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网复习资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366207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水管网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排水管网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排水管网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排水管网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排水管网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排水管网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管网复习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排水工程概论1.排水的类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P72.排水系统: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P133.排水系统主要组成:包括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排除的水及被污染的初期雨水。P13城市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1.室内污水管道系统设备。2.室外污水管道系统。1.居住小区污水管道系统;2.接到污水管道系统;3.管道系统上的附属构筑物。3.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4.污水厂。5.出水口及事故排出口。 1.车间内部管道系统和设备。2.厂区管道系统。3.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4.废水处理站。1.建筑物的雨水管道系统和设备。2.居住小区或

2、工厂雨水管渠系统。3.接到雨水管渠系统。4.排洪沟。5.出水口。4.排水系统中的泵站一般有四类:中途泵站、局部泵站、终点泵站、区域泵站。5.污水的出路:1.排放水体;2.灌溉农田;3.重复使用自然复用、间接复用、直接复用。P86.排水体制:指在一个地区内收集和输送废水的方式。P10类 型: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类。异同点?7.合流制/分流制的概念、类型及各类型的工作特点 管网系统P19合流制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渠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特点: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比完全分流制一般要低2040%的造价,维护费用可以降低。缺点:污水未经无害处理就排

3、放,使收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泵站和污水厂造价较高。分流制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管道渠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特点:易于对污水的治理,比拟灵活,容易适应社会开展的需要,可以保持管内的流速,不至于发生沉淀,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和水质变化较小,污水厂的运行易于控制。 缺点:造价较高,管线较多,初雨径流未加工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对城市水体造成污染。合流制直排式合流制未处理直接排放不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局部污水直接排放旧城改造完全式合流制全部由污水厂接纳污水厂管理、运行不便分流制完全分流制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收集处理,雨水直接排放符合环境保护、投资大不完全分流制只有污水排水系统,没

4、有完整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沿道路边沟、地面明沟排入水体初期建立、后期完善半分流制既有污水排水又有雨水排水接收初期雨水 污染较严重地区更好保护环境8.排水管网的布置原那么:管网系统P33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布置。2、先确定排水区域和排水体制,然后布置排水管网,应按从干管到支管的顺序进展布置。3、充分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和雨水,并使管线最短、埋深最小。4、协调好及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5、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6、远近期规划相结合,考虑开展。9.排水管网的两种根本布置形式:平行式和正交式。特点,适用条件:管网系统P34平行式排水干管及等高线平行,而主干管垂直于等高线。适

5、应于城市地形坡度很大时,减少管道埋深,防止设置过多跌水井,改善干管水力条件正交式排水干管及地形等高线垂直相交,而主干管及等高线平行敷设。适应于地形平坦略向一边倾斜的城市。10.区域排水系统:将两个以上城镇地区的污水统一排除和处理的系统。管网系统P42特点:1.污水厂数量少,处理设施大型集中化,每单位水力的基建和运行管理费用低占地面积小,节省土地;3.水质、水量变化小,有利于运行管理;4.河流等水资源利用及污水排放的体系合理化,能形成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5.当排入大量工业废水时,有可能使污水处理发生困难;6.工程设施规模大,造成运行管理困难,一旦污水厂运行管理不当,对整个河流影响较大;8.因工

6、程设施规模大,发挥事业效益慢。P20管网模型的拓扑特性:位节点及管段的关联关系。水力特性:节点及管段传送流量的关系。第2章 污水管网系统设计1.污水管网的设计内容:P231.设计根底数据包括设计地区的面积、设计人口数、污水定额、防洪标准等确实定;2.污水管道系统的平面布置;3.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和水力计算;4.污水管道系统上的附属构筑物计算,如泵站、倒虹管、管桥等的设计计算;5.污水管道在街道横断面上位置确实定;6.绘制污水管道系统平面和纵剖面图。2.了解污水管网规划时需要的主要资料有哪几方面:P241.有关明确任务的资料;2.有关自然因素方面的资料地形图、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地质资料;3.

7、有关工程情况的资料。污水设计流量的计算:P25生活污水设计流量、工业废水设计流量、地下水渗入量、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计算。居住区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 设计年限内,最高日中最大时污水量及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Q55Q1000Q1000日变化系数: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污水流量及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时变化系数 :设计年限内,最高日中最大时污水量及该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管 段 :管线和泵站等简化后的抽象形象,只能输送水量,管段中间不允许有流量输入或输出。排水管网将管段沿线收集水流折算到管段起端节点。管网系统P72设计管段 :两个检查井之间的管段采用的设计流量不变,切采用同样的管径和坡度,称为设计管

8、段。P42最小管径最小设计坡度i在街坊和厂区内200、300在街道下300不计算管段:当设计污水流量小雨一定值时,没有管径选择的余地,可以不通过计算直接采用最小管径的管段。在平坦地区还可以直接采用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管网系统P225节点:是管线穿插点、端点或大流量出入点的抽象形式。只能传递能量,不能改变水的能量。节点可以有流量的输入或输出。泵站、减压阀、跌水井及阀门等改变水流能量或具有阻力的设施不能置于节点上。节点上的流量类型:本段流量和集中流量。管网系统P215 污水管道的水力设计原那么:不溢流、不淤积、不冲刷管壁、通风。污水管道的各主要设计参数的概念:管网系统 P2191.设计充满度:在设

9、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径D或渠深H的比值。管径D或暗渠高最大设计充满度或200-300350-450500-9001000污水管道最小设计流速 0.6 明渠最小设计流速 0.4 金属管道最大设计流速 10 非金属管道最大设计流速 5 2.设计流速:和设计流量、设计充满度对应的水流平均速度。3.最小管径:4.最小设计坡度:相应于最小设计流速的管道坡度。5.污水管道埋设深度:指管道的内壁底部离开地面的垂直距离。污水管道最小覆土厚度三个因素要求:无保温措施的生活污水管道或水温及生活污水接近的工业废水管道,管底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0.15m。有保温措施或水温较高的管道,管底在冰冻线以上的距离

10、可以加大。生活污水必须在冰冻线上0.15m。车行道下污水管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污水出户连接收的最小埋深一般采用0.5-0.7m。一般在枯燥土壤中,最大埋深不超过7-8m;在多水、流砂、石灰岩地层中,一般不超过5m。管网系统 P2236.污水管道的衔接:原那么:1.防止上游管道形成回水,造成淤积;2.在平坦地区应尽可能提高低游管道的标高,以减少埋深。污水管道的主要衔接方式:水面平接、管顶平接和管底平接 管网系统 P223水面平接适于:上、下游管道直径一样、平坦地区。要求下游埋深小管顶平接适于:地面坡度较大或下游管道直径大于上游管道直径采用。管底平接适于:下游管道地面坡度急增时,下游管径

11、可能小于上游管道。污水管道的设计根本步骤:污水管道的布置原那么?管网系统P371.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竖向规划分排水流域;城市的下风向、水体的下游、离开居住区和工业区3管道定线和平面布置的组合;总平面图上确定污水管道的位置和走向管网系统P38;(保证排水区域内个点均能排出、不因个别控制点增加整个系统埋深);管网系统P215;水面平接、管顶平接和管底平接 管网系统P223。1.污水管道应及建筑物间有一定距离,当其及给水管道相交是,应敷设在其下;2.管道及树木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树根挤坏沟管;3.所有地下管线布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和绿带下,将埋深大修理次数少的可设在机动车道下;4.顺序:电力

12、电缆,电讯电缆,煤气管道,热力管道,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5.发生冲突,处理原那么:未建让已建的,临时性管让永久性管,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管让不可弯管,柔性构造管让刚性构造管,检修次数少的让检修次数多的;6.在地下设施较多的地区或交通极为繁忙的街道下,可把污水管道及其他管线集中设置在隧道管廊中,但雨水管道应设在隧道外,并于隧道平行敷设;7.当路面宽度大于40m时,可在街道两侧各设一条污水管道。定 线:在城镇地区总平面图上确定污水管道的位置和走向,称污水管道系统的定线。P39控制点:在污水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地点。P42 污水支管的平面布置形式:底边式、周边式、穿坊式。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过程。注意:比流量确实定;水力计算图的应用及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各项的关系。第3章 雨水管渠设计及计算雨水管渠管段设计流量计算。P68 暴雨强度公式的作用:设计雨水灌渠的依据。P67 我国的暴雨重现期确实定:指等于或大于该值的暴雨强度可能出现一次的平均时间,单位用年表示。1。区域综合径流系数城市市区城市郊区径流系数如何确定:径流量及降雨量的比值。P73地面种类值各种无名、混凝土和沥青路面大块石铺砌路面和沥青外表处理的碎石路面级配碎石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