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试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380348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波技术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微波技术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微波技术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微波技术试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微波技术试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波技术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波技术试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波的传输特性和基本测量1、微波基本知识微波及其特点微波技术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尖端科学技术,它不仅在通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 量子电子学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科学研究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观测手段, 微波的研究方法和测试设备都与无线电波的不同。从图1可以看出,微波的频率范围是处于 光波和广播电视所采用的无线电波之间,因此它兼有两者的性质,却又区别于两者。与无线 电波相比,微波有下述几个主要特点IA/m渺1QioDIBHr*in-utn-ti,11 ,1 i-iiIli : I I J i_iu_rJ iii。血 10 ilp1 护lift|Ql=| QUIfjW厂牌电Bl 能谀

2、ICfr 可见光 紫弥札赦况电浊北波K射或图1电磁波的分类1. 波长短(1m 1mm):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利用这个特点,就能在微波波段制成 方向性极好的天线系统,也可以收到地面和宇宙空间各种物体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从而 确定物体的方位和距离,为雷达定位、导航等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应用。2. 频率高:微波的电磁振荡周期(10-9 10-12S)很短,已经和电子管中电子在电极间的 飞越时间(约10-9S)可以比拟,甚至还小,因此普通电子管不能再用作微波器件(振荡器、放 大器和检波器)中,而必须采用原理完全不同的微波电子管(速调管、磁控管和行波管等)、 微波固体器件和量子器件来代替。另外,微波传输线、

3、微波元件和微波测量设备的线度与波 长具有相近的数量级,在导体中传播时趋肤效应和辐射变得十分严重,一般无线电元件如电 阻,电容,电感等元件都不再适用,也必须用原理完全不同的微波元件(波导管、波导元件、 谐振腔等)来代替。3. 微波在研究方法上不像无线电那样去研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而是研究微波系统 中的电磁场,以波长、功率、驻波系数等作为基本测量参量。4. 量子特性:在微波波段,电磁波每个量子的能量范围大约是10-610-3eV,而许多原 子和分子发射和吸收的电磁波的波长也正好处在微波波段内。人们利用这一特点来研究分子 和原子的结构,发展了微波波谱学和量子电子学等尖端学科,并研制了低噪音的量子放

4、大器 和准确的分子钟,原子钟。(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5. 能穿透电离层:微波可以畅通无阻地穿越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为卫星通讯,宇宙通 讯和射电天文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途。综上所述微波具有自己的特点,不论在处理问题时运用的概念和方法上,还是在实际 应用的微波系统的原理和结构上,都与普通无线电不同。微波实验是近代物理实验的重要组 成部分。微波基本知识一、电磁波的基本关系描写电磁场的基本方程是:AxE =-竺, dtj =yE。方程组称为Maxwell方程组,方程组描述了介质的性质对场的影响。对于空气和导体的界面,由上述关系可以得到边界条件(左侧均为空气中场量)Et = 0bEn=g,oHn

5、 = 0。Ht = i方程组表明,在导体附近电场必须垂直于导体表面,而磁场则应平行于导体表面。二、矩形波导中波的传播在微波波段,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导线的趋肤效应和辐射效应增大,使得普通的双 导线不能完全传输微波能量,而必须改用微波传输线。常用的微波传输线有平行双线、同轴 线、带状线、微带线、金属波导管及介质波导等多种形式的传输线,本实验用的是矩形波导 管,波导是指能够引导电磁波沿一定方向传输能量的传输线。根据电磁场的普遍规律一一Maxwell方程组或由它导出的波动方程以及具体波导的边 界条件,可以严格求解出只有两大类波能够在矩形波导中传播:横电波又称为磁波,简写 为TE波或H波,磁场可以有纵

6、向和横向的分量,但电场只有横向分量。横磁波又称为电 波,简写为TM波或E波,电场可以有纵向和横向的分量,但磁场只有横向分量。在实际应用中,一般让波导中存在一种波型,而且只传输一种波型,我们实验用的TE10波就是矩形波 导中常用的一种波型。101- TE1O型波在一个均匀、无限长和无耗的矩形波导中,从电磁场基本方程组和出发,可以解得。/兀、=jcos()ej(&t 一所)兀a沿z方向传播的TE1O型波的各个场分量为H. = j 也 sin(至)ej(t一庞),H = 0,E = 0, E = -j%a sin(坚)ej(&t一庞), E = 0,xy 兀 az其中:3为电磁波的角频率,必=2城,

7、f是微波频率;a为波导截面宽边的长度;6为微波沿传输方向的相位常数B =2n /入;人入g为波导波长,气=|又S&1-(4 )22a图2和式均表明,TE1O波具有如下特点: 存在一个临界波长人=2a,只有波长入入勺电磁波才能在波导管中传播 波导波长入g 自由空间波长入。 电场只存在横向分量,电力线从一个导体壁出发,终止在另一个导体壁上,并且始 终平行于波导的窄边。 磁场既有横向分量,也有纵向分量,磁力线环绕电力线。 电磁场在波导的纵方向(z)上形成行波。在z方向上,Ey和所的分布规律相同,也就是说Ey最大处Hx也最大,Ey为零处Hx也为零,场的这种结构是行波的特点。图2 TE1波的电磁场结构(

8、a) , (b) ,(c)及波导壁电流分布(d)2 .波导管的工作状态如果波导终端负载是匹配的,传播到终端的电磁波的所有能量全部被吸收,这时波导 中呈现的是行波。当波导终端不匹配时,就有一部分波被反射,波导中的任何不均匀性也会 产生反射,形成所谓混合波。为描述电磁波,引入反射系数与驻波比的概念,反射系数r定 义为 kEr = Er / E. =|r|ej。驻波比p定义为:p =max E min图3 (a)行波,(b)混合波,(c)驻其中:EmaX和Emii分别为波腹和波节波点电场E的大小。不难看出:对于行波,p =1;对于驻波,p =8;而当1p 8,是混合波。图3为 行波、混合波和驻波的振

9、幅分布波示意图。常用微波元件及设备简介1. 波导管:本实验所使用的波导管型号为BJ-100,其内腔尺寸为a =22.86mm,b =10. 16mm。其主模频率范围为8. 2012. 50GHz,截止频率为6. 557GHz。2. 隔离器:位于磁场中的某些铁氧体材料对于来自不同方向的电磁波有着不同的吸收, 经过适当调节,可使其对微波具有单方向传播的特性(见图4)。隔离器常用于振荡器与负载 之间,起隔离和单向传输作用。3. 衰减器:把一片能吸收微波能量的吸收片垂直于矩形波导的宽边,纵向插入波导管 即成(见图5),用以部分衰减传输功率,沿着宽边移动吸收片可改变衰减量的大小。衰减器 起调节系统中微波

10、功率以及去耦合的作用。图4隔离器结构示意图图5衰减器结构示意图4. 谐振式频率计(波长表):图6 a谐振式频率计结构原理图一1. 谐振腔腔体2.耦合孔3.矩形波导4.可调短路活塞5.计数器6. 刻度7.刻度套筒电磁波通过耦合孔从波导进入频率计的空腔中,当频率计的腔体失谐时,腔里的电磁 场极为微弱,此时,它基本上不影响波导中波的传输。当电磁波的频率满足空腔的谐振条件 时,发生谐振,反映到波导中的阻抗发生剧烈变化,相应地,通过波导中的电磁波信号强度 将减弱,输出幅度将出现明显的跌落,从刻度套筒可读出输入微波谐振时的刻度,通过查表 可得知输入微波谐振频率。图6a读取刻度的方法测试精度较高,通常可做到

11、5X10-4,价格 较低。5. 驻波测量线:驻波测量线是测量微波传输系统中电场的强弱和分布的精密仪器。在波 导的宽边中央开有一个狭槽,金属探针经狭槽伸入波导中。由于探针与电场平行,电场的变 化在探针上感应出的电动势经过晶体检波器变成电流信号输出。6. 晶体检波器:从波导宽壁中点耦合出两宽壁间的感应电压,经微波二极管进行检波, 调节其短路活塞位置,可使检波管处于微波的波腹点,以获得最高的检波效率。7. 匹配负载:波导中装有很好地吸收微波能量的电阻片或吸收材料,它几乎能全部吸收 入射功率。图7 Y行环形器图8单螺调配器示意图8. 单螺调配器:插入矩形波导中的一个深度可以调节的螺钉,并沿着矩形波导宽

12、壁中 心的无辐射缝作纵向移动,通过调节探针的位置使负载与传输线达到匹配状态(见图8)。调 匹配过程的实质,就是使调配器产生一个反射波,其幅度和失配元件产生的反射波幅度相等 而相位相反,从而抵消失配元件在系统中引起的反射而达到匹配。9. 微波源:提供所需微波信号,频率范围在8. 69. 6GHz内可调,工作方式有等 幅、方波、外调制等,实验时根据需要加以选择。10. 选频放大器:用于测量微弱低频信号,信号经升压、放大,选出1kHz附近的信号, 经整流平滑后由输出级输出直流电平,由对数放大器展宽供给指示电路检测。2、微波测试系统的调试与微波基本参量的测量在普通无线电波段中,分布参数的影响往往可以忽

13、略,但在微波波段中则不然,由于 微波的波长很短,传输线上的电压、电流既是时间的函数,又是位置的函数,使得电磁场的 能量分布于整个微波电路而形成“分布参数”,导致微波的传输与普通无线电波完全不同。 此外微波系统的测量参量是功率、波长和驻波参量,这也是和低频电路不同的。在本实验中 我们将学习在处理微波波段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以加深对微波基本知识的理解。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基本微波器件。2. 了解微波信号源的基本工作特性和微波的传输特性。3. 掌握频率、功率以及驻波比等基本量的测量。实验原理1、微波的传输特性.在微波波段,为了避免导线辐射损耗和趋肤效应等的影响,一般采 用波导作为微波传输线.微波在

14、波导中传输具有横电波(TE波)、横磁波(TM波)和横电波与 横磁波的混合波三种形式。本实验中使用的标准矩形波导管,采用的传输波形是TE波。波导中存在入射波和反射波,描述波导管中匹配和反射程度的物理量是驻波比和反射 系数。依据终端负载的不同,波导管具有三种工作状态:当终端接匹配负载时,反射波不存在,波导中呈行波状态;当终端接短路片、开路或接纯电抗性负载时,终端全反射,波导中呈纯驻波波状态;一般情况下,终端上部分反射,波导中传输的既不是形波,也不是纯驻波,而是呈 行驻波状态。2、微波频率的测量.微波的频率是表征微波信号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频率的测量采用 吸收式频率计。当调节频率计,使其自身空腔的固

15、有频率与微波信号频率相同时,则产生谐 振,此时通过连接在微波通路上的微安表可观察到信号幅度明显减小的现象注意,应以减 幅最大的位置作为判断频率测量值的依据。3、微波功率的测量.微波功率是表征微波信号强弱的一个物理量,通常采用替代或比较 的方法进行测量.实验室中采用吸收式微瓦功率计进行测量.4、波导波长和驻波比的测量.驻波比定义为波导中驻波极大值点驻波极小值点的电场强度之比。即p =Emax/Emin实验中采用驻波测量线和选频放大器来测定波导波长和驻波比 驻波比的测量。由于终端负载不同,驻波比也有大中小之分。因此,驻波比测量的首要 问题是,根据驻波极值点所对应的检波电流,粗略估计驻波比p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再做进 一步的精确测定。实验中微波信号比较微弱,可认为检波晶体(微波二极管)符合平方率检 波,即I8E2。依据公式求出P的粗略值后,再按照驻波比的三种情况进一步精确测定P值。 .小驻波比(1. 05p 1. 5)这时,驻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不大,且不尖锐,不易测准,为了提高测量准确 度,可移动探针到几个波腹点和波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