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3文化常识总结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9394877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必修3文化常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3文化常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3文化常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3文化常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3文化常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必修3文化常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必修3文化常识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3第二单元 蜀道难1、秦塞:秦地。秦国自古称为四塞之国。塞,山川险要的地方。2、参、井,星宿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 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分别配属于各诸侯国,称为分野。春是井宿的分野, 蜀是参宿分野;由秦入蜀,故称扪参万井”。3、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4、佥ij阁,指今四川剑阁县北的大剑山和小剑山、群峰如剑插天,两山如 门,极为险要。5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1、明妃:王昭君,名婿,汉元帝宫人,西晋时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明妃”。汉元帝竟宁元年被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生长明妃尚有村2、画图:汉元

2、帝按图召幸宫人,宫人都贿赂画工。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被画工丑化,不得皇帝召见。后来汉元帝与匈奴和亲,令王照君远嫁, 汉元帝才知道她的美貌为后宫第一,传说因此杀了许多画工.“画图省识春风 面”3、千载琵琶作胡语:传说王昭君在匈奴曾作“怨思之歌”,感叹在汉宫受到的冷遇。古乐府有昭君怨明君词昭君叹等曲辞.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1、红,古诗的一种裁。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解释说:“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云:“体如行书曰行。”从 唐人歌行体的风格来看,所谓“行”是指那些流走自然,可歌可唱的诗篇.2、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因越职上书言事,触

3、怒当朝权贵,遂被贬为江州司马。迁:晋升或调动。古长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升迁 .3、霓裳: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4、六幺:也是当时有名的曲子.5、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名属教坊第一部”6、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 (高、惠、 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五陵年少争缠 头”7、缠头:古代送给歌伎舞女的锦帛叫“缠头”。8、杜鹃啼血:传说杜鹃鸟啼叫时,嘴里会流出血来,这是形容杜鹃啼声悲切9、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江州司马青衫湿”李商隐

4、诗两首锦瑟1、锦瑟:绘有花纹的瑟,这里是对瑟的美称。2、五十弦:传说古瑟有五十根弦,后来的瑟多为二十五要弦3、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 ?齐物论中说:“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 然胡蝶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 与?”这段话意在说明一个物我混同的境界.4、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为杜 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5、蓝田日暖玉生烟:相传宝玉埋在地下,上空会出现烟云,阳光下见得分 明。中唐诗人戴叔伦曾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 眉睫之前也。”这里化用其意,表示美好愿望张立 如蓝田之烟云,可望不可

5、即。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玉石产地 .马嵬(其二)1,安史之乱潼关被攻破时,唐玄宗逃往蜀地避难 .随行军队行至马嵬驿哗变, 杀死杨国忠,并要求杀死杨贵妃.唐玄宗不得已令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 变”。马嵬,在今陕西兴平西。李商隐叹咏这一历史事件的诗有两首,这是其 中的一首。2、海外徒闻更九州:战国时齐国的邹衍曾宣扬“大九州”之说,声言除了中 国的九州,海外还有九个同样的“九州”.杨贵妃死后,有术士说在海外的仙山 找到了她,并带回金钗之类的饰物给唐玄宗看。这句有讽刺唐玄宗痴心空想的 意思。3、虎旅: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4、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5、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

6、宫中不养鸡,而用人传唱报晓.鸡人,宫中掌握时 间的卫士.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6、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进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7、当时七夕笑牵牛: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发生“马嵬事变”五年前的七月七日的海誓山盟。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 相会,妇妇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 笑牵牛,意思是当时玄宗以为可以和贵妃天天在一起,对天上牵牛织女一年一 度的会见还加以嘲笑。8、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唐玄宗当了四十五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9、不及卢家有莫愁:指不如普通百姓

7、夫妻恩爱,长相厮守。莫愁,古时洛阳女子.南朝乐府歌辞河中之水歌道:“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 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极写莫愁婚姻的美满.第三单元寡人之于国也(孟子)1、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 7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2、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3、河内以:河内遇到饥荒。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 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方为河东。4、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5、王道之始

8、也: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6、鸡豚狗彘之畜:畜养鸡、狗猪。豚:小猪。彘:猪。7、谨庠序之教: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肛叫庠。9劝学1、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 32篇.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除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外,小部分是他门人著作,共 20卷,收文章30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论辩等方面.汉代因避汉宣帝刘洵帝的讳,写做孙 卿。2、砺:磨刀石。3、陛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陛,跨两脚为“步”。4、驾马,劣马。十驾,马拉车十天所走

9、的路程。10过秦论1、贾谊,西汉洛阳人,文学家。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过 秦,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所著政论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2、秦孝公:秦国的国君。他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3、崂函:崂山和函谷关。崂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 ,在今河南灵宝。4、雍州:在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青海的东南部和宁夏一带地方。5、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八荒:原指八方最边远的地方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6、惠文、武、昭襄: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惠文王是孝公的儿子 ,武王是惠文王的儿子,昭襄王是武五的异母弟。7、合从: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从,

10、通“纵”。8、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楚有春中,魏有信陵 :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平;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春中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信陵君,魏 国贵族,姓魏名无忌。他们是战国时有名的“四公子”,皆以招揽宾客著称.9、九国:就是上文的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 .10、孝文王、庄襄王:孝文王,昭襄王的儿子,在位只有三天就死了,庄襄王,孝文王的儿子,在位三年。11、奋六世之余烈:六世,指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12、二周:在东周王朝最后的周赧王时,东西周分治。西周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东周则都巩,史称东西二周.二周都早在始皇继位前被消灭了,不是始皇时 事,作者

11、只是为了行文方便,才这样写。13、履至尊:登帝位.六合,天地四方.14、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15、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百越之群,俯首系颈)系颈:颈上系纯,表示投降。16、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17、陶朱、猗顿之富:陶朱,就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自称陶朱公。他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 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猗顿:春秋时鲁国人。他向陶朱公学致富之术,大畜牛羊于猗氏(今山西临 猗)南部,积累了很多财物。18、山东豪俊遂并起

12、而亡秦族矣 止血:指崂山以东,即东方诸国。19、锄梭棘矜,非钻于钩戟长锦也:农具木棍不比钩戟长矛锋利。梭,同程”,碎土平田用的农具。棘矜,用酸枣木做的棍子。棘,酸枣木。这里的 意思是农民军用的武器,只有农具和木棍。钻,锋利 .钩,短兵器,似剑而曲。 戟,以戈和矛合为一体的长柄兵器。锦,长矛。20、万乘,兵车万辆。表小军事力量强大。21、序八州而朝同列: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序,排列座次八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 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同列,指六国诸侯。秦与六国本来是同列诸侯.这句跟“致万乘之势合起来说的是秦的霸主地位.22、七

13、庙糜:宗庙毁灭,就是国家灭亡的意思。七庙,天子的宗庙。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桃(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 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后泛指帝王的宗庙,也为王朝的代称.11师说1、韩愈,字退之,河阳人,韩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每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25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 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补充:(1)国子博士 :是国子监的官员,负责教导诸生。国子监(国子学):古代最高学府.唐代国子监下设国子、太学、四门、

14、律算、书等六学,各学皆立博士,设 祭酒一员,掌监学之政,并为皇太子讲经。国子学博士就是工作在国子学的高级 教员,而非中央官学传授儒经学官的专称.(2)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 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西周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3)侍郎:中国古代的官名,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地位次于尚书兵 部侍郎。汉代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 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 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4)监察御史:官名,隋开皇二年始设,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

15、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宋元明清沿袭了这一做法。明清 废御史台设都察史、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分道负责,因而分别冠以某某道地 名。(5)汕:职官。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刺史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彼童子之师:童王:指未成年人,通常指男性,旧时把十四岁以下的男性称作里了。3、郑子:春秋时郑国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的名称。4、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向他学过弹琴。5、武弘:周敬王时的大夫,孔子向他请教过音乐的事。6、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把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AK: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 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 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时期孔子开私 学也授六艺,但此六艺即儒学六经,谓诗书礼乐易春 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