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基于三菱FX系列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415964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39387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基于三菱FX系列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4159642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毕业设计基于三菱FX系列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4159642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毕业设计基于三菱FX系列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4159642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毕业设计基于三菱FX系列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4159642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毕业设计基于三菱FX系列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4159642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基于三菱FX系列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415964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基于三菱FX系列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4159642(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课题背景11.2 机械手的定义与分类21.3 机械手应用及组成结构31.4 机械手的发展趋势51.5 总体设计要求6第2章 PLC的介绍与选择82.1 PLC的特点82.2 PLC的选型92.3 三菱FX系列的结构功能11第3章 各功能实现形式与控制方式143.1 本机械手模型的机能和特性143.2 夹紧机构143.3 躯干153.4 旋转编码盘163.5 电源与传动整体183.5.1 控制电源183.5.2 传动整体19第4章 控制系统设计204.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204.1.1 PLC梯形图中的编程元件204.1.2 PLC的I/O分配214.1.3 机械手控

2、制系统的外部接线图244.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244.2.1 公用程序254.2.2 自动操作程序- 30 -手动单步操作程序- 37 -4.2.4 回原位程序- 39 -致 谢- 60 -参 考 文 献- 43 -附录A 全程序列表- 44 -第1章 绪论1.1 课题背景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越来越高,生产工况也有趋于恶劣的态势,这对一线工人的操作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操作工人的工作安全也受到了相应的威胁。工人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也要求理想化简单化,对于一些往复的工作由机械手远程控制或自动完成显得非常重要。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人不能接触的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如冶金、化工、医药

3、、航空航天等。在机械制造业中,机械手应用较多,发展较快。目前主要应用于机床、模锻压力机的上下料以及焊接、喷漆等作业,它可以按照事先制定的作业程序完成规定的操作,有些还具备有传感反馈能力,能应付外界的变化。如果机械手发生某些偏离时,会引起零部件甚至机械本身的损坏,但若有了传感反馈自动,机械手就可以根据反馈自行调整。应用机械手,有利于提高材料的传送、工件的装卸、刀具的更换以及机器的装配等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机械手技术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气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近些年,随

4、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在机械手中越来越多的应用,机械手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借助PLC强大的工业处理能力,很容易实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基于此思路设计的机械手,在实现各种要求的工序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工业过程的质量,而且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改善了工作环境,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借助组态软件的辅助作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因此,在自动化机床和综合加工自动生产线上,目前几乎都设有机械手,以减少人力和更准确地控制生产的节拍,便于有节奏地进行生产。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业机械手是工业

5、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综上所述,有效地应用机械手是发展机械工业的必然趋势。 机械手的定义与分类机械手是一种能自动化定位控制并可重新编程序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它有多个自由度,可用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各个不同环境中工作。机械手的迅速发展是由于它的积极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其一,它能部分代替人工操作;其二,它能按照生产工艺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和装卸;其三,它能操作必要的机具进行焊接

6、和装配。因此,它能大大地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因而,受到各先进工业国家的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加以研究和应用。尤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音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场合,应用得更为广泛。机械手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需要人工操作的通用机械手,它是一种独立的不附属于某一主机的装置。它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编制程序,以完成各项规定工作。它的特点是除具备普通机械的物理性能外,还具备通用机械、记忆智能的三元机械。第二类是需要人工操作的,称为操作机。它起源于原子、军事工业,先是通过操作机来完成特定的作业,后来发展到用无线电信号操作机械手来进行探测

7、月球、火星等。第三类是专用机械手,主要附属于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用于解决机床上下料和工件传送。这种机械手在国外称为“Mechanical Hand”,它是为主机服务的,由主机驱动,除少数外,工作程序一般是固定的,因此是专用的。本项目要求设计的机械手模型可归为第一类,即通用机械手。1.3 机械手应用及组成结构目前工业机械手主要用于流水线传送、焊接、装配、机床加工、铸造、热处理等方面,无论数量、品种和性能方面都能满足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国内主要是发展各方面的机械手,逐步扩大应用范围,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在应用专用机械手的同时,相应地发展通用机械手,专用条件还要研制示教机械手、组合机械手

8、等。将机械手各运动构件,如伸缩、摆动、升降、横移、俯仰等机构,以及用于不同类型的夹紧机构,设计成典型的通用机构,以便根据不同的作业要求,选用不同的典型部件,即可组成不同用途的机械手,即便于设计制造,又便于改换工作,扩大了应用的范围。同时要提高速度,减少冲击,正确定位,以更好地发挥机械手的作用。机械手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构成。执行机构包括手部、手臂和躯干。手部装在手臂前端,可以转动、开闭手指。机械手手部的构造系统模仿人的手指,分为无关节、固定关节和自由关节三种。手指的数量又可以分为二指、三指、四指等,其中以二指用得最多。可根据夾持对象的形状和大小配备多种形状和尺寸的夹头,以适应操作

9、的需要。本设计采用二指的构造。手臂的作用是引导手指准确地抓住工件,并运送到所需要的位置上。为了使机械手能够正确地工作,手臂的三个自由度都需要精确地定位。总之,机械手的运动离不开直线移动和转动二种,因此它采用的执行机构主要是直线液压缸、摆动液压缸、电液脉冲马达、伺服液压马达、交流伺服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和步进电动机等。躯干是安装手臂、动力源和各种执行机构的机架。驱动机构主要有四种: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电气驱动和机械驱动。其中以电气、气动用得最多,占90以上,液压、机械驱动用得较少。液压驱动主要是通过液压缸、阀、油箱等实现传动。气压驱动所采用的元件为气压缸、气马达、气阀等。一般采用46个大气压,

10、个别达到810个大气压。本设计的手爪部分采用气压驱动。电气驱动时,直线运动可以采用电动机带动丝杠、螺母机构。通用机械手则考虑采用步进电动机、直流或交流的伺服电动机、变速箱等。本设计采用步进电动机驱动手臂运动,直流电动机驱动手爪和机械手的底盘旋转运动。机械驱动只适用于动作固定的场合。机械手控制的要素包括工作顺序、到达位置、动作时间、运动速度和加减速度等。机械手的控制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两种,目前以点位控制为主,占90以上。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动作的要求,设计采用数字顺序控制,它首先要编制程序加以储存,然后再根据规定的程序,控制机械手工作。对动作复杂的机械手则采用数字控制系统、小型计算机或微处理

11、机控制的系统。本设计的控制系统采用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具有编程简单、修改容易、可靠性高等。1.4 机械手的发展趋势机械手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问世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制造业生产自动化中重要的机电设备。目前,机械手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仿人型机械手、微型机械手和微操作系统(如细小工业管道机械手移动探测系统、微型飞行器等)、机械手化机器、智能机械手(不仅可以进行事先设定的动作,还可按照工作状况相应地进行动作,如回避障碍物的移动,作业顺序的规划,有效的动态学习等)。机械手的应用领域正在向非制造业和服务业方向扩展,并且蓬勃发展的军用机械手也将越来越多地装备部队。国外方面:近几年国外

12、工业机械手领域有如下几个发展趋势。机械手性能不断提高,而单机价格不断下降;机械结构向模块化、可重构化发展;控制系统向基于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传感器作用日益重要;虚拟现实技术在机械手中的作用已从仿真、预演发展到用于过程控制。国内方面:目前在一些机种方面,如喷涂机械手、弧焊机械手、点焊机械手、搬运机械手、装配机械手、特种机械手(水下、爬壁、管道、遥控等机械手)基本掌握了机械手操作机的设计制造技术,解决了控制驱动系统的设计和配置,软件的设计和编制等关键技术,还掌握了自动化喷漆线、弧焊自动线及其周边配套设备的全套自动通信、协调控制技术;在基础元件方面,谐波减速器、机械手焊接电源、焊缝自动跟踪

13、装置也有了突破。从技术方面来说,我国已经具备了独立自主发展中国机械手技术的基础。1.5 总体设计要求1.机械手结构示意图图1-1机械手示意图1、手爪张开闭合 2、手腕旋转 3 、水平移动 4、升降 5 、立柱旋转 6、手爪 7 、手腕电动机 8、横轴 9、 竖轴 10、竖轴电动机 11、横轴电动机 12、底盘 13、底盘电动机2. 机械手工作流程机械手工作流程是:开始运行后,如果机械手不在初始位置上,步进电动机开始运转(横轴向手抓方向移动,竖轴向上移动)。归位后首先横轴步进电动机工作,横轴前伸;前伸到位后,手爪电动机得电带动手爪旋转;当传感器检测到限位磁头时,电动机停止,PLC控制电磁阀动作,

14、手张开;延时一段时间,竖轴步进电动机工作,竖轴下降;下降到位后,电磁阀复位,手爪夹紧;延时过后,竖轴上升,同时横轴缩回、底盘电动机带动底盘旋转;当横轴、竖轴、底盘都到位后,横轴前伸;到位后手爪旋转,然后竖轴下降,电磁阀动作,手爪张开;延时后竖轴上升复位,然后开始下一周期动。3.控制要求(1)手臂上下直线运动。(2)手臂左右直线运动。(3)手腕旋转运动。(4)手爪夹紧动作。(5)机械手整体旋转运动。手臂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由PLC发出控制脉冲控制步进电动机运转,实现手臂的进给和定位,手爪采用气压驱动。第2章 PLC的介绍与选择对于机械手的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继电器控制、单片机控制、PLC控

15、制等。但由于PLC可编程控制器操作灵活性强和稳定性较好,所以,我们选择PLC控制。2.1 PLC的特点可编程控制器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继电器控制技术的发展基础上开发起来的,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它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编写的程序进行逻辑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并通过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高可靠性(1)所有的I/O接口电路均采用光电隔离,使工业现场的外电路与PLC内部电路之间电气上隔离;(2)各输入端均采用R-C滤波器,其滤波时间常数一般为1020ms;(3)各模块均采用屏蔽措施,以防止辐射干扰;(4)采用性能优良的开关电源。(5)对采用的器件进行严格的筛选;(6)良好的自诊断功能,一旦电源或其他软,硬件发生异常情况,CPU立即采用有效措施,以防止故障扩大;(7)大型PLC还可以采用由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有三CPU构成表决系统,使可靠性更进一步提高。丰富的I/O接口模块PLC 针对不同的工业现场信号,如:交流或直流、开关量或模拟量、电压或电流、脉冲或电位、强电或弱电等。有相应的I/O模块与工业现场的器件或设备,如: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传感器及变送器、电磁线圈、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