内涵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模式新 本专业已与贵州神奇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21 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 实训基地,基地承担校外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并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 顶岗

10、实习管理手册。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实施产品开发、技术培 训,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课程建设,承担实训教学指导。经过 多年的专业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取得成效,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技术 开发服务创造条件。二、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1. 专业建设思路1.1 指导思想根据贵州省生物医药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从事医院药房、 制药企业、医药营销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岗位与管理岗位工作的高技 能型人才为核心,强化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1.2 建设基本思路通过基于任务导向的课程开发、课程标准制定、精品课程建设和校本 教材建设,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通过重点培养、合理引进,建设一支基础

11、理论扎实、教科研能力强、 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结构合理并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教学团队;依托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产学研工作,提高教师 的技术服务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与企业合作,加强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改善实验实训和生产性实 践教学的条件和职业环境,全面实现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 才培养模式。通过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扩大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口 支援、中外合作和社会交流等社会服务功能。2. 建设目标通过建设,使本专业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 专业及专业群中起到一定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与知名院校的合作关系,每年选派2 名以上教师进行为期

12、1年的 交流学习;拓展与其它高校的药学专业交流,引进对方的教学计划、教学 大纲、教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强双方教师交流,增加双方学生交 流的机会,提升国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医药职业标准为导向,建成州内领先、贵州一流的现代药学公共实 训中心;成为贵州省医药类技能培训师资队伍的培训基地;成为医药行业 技能培训、交流、技术比武的共享平台,建成贴近生产的医药职业培训基 地。以专业建设带头人为领军,带动校内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聘请医药 企业的能工巧匠和药学专家参与教学,使兼职教师达到50%以上;通过选 派骨干教师轮流到医药企业和医院等一线实践,参与项目开发,掌握医药 领域的最新技术,跟踪临床药学服

13、务;深入开展以课程改革为主的教学研 究,不断提升技术和技能水平,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建成高素质、“双 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按照国家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要求,分析和比较国内外的课程标准优 缺点确定核心课程的定位、知识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 师资标准、实训条件等等。开发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即:课程标准、精 品课程、校本教材、网络学习资源等,建设系列的优质教学资源。三、专业重点建设内容1、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行“顶岗实习”制; 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推行校企文化互容;构建多元教育教学评价体系2、建设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理顺专业建设管理体制,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

14、会机构;健全专业建设管理制度,使专业建设在制度规范下进行; 建立专业建设预警和评价机制,及时发现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 决问题的办法。3、建设校企合作机制:组建校企联合会,扩充会员单位,不断强化校 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相关制度,明确校企合作方的责权利;挖掘校企合 作实质,实现校企良性互动。4、课程体系建设:确定课程结构,形成专业课程,构建课程体系;打 造三门优质核心课程,辐射并引进其它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融入职业活动规律组织教学过程;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利于学生长远学习 和发展。5、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教师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岗位责任制,实行精 细化管理;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制订聘用

15、、认定、选拔标准,促进健康成 长;培训与考核机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切实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 教师、“双师”队伍的培训、选拔。力争高级职称比例达30%,建成“省级专 业教学团队”。6、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加强基础实验实训、综合实验实训、模拟仿真 实训条件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7、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在校园网上建成专业教学资源信息平台,满足 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制作、收集、购买一批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收集、购买一批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自行开发、收集、购买各专业课程的习题库和专业技能课程考核的题库。四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教学质量目标监测指标完成方式2、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是否获取八种基本核心技能(交流 公共课、选修 能力、演算能力、创新能力、自我 课教学 提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 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外语应用能力)3.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否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技能培训1、职业技能知识掌握目标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课程教学五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改革建立一套由学校、毕业生、毕业生家长、就业单位等利益相关方共同 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体系。通过评价,一方面了解学校培 养的毕业生符合社会需求的状况以及学生展示个人价值发展的状况;二是 从状况的分析中了解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六教学改革举措1、建设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理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