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期中质量检测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391309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期中质量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期中质量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期中质量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期中质量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期中质量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期中质量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期中质量检测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期中质量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5分,共60分)1、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A.含羞草、真菌、水 B.珊瑚的外骨骼、病毒、小草C.猫、蘑菇、细菌 D.蝴蝶、小鸟、钟乳石2、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 A.运气好 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观察时认真 D.实验用具好看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如果在视野中出现气泡,用镊子轻压盖玻片时,气泡的变化是()。A.不变形、不移动 B.会变形、会移动 C.不变形、会移动 D.会变形、不移动4、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是( )。 对光 观察 整理和

2、存放 安放装片A. B. C. D.5、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某同学对光后在目镜中看不到白亮的视野,你认为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是最无效的?( )。A转动目镜 B转动转换器 C转动遮光器 D调整反光镜的位置6、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动物个体 B.植物个体 C.表皮 D.细胞7、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植物细胞的( )A.叶绿体 B.细胞核 C.细胞壁 D.细胞膜8、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 )。 A.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B.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C.细胞的生长 D.细胞的分裂和分化9、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功能是()A.食用 B.观赏C.食用和观赏D.繁殖后代

3、10、绿色开花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B.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C.器官组织细胞植物体 D.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11、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衣藻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生命现象的是( )。A.生物的生长 B.生物的繁殖 C.生物的呼吸 D.生物的分类13、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A.活的生物B.新鲜的标本C.薄而透明的D.完整的细胞14、欲把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从左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推向(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15、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如果光线太弱,应选用( )。A.大光圈

4、、凹面镜 B.小光圈、凹面镜 C.大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16、在放大100倍的显微镜视野(视野直径1.5毫米)中,能观察到一行并排的15个洋葱表皮细胞,每个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际长度是( )A.0.1毫米 B.0.01毫米 C.0.001毫米D.0.000 1毫米17、植物体的各种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大差异,这主要是( )的结果。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细胞增多18、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A.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 B.阳光、温度、水分和土壤 C.阳光、温度、水分 D.阳光、土壤和温度19、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这主要

5、是( )。A.骆驼刺喜欢沙土 B.骆驼刺怕被风刮走C.骆驼刺需要营养物质 D.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20、在“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正确的顺序是( )。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 作出假设 实施计划 表达交流 得出结论 A. B. C. D.21、地球上不断有生物灭绝的现象发生,这是( )。A.一种自然现象 B.完全是由人类引起的 C.与人类无关 D.上帝的作用22、紫菜的颜色呈现紫红色,原因是( )。A.叶绿素在紫菜的细胞中不呈现绿色,而呈现红色B.紫色细胞中除叶绿素外,还有大量藻红素,藻红素的红色把叶绿素的绿色掩盖了C.紫菜细胞中只含有藻红素,没有叶绿素,藻红素呈现红色D.海水

6、中的红色色素渗入到紫菜细胞中23、我市某中学教学楼门口有一棵高大的雪松,同学们就其特征进行了讨论,下面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树又被称为“喜马拉雅杉” B.此树在秋天方可结出果实C.此树属于种子植物的一种 D.此树是终年常绿的24、下列关于藻类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 B.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C.藻类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大气中近90%的氧气。D.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25、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种子外有种皮的保护B.种子外无种皮的保护 C.种子外有种壳的保护 D.种子是裸露的,无果皮保护26、根据形态、结

7、构和生活习性的不同,植物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类群?( )。A.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C.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27、北方冬季常绿植物体内无机盐的运输减弱或近于停止,主要原因是( )。A.吸收作用减弱 B.蒸腾作用减弱 C.光合作用减弱 D.呼吸作用减弱28、下列几种情况中,植物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 A.气温37,阴天,无风 B.气温37,晴天,有风 C.气温20,阴天,有风 D.气温20,晴天,无风29、“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酒精去掉叶绿素 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把天竺葵叶

8、片用黑纸片遮盖一部分 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 用清水漂洗叶后滴加碘液A. B. C. D.30、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在验证实验结果以前要用酒精脱去叶绿素,目的是( )。 A.避免叶子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B.避免叶绿素颜色干扰,以使结果不明显 C.增加叶片内淀粉的含量 D.减少叶片内淀粉的含量3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终将光能贮存在( )。 A.叶绿体 B.叶绿素 C.淀粉 D.氧气32、制作叶横切面临时装片时,下面哪一步是多余的?( )。A.在载玻片上滴清水 B.取材料 C.盖盖玻片 D.染色33、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光合效率,下

9、列哪些做法是可取的?( )。合理密植 尽量密植 间作套种 大面积单一作物种植A. B. C. D.34、把绿色的叶片放在黑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后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光合作用需要光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 B. C. D.35、检验金鱼藻是否进行光合作用,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 )。A.叶内细胞淀粉的形成 B.氧气的释放 C.二氧化碳进入叶的速度 D.水分消耗的多少36、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证明光是植物进行

10、光合作用条件的实验装置分别是( )。A.甲与乙,甲与丁 B.甲与丙,甲与乙 C.甲与丁,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37、下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 )。A.叶肉细胞B.保卫细胞C.叶表皮细胞D.三者都是38、下列关于菠菜叶片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片上表皮上的气孔多于下表皮 B.叶片上的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C.叶片中的叶脉有支持和输导作用 D.由于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所以叶片呈现绿色3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各项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光能A.表示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叶绿体B.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C.产物利用:只为生物圈中的动物和人

11、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D.意义: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相对平衡40、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原因是( )。A.大树的树冠遮挡住了阳光 B.大树有很强的蒸腾作用,带走了周围空气的热量C.大树根系发达,使周围土壤中水分增多 D.大树能刮风,吹走了周围的热量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41、(7分)根据图回答问题: (1)左图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从图上可以看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是(填字母)。(2)结构C中含有物质(3)切番茄流出的红汁水是,主要来自结构 中。(4)图中B的功能主要是的进出。(5)图乙中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为 。42、(3分)根据

12、下列特征填空。(填名称前的字母)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1)是否有真正的花:有真正花的植物。(2)生殖特点:无种子植物。(3)输导组织: 具有输导组织。43、(6分)被子植物是当今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又称为绿色开花植物。下图是被子植物的植物体,请写出各部分的名称:1,2,3,4,5,6。44、(4分)认真观察下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这是一个用来证明植物体作用的实验装置。(2)这个实验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改正:。(3)图中内壁上的水滴,是植物在光照下,通过叶片上的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4)植物的此作用不但可以使植物体有效散热,还可以促进植

13、物体从土壤中吸收 。45、( 12分)右下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将B处的上、下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的变化。分析回答:(1)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2)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绿色的部分变成色,这是因为叶片中的溶解到酒精中去了。(3)加碘液后,发现A、B两处均不变蓝,原因是:A处:。B处:。(4)C处遇碘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5)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 和 ,其变量是,可得出的结论是;一组是 和 ,其变量是,可得出的结论是。46、(8分)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甲、乙、丙这三个实验装置能构成几组对照实验? 组;如果要证明光合作用需要绿色植物,应该选用哪两个实验装置进行对照? 。乙和丙能否形成对照实验? (填“能”或“不能”),试说明原因: 。(2)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甲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3)将甲装置中的清水换成碳酸氢钠溶液(能够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单位时间内冒出的气泡数目会(填“减少”或“增多”),其原因是。初一生物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