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工程处理方法的说明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36400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工程处理方法的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污水工程处理方法的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污水工程处理方法的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污水工程处理方法的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污水工程处理方法的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污水工程处理方法的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工程处理方法的说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污水工程处理方法的说明技术资料来源于莱特莱德污水工程公司污水工程概述污水工程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污水工程通常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按污水工程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有机废水。例如电镀废水和矿物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无机废水;食品或石油加工过程的废水,是有机废水。第二种是按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加工对象分类,如冶金废水、造纸废水、炼焦煤气废水、金属酸洗废水、化学肥料废水、纺织印染废水、染料废水、制革废水、农药废水、电站废水等。第三种是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

2、主要成分分类,如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含镉废水、含汞废水、含酚废水、含醛废水、含油废水、含硫废水、含有机磷废水和放射性废水等。废水处理的分类按照废水处理的作用原理分类: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使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与废水分离,在处理过程中污染物质的性质不发生变化。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利用某种化学反应使废水中污染物质的性质或形态发生改变,而从水中除去的方法。生化法(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去除废水中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的方法。按照废水处理程度划分:一级处理(包括预处理)二级处理(生物处理)三级处理(深度处理废水处理工艺对污水工程的处理,目前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一、膜分离法在污水工程处

3、理中,应用膜分离技术可处理各种废水。用超滤膜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可以使油脂去除率达到97%-100%。采用耐酸碱无机膜处理碱性造纸黑液,不需要调整 PH值,利用不同孔径的膜可回收纤维素、木质素等有用成分,处理后的水质可用于蒸煮制浆、实现造纸废水的闭路循环;采用泥膜混合工艺处理制革废水,对CODCr、S2-、Cr6+的去除率分别达86.14%、88.39%和54.5%。此外,利用膜技术还可以处理餐饮废水、医药化工废水、染料废水等。二、离子交换树脂法离子交换树脂具有交换。选择、吸附和催化等功能,在污水工程处理中,主要用于回收重金属和贵稀有金属,净化有毒物质,除去有机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的有机物质如酚

4、、酸以及胺等。应用IER进行污水工程处理,不仅树脂可以再生,而且操作简单,工艺条件成熟且流程短,目前已为一些大型企业采用,其应用前景很好。三、生物降解法目前,印染和造纸废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两大主要因素。染料污水工程颜色深,用物理方法处理的染料废水色度降低程度虽大,但对COD的去除率较差,且处理费用昂贵,并易引起二次污染,而用化学合成的有机物则会使水体发生中毒,使用生物降解法不仅可以克服上述问题,同时还具有以下优点:不需对污染物进行预处理;对其它微生物具有抗括作用;可以处理污染重、毒性大的污染物;降解物具有广谱性。白腐真菌和黄胞原毛平抱菌是两种很好的可降解含本质素印染造纸废水的菌种。四、混凝沉淀

5、法混凝沉淀法是利用混凝剂对污水工程进行净化处理的一种方法。混凝剂通常有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生物高分子絮凝剂3大类。目前,在水处理方面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中的聚铝盐和复合型聚铝盐。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聚铝盐,实验证明,PAC对处理石油化工废水具有高效的絮凝效果,不仅去浊率高,对原水的pH值影响小,处理后水的色度好,可作为石化污水回收处理的絮凝剂。用其处理河水除浊和除COD(化学需氧量)效果良好(除浊度低于 4mg/L、COD低于 6 mg/L )。PAS的絮凝效果大大优于传统的硫酸铝絮凝剂,温度适用范围广泛,适合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及绝大多数废水的絮凝处理,用其处理河水无论是除浊还是去除COD均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近年来,为了改善单一聚铝盐的絮凝效果,人们合成了新型的高分子复合铝盐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硫酸铝铁(PAFS)、聚合硫酸氯化铝铁(PAFCS)、聚合硅(磷)酸铝(铁)等。这些高分子复合铝盐絮凝剂广泛用来处理饮用水、工业用水、矿井废水、油田含油废水、生活用水、天然黄河水、长江原水、印染废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