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会场布置要求及注意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39366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展会场布置要求及注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会展会场布置要求及注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会展会场布置要求及注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会展会场布置要求及注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会展会场布置要求及注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展会场布置要求及注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展会场布置要求及注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展布置会展经营策划师课程一 展出场馆的落实与展区划分的总原则1 展出场馆的落实确定展出场馆所需考虑的因素(1) 展馆形象(2) 展馆的性质是否合适(3) 展馆的规模是否合适(4) 展馆服务是否到位(5) 展馆收费是否合理( 6)展馆的交通是否便利2 展区的划分划分展区应遵循以巧个原则:1) 强势产业优先的原则2) 产品性质与展馆特点相结合的原则3) 坚持可调整性原则二、会展布置会议、会场的设计和布置()席位与配套手段的设计和布置 包括席位安排、会名、桌签、会徽、主席台、灯光、台幕、场景装饰等几个方面 1.会场整体布局要点:(1)要善于利用人的心理认同感,选择适合的会场布局。(2) 众多与会人

2、员在同一空间里,所处位置不同,角度不同,心理感受也不同。会场整体布局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 礼堂形布局。 特点:场面开阔,较有气势,适合召开大中型代表大会、报告会、总结表彰大会等。 要求:椅子成排地面对主席台、演讲者或讲台。椅子两侧间隔一般为005米,椅子前后排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09米。礼堂型布局(2) 课堂形布局。 无论会议大小,常会使用这一形式。 与会人员只坐在桌子的一侧。这种情况下,一般 用0. 30. 15米深的长方形桌,并且在会场中间 有一条中央通道,每张桌子之间约留12米空间。 桌子的长度则取决于会场大小和人数多少。 课堂型布局(3) “U”形布局。 “U”形布局属小型

3、会议布局。 如果两侧均安排座位则使用 0. 15米左右深度的长方形桌; 如果只在桌子的一侧安排座位,一般使用0. 3米深的长方形桌子。( 4)马蹄形布局。马蹄形布局和“U”形布局差不多,只是主席台和 两侧桌子之间用曲线形桌子连接,从而钝化拐角 部分。马蹄形布局和“U”形布局适合董事会议和相互 交流类会议以及视听讲演。“U”形布局马蹄形布局5)中空方形和圆形布局. 这类布局没有明显的主席台设置,相当于把马蹄形 布局和“U”形布局的两端连接起来。 适合小型会议。一般最多安排40人。(6) “E ”形布局。 “E”形布局是“U”形布局的一个变形。 015 米左右深的长方形桌,椅背间的距离 要有 12

4、米,便于走动。(7)“T形布局. “T形布局有一个0. 15米深的主席台。 一排桌子从主席台的中央一直向后延伸到需 要的长度。 这排桌子通常是由两张桌子合并而成,形成1. 5米深的长方形单元.“E形布局“T形布局(8)董事会议布局。 这类布局属小型会议布局。 由两排桌子合并形成一列,铺上桌布形成 1. 5 米宽的长条桌,长度可任意. 每位的桌面深度是0. 6米左右。(9)圆桌形布局。 圆桌形布局可以将会议分成多个讨论小组,最常用的是1. 5米宽桌子,有81O个座位。 各个桌子中心之间的距离至少为3 米,椅子和墙 之间要有0. 6米的空间留给服务小姐。董事会议布局(10)会谈类会议布局。 双边会

5、谈一般将谈判桌排成长方形或椭圆形, 双方各坐一边,主方位于背门一侧或进门后的 左侧。 涉外会谈的双方主谈人位于中央,其他人员按 右高左低惯例排列;译员可安排在主谈人的右 边位置,以便于双方交流;记录员则安排在两端或后排. 桌上应放置中外文席卡。11)宴会类会议布局。 宴会的桌形有圆桌、长桌、方桌、马蹄形桌、“T字形桌等。 桌数较多时,桌子之间应空出一定距离,以便于主客之间的 互相敬酒。 在桌次安排上,主桌安排主人或主宾就座,其他每个次桌都 应安排主方人员陪同。 主桌应面向次桌或被围在次桌中间,次桌的主要陪同人员和 主要客人要面向主桌. 如果只有两桌,主桌一般设在进门的右侧或里侧。 席位安排上,

6、一般情况下,主人居中而坐。其他席位的高低 以离主人座位远近而定。距离相等时,涉外宴会右高左低.2会名 会名指以会议名称为主要内容的会议信息的文字性标志。 具体制作方法有以下两种:(1)将会议名称用广告色书写在一定规格的纸张 上,然后将纸张均匀排列固定在横幅上。(2)按适当的规格将会议名称的每一个字用铅笔 在胶版纸上打草稿,割下,均匀排列固定于 横幅上。3桌签 桌签是标明就座人姓名的标签,其制作方法有以下两种:(1)用硬塑料做的三棱柱体,平放于桌面上,在前 后面都写上人坐人的姓名。(2)用卡纸做材料,按适当的规格剪成长方形,然 后将一端剪成锥形,将锥形部分向后折90度, 平放桌上,写上就座人的姓

7、名。4会徽 会徽即体现或象征会议精神的图案性标志,其悬挂方式为:(1)由政府部门主办的会议,悬挂于台幕正中黄金 分割线处为宜,形成会场的视觉中心,具有较 强的感染和激励作用。(2)公司团体、经济部门、一般单位召开的会议可 灵活安排,大多悬挂在主持人背后墙壁的正中 心位置。5主席台具体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确定主席台长短和排数。(2)座次安排. (3)简化。(4)台高标准。(5)台口、台深的重要性。(6)视会议规模调整。6灯光 灯光的强 弱、明、暗及颜色,会给会场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在布置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一般情况下宜选用白炽灯为会场照明光源,以 黄光代替白光,白光刺眼,易使人产生

8、视觉疲 劳。(2)注意把握主席台与台下代表席光线亮度的比例。7台幕 主席台的台幕一般用紫红色和深蓝色面料。 红色热烈,蓝色柔和、宁静,以会议性质来合理选择. 一般用单色,也可用分割法,配以两种颜色。8与会人员坐席摆放 与会人员坐席的摆放按照会场整体布局来设置。一般每一排的座位数目不超过 15人.9装饰性布置 装饰性布置通常是指使用花卉、旗帜、灯饰、 工艺品陈设等,这里主要讲花卉的布置. 花卉的布置对与会者情绪会产生一定影响。10会场气氛营造1) 会场色彩处理.主要色彩属性为:色彩的冷暖、明暗红、橙、黄为暖色、明色;青、紫为冷色、暗色; 绿、黑、白、金、银为中性色.色彩的远近、轻重-红、橙、黄近

9、而重; 青、紫、绿远而轻。色彩的沉静、兴奋暖色为兴奋,冷色为沉静.(2) 会场气味效应。会场内的气味对人的情绪、会议效率具有特殊作用。改变会场气味,主要有以下两种处理方法:放置清香气味的鲜花,如米兰、月季、兰花等在会议开幕前喷洒少量清香气味的空气清新剂,如柠檬、薰衣草等,但不可太浓(3) 会场音响。要创造一个良好的会场音响,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环境音响的控制。 讲话人音量的控制。 调节性音响控制。(二)会场通道的设计和布置 会场通道的设计与布置应根据会场整体布局、会议的规模、主席台的方位、入口位置以及消防需要等实际情况而定。 国际上一般规定 400人以上的会场,其过道宽度为 18米左右;小型

10、会议则为1. 21. 5米. 如果会议要方便台下提问或需要传递麦克风、最好有两条以上 通道. 最前排的椅子与主席台或讲台应有1 . 2米以上距离。 最广泛使用的礼堂型或半圆形会场中央有一条过道,宽度在1. 8米左右,与主席台或讲台距离至少要 2. 4米。 较大的会议厅里,在前后和中央都要各安排一条横穿的通道以 利于消防需要。会场通道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纵向横向各有一条通道,将整个会场划分成4个部分形成“田”字形模式(2)会场通道将整个会场划分成两个部分,一种是入口开在主席台正对面,一种是入口开在主席台的左右两侧,形 成“丁”字形模式3)会场通道将整个会场划分成3个部分,中间两条和

11、 边上两条共 4条纵向通道和主席台前一条横向通道 形成“而”字形模式 扇形坐席安排,形成“T”字形模式(5)中间有3条纵向通道,将整个会场划分成4个部分, 形成“川”字形模式三)会议设施的合理利用四)同声传译系统的布置 同声传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 情感,以与讲话人几乎同步的速度,用口头形式重新 表述出来的一种翻译实践。 同声传译室设计要求:(1)四周的隔音效果极为重要。(2)同声传译室通风很重要.(3)同声传译室的位置应能使译员看到主席台、讲话人 屏幕或黑板,以便译员更好地理解讲话的内容。(4)同声传译系统的每种语言都有独立的传译室,成并 列状设置,以便传译人员减少干扰。(

12、五)休息厅的设计和布置2外部配套设施展览 一、展场的设计和布置 ()现代化展馆设施 1内部设施 3智能化系统设施(二)展场整体风格的设计和布置1会标的设计与布置 会标(会徽)设计与商标设计一样,都属于 CIS 设计,在形式、类别、构成方法、特点 与设计要求等方面要求统一。(1) 会标设计的原则: 准确性. 延伸性. 合理、合法性。 视觉冲击力强。 有个性。 记忆度。 永久性 色彩简练。 标准性.2) 会标的构成形式: 象征图形。 文字型。 首字型。 图文结合型.3) 会标的制作与布置2。展场设计与布置(1) 展场整体布局。(2) 展场总体形象设计(3) 展场的空间构成形式。序列式空间。序列式空

13、间是由馆外、馆门、各展位、出口等几部分按顺 序所构成的展示空间。 强调先后顺序,章法严谨,庄重而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组合式空间。组合式空间是指各分馆、展位间组合随意,路线自由, 无主次、先后之分,展示空间具有随意性、自由性等特点。 现代展览一般都采取较为自由的空间形式,在分成各大 展区的基础上各个展位自由组合,无规定性路线和主次 之分。(4)展场色彩构成与设计。(5)展场指示系统设计与设置.一般应具有以下特征:可识别性。醒目性。一致性。(三)展场的整体布局安排1常用的展位分区方法(1)按参展国家(地区)分区.(2)按展位类型分区。 (3)按展品类型分区(4)按企业类型分区。2入口与出口通道的设计

14、与布置 出入口一般用卷帘门或玻璃门,主要分成人员出入口通道 和展品出人口通道两部分. 人员出入口通道通常将入口和出口分开设计,入口设置在 展厅的正面,其高度一般在23米,而宽度则视展览人流 量大小而定,国内展厅一般为23米,有的展厅多个通道 并排. 展品出入口一般是不分开的,在同一个出入口通道。与人 员出入口通道相比较,在高度和宽度上要更高更大一些, 通常宽度在46米左右,高度在45米左右,具体应视展 品的大小高低来设计。 展品出入口通道一般不设在展厅的正面而在展厅的侧面或 后面。3展场内通道的设计 展场内通道设计要结合展出主题、功能区域划分、 结构顺序等方面综合考虑实施。 通道划分总的原则是:对参展者,区划合理;对参 观者,观看舒适,路线便捷,有利于与工作人员交 流。 场内通道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规定性路线。 (2)自主式的路线。(3)渗透式路线. 展场内通道的宽度,一般是以人流数为依据进 行计算的(以一个人所占的空间宽度为53厘米 计算); 最窄处能通过 35 人,再加上在流动过程中需 要环视周围展品,有一个挪动的空间,因此至 少应有2米左右宽的通道. 一般展览通道宽度为 2。4 米,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