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9374897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书有感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书有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风光,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3、了讲解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学问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小学六年来,你必需积累了不少有关读书的名言。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指名说,师相机点评2、今日,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那么有关读书的名言。【出示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生齐读这那么名言给你什么启示呢?3、这是朱熹告知我们的读书方法。【板书:朱熹】你了解朱熹吗? 指名说简介朱熹,相机复习朱熹的春日4、【出示课件】师简介:

2、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化家。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很多思想都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的诗作用词讲究,风格俊朗,具有必需的哲理。二、初读诗歌1、过渡: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朱熹的一首与读书有关的诗【师板书课题:观书有感】生齐读课题师:何谓观书?观书有感呢?2、朱熹,一代理学宗师,他的读书感受必需别出心裁,想读吗?那就请同学们翻开书,参照屏幕上的自学提示,自学这首诗,起先吧!【出示自学提示:1、朗读全诗,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美;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生自学3、同学们,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嘹亮,不行错一字,不行多一字,不行少一字。你能

3、声音嘹亮、精确清晰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 指名读,相机正音,再指名读4、诗有了节奏,才能给人美的享受。听老师是怎样读出诗的韵味和节奏来的。师范读,你会像老师这样读吗?指名读,相机表扬:有点感觉了。咱们一起来试试! 生齐读三、理解诗意1、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到这儿,你知不知道在这首诗里,坐着主要描绘的是什么呢?半亩方塘【板书:方塘】同学们,半亩方塘并不算大,也就我们三个这样的教室大小。那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半亩方塘呢?你能不能用上诗中的一个字眼来答复?清【板书:清】2、再请同学们细细地去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诗中的哪些地方写出了这个小池塘的清澈? 生自学3、沟通鉴生谈理解:我是从第一句话

4、半亩方塘一鉴开中的鉴字体会到池塘很清澈的。在这首诗里,鉴是镜子的意思。半亩方方的池塘就像镜子一样清澈光明。师评:你抓住了鉴这个字,不仅告知了大家鉴的意思,还说清晰了为什么由鉴可见池塘的清澈。同学们,鉴在这课中是一个生字,上下构造,因为古代的镜子都是用铜制成的,所以它的下面是个金字底。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来书空这个字。 生书空 古人以铜为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翻开,这就是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短短7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奇异的譬如句啊,把方方的池塘比作一面翻开的镜子,写出了池塘的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共徘徊生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池塘清澈透亮,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徘

5、徊是什么意思?来回地移动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示意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4、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美丽的风光,老师也特殊宠爱这明丽清爽的自然风光。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这两句诗,看看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指名说5、指导朗读师:多美的风光啊,你能读好这两句吗? 指名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你必需会读得更好! 再指名读熟读成诵,咱们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话。 生齐背1、2句6、池塘里的水为什么会如此的清澈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看来,你们已经和朱熹一样找到了答案。一起说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e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为这个为字向我们

6、说明白池塘为什么如此清澈的缘由,是因为有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板书:活水】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流淌的水同学们,有了活水,池塘的水为什么就能这样的清澈呢?因为流淌的水不断地补充进来,带走了污水,使得池塘的水恒久清澈光明。没有源头活水,池塘会是怎样呢?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7、学到这,这首诗的意思,你明白了吗?谁能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看? 指名说8、多美的景致啊,真让人宠爱。你能读好这首诗吗? 指名读,齐读四、理解寓意1、同学们,这首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上课前,老师也介绍说这是一首与读书有关的诗。【板书:读书】可全诗28个字却没有提到读书,这是为什么呢

7、?诗人看到方塘,为什么会联想到读书呢?同桌探讨探讨同桌探讨,师提示:朱熹的诗富有哲理,在这,他仅仅是在写方塘,是在写活水吗?活水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2、沟通只有远远不断的活水才能使方塘如此的清澈;同样,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吸取新的学问,才能使人的心智更机智。【板书:心智明】3、原来,诗人是用半亩方塘来譬如,就是为了告知大家不断读书,吸取新学问的重要性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 生齐读4、同学们,朱熹先生把读书的道理奇异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使人们一下子就承受了他的观点,真不愧为一个精彩的理学家。而像这样的诗也叫说理诗。【板书:说理诗】在我们学过的诗当中,你知道有哪些说

8、理诗吗? 指名说想不到没关系,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出示课件: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 。 当你克制了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乎其微,这正是 , 。】 生口头完成填空五、拓展延长1、同学们,朱熹先生说理奇异,诗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话更是喜闻乐见,成为千古名句。如今,这两句话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譬如事物开展的源泉和动力。2、朱熹勤于读书,擅长思索,他还写下了一首说理诗观书有感其二。【出示观书有感其二及相关注释】六、课后作业 课后,阅读观书有感其二,借助老师供应的注释,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这首诗又告知了人们一个什么样的读书道理。 七、板书设计:观书有感说理诗 朱熹 方塘清 活水心智明 读书该教学设计还可以做这样的补充:朱熹的观点是存天理,灭人欲。我国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认为,天理就是人欲。天理与人欲本是一体。户外视察龙凤湿地:看到清澈的湖水,水鸟和云朵倒映在水中,你会想到朱熹的哪句诗:天光云影共徘徊。对宠爱读课外书的尖子生引荐明朝的那些事儿第三部,特地看王守仁的章节,思索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