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模板(2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368507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模板(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模板(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模板(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模板(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模板(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模板(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模板(2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模板活动目标:1熟悉歌词歌曲并学唱歌曲中的动物对话,同时明白同类动物相配的道理。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能在角色表演中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活动准备1、课件2、猫咪乌龟公鸡青蛙等头饰3、图谱4、盖头活动过程:一讲故事引出歌曲,并回答问题?1故事中出现哪些小动物,发生了一个什么事情。2完整听歌曲,听听和老师的故事是一样的么?二分段倾听歌曲,并学习歌曲中的对话。1第一次碰到谁,乌龟、对话内容是什么?2第二次碰到谁,公鸡、对话内容是什么?3第三次碰到谁,猫咪、对话内容是什么?4第四次碰到谁,青蛙、对话内容

2、是什么?青蛙找到老婆了吗青蛙先生找到了青蛙小姐,我们把青蛙先生路上发生的事情告诉青蛙小姐好吗?(帮助幼儿巩固歌词)。三、节奏演奏1、寻找身体乐器演奏师:青蛙先生找到老婆真高兴。高兴可以怎么表示呢?(拍手)唱一次。2、(请教师引导幼儿帮助动物找出不同的动作)学习青蛙先生的样子找老婆去,乌龟对话时(拍手)、公鸡对话时(跺脚)、猫咪对话时(拍肩膀)、找到青蛙后(拥抱)。四、分组进行活动当小动物,以情景剧的形式跟着来做游戏。带头饰分为乌龟组、公鸡组、猫咪组、青蛙组进行活动。五、掀盖头游戏,巩固歌曲体验乐趣。1小青蛙找到老婆要掀盖头,有好多的新娘子,掀好多次的盖头。掀错了以对话的形式告诉青蛙,然后继续进

3、行,一直找到青蛙小姐为止。2老婆找到啦,喝喜酒去活动反思:在教授小青蛙找老婆歌曲时,班内大部分幼儿在掌握歌词存在困难,总是记不清歌曲中动物出场的顺序,教师对幼儿的能力估计过高,枯燥,教学效果差,将歌词内容改编成一个情景剧,利用剧情表演的形式提高幼儿对学习新歌的兴趣,帮助幼儿轻松记忆歌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歌词变得形象性,幼儿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能准确的把握歌词内容。中班音乐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模板(二)活动目标创编小树生长及小精灵游戏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调通过小树生长及小精灵游戏的情节、动作、初步感知乐曲的

4、曲式结构和音乐性质。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活动准备小树、小精灵的头饰魔法笔活动过程一、欣赏乐曲1、听乐曲小树和小精灵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很好听的曲子,我们一起来欣赏。2、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兴趣。师:这么好听的乐曲里,你听上去有什么感觉?师:在这么好听得乐曲里,还藏着一个优美的故事呢?(在一片美丽的树林里,生活着一群活泼可爱,善良的小精灵,他们看小树生长,给小树浇水,为小树唱歌,跳舞,和小树游戏,快乐地生活着。他们甜蜜的生活引来了漂亮的小仙女,于是,小仙女也和他们一起游戏唱歌,开心地生活在一起。)揭题: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小树和小精灵3、再听乐曲,帮助幼儿初步

5、了解乐曲的结构和性质。4、师:我们再听这首好听的乐曲(提醒幼儿可以边听曲子,边看老师的手势)提问:你听到的乐曲里,有时怎样?有时怎样?(快慢)慢的乐曲表示什么(小树生长)快的乐曲呢?(小精灵出来游戏)师:你知道这首乐曲分几段吗?那我们在一起听听它有几段,老师请出魔法笔,小朋友可以一边听乐曲一边看老师的魔法笔。(画乐谱)5、请个别小朋友贴出小树跳舞的部分和小精灵跳舞的部分。(出示图片小树小精灵)二、合作完整表演1、男女分角色表演。2、自选角色表演。(发头饰给小朋友)师及时提醒幼儿站立的空间适当,动作的多样,造型的完美。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适当鼓励他们两两生长等。三、结束活动反思:对于初步接触外国

6、作品的我班幼儿来说,要通过乐曲的快慢节奏来分辨小树和精灵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节奏的快与慢,只能意会不能用语言表达,那怎样才能让孩子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节奏呢?在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时,我用点头,晃动身体来表现节奏的快慢,孩子们通过我的提示,马上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有的用小手做波浪动作来表示慢的节奏,有的用小脚快速踏地表示快的节奏,在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的过程中,孩子意会了乐曲中的快慢不同,分辨出了A段音乐小树生长和B段音乐精灵游戏的不同意境。总之,对于孩子来讲,教师应该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